白頭翁是毛茛科植物,主產于河北、江蘇、遼寧、安徽、河南等地;產量多,來源豐富,目前已知其藥用性能為對某些細菌和寄生蟲有抑制生長和殺滅作用。鑒于白頭翁對球蟲作用的資料介紹缺乏,由此我們做了白頭翁草藥對兔球蟲病的防治試驗。
1 白頭翁的采集和煎
采集:春季于野外采挖全草,洗去泥土,鮮用或在通風處晾干備用。
煎劑:取晾干的全草30克投入100毫升水中浸泡24小時,文火煎熬至50毫升左右,備用。不可放置過久。
2 體外抗球蟲試驗
取病兔兔糞25克(鏡檢必須有大量球蟲卵囊存在),加75毫升生理鹽水稀釋,制成混懸液,取混懸液30毫升和白頭翁煎劑15毫升充分混合,置溫箱中,37℃培養24小時。
取鍵兔10只,每只兔口服混合培養液3毫升,結果:15天內無球蟲便出現,糞便鏡檢未見到球蟲卵囊和孢子。實驗表明,混合培養液中球蟲卵囊和孢子已被白頭翁殺死。
3 人工感染發病的治療
用同樣的方法取有球蟲卵囊的兔糞25克,加75毫升生理鹽水稀釋成混懸液,取健兔10只,每只口服3毫升混懸液進行人工感染,5天后有8只兔出現球蟲稀糞。
對8只患兔治療,每只口服白頭翁煎劑5毫升,連服三天,每天一次,均治愈。
4 自然感染發病的治療
通過10個月時間對自然感染發病的病兔76只治療觀察,治療方法采用口服煎液,每次3毫升。發現白頭翁有很好的效用,治愈71只,治愈率93%以上。
5 小結
由于球蟲很易產生耐藥性,而中草藥卻可避免耐藥性產生,且無副作用,適于兔球病的治療。
白頭翁來源豐富,煎劑對球蟲有很好的治療作用,采用鮮草喂兔可以預防和減少球蟲癥的發生,秋冬可用晾干全草防治。
白頭翁藥理研究表明:本品有鎮靜、鎮痛,抗痙攣作用,粉劑能在試管內殺死***滴蟲,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均有抑制用作,并能抑制阿米巴原蟲生長。
兔球蟲病中醫辨證屬外感風熱,熱結腸間及入大腸經脈,引起濕熱下注,便痢膿血。白頭翁味苦,入肺、心、大腸有收斂止瀉,清熱燥濕,涼血解痙、鎮痛作用,適于本病的治療。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