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451|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于農民創業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9-26 16:59: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關于農民創業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農民創業是各級政府面臨的一個新課題,也是一項新的工作任務。這項事關統籌城鄉進程、農村改革發展和建設新農村的大事進展如何,還面臨哪些困難,需要完善哪些政策措施,圍繞這一課題豐都縣人大常委會最近組織力量深入部分鄉鎮(街道)、相關部門、農民創業實體進行專題調研,提出了促進農民創業的對策措施。
      一、農民創業情況及主要做法
      近年來,豐都縣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工作力度,著力培育特色產業,搭建農民創業平臺,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收到了較好成效。一是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村就業崗位保持穩定,農民收入持續增加。二是農民外出務工連年增加,在全球金融危機較嚴峻的情況下,全縣外出務工農民規模仍保持21.87萬人,同比增加一萬多人。三是返鄉農民創業快速發展,到目前為止,全縣返鄉農民創辦各類企業、經濟實體達6000余戶,吸納勞動力就業近18000多人。其中企業200戶,個體工商近2630戶,種植業達300多戶,養殖業2870戶。主要做法:
      (一)堅持政府引導農民創業
      縣政府及相關部門把農民創業工作納入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推進農村改革的重要內容來抓,采取多種形式引導農民創業。一是利用各種媒體宣傳相關政策,提供創業信息,營造農民創業社會氛圍。二是開展自主創業競賽活動,對創業競賽優勝者給予項目資金或貸款貼息扶持,調動返鄉農民創業積極性。三是經常舉辦外出務工招聘會,為農民提供就業崗位信息。四是在政治上關心,每年開展農民創業評比活動,對成績突出的給予表彰獎勵。五是開展互促互進,每年堅持召開農民創業人士座談會、組織經驗交流會,激發農民創業熱情。
      (二)搭建平臺促進農民創業
      堅持以抓平臺為著力點,促進農民創業。一是建園區吸納農民創業。在上級的支持下,全縣多方籌措資金建成建筑面積50000平方米的返鄉農民創業園,為返鄉農民創業搭建好基礎平臺。二是搭建融資平臺。組建以縣就業局為依托,注冊資本金5000萬元,可擔保融資額50000萬元的虹存金融擔保有限公司,為全縣返鄉農民創業者提供金融支持。今年以來,為26戶返鄉農民創辦企業提供122萬元小額貸款,帶動了104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三是創建服務平臺。凡是返鄉創業的農民,由所在地鄉鎮政府或縣級相關部門落實工作人員,為返鄉創業農民服務,代辦審批事項,以提高返鄉農民創業成功率。
      (三)利用政策激勵農民創業
      豐都縣較全面地落實關于農民創業稅費減免、崗位補貼、職介補貼等優惠政策;創新開展農民創業小額貸款,扶持返鄉農民創業,貸款額度和貼息比例逐年提高,返鄉農民創業貸款額由5萬元增加到8萬元,貼息比例由50%提高到80%。為激勵農民積極投身縣森林工程建設和具有特色的肉牛產業發展,縣政府出臺了關于《豐都縣肉牛產業化發展獎勵扶持辦法》、《豐都縣2008年度森林工程建設優惠獎勵扶持辦法》《竹木漿原料基地建設獎勵扶持辦法》等優惠政策。
      (四)技能培訓推動農民創業
      以實施農民工培訓工程為載體,推進農民工培訓由“苦力型”向“智力型”轉變,提高農民工創業所需的技能,增加管理知識,拓展創業渠道。改進完善“三段式”培訓模式,對有創業需求的農民給予多工種、多學科的知識培訓,以提高農民創業的能力。堅持以縣三峽技校、縣農民培訓中心為依托按農民需求和市場需要,開設培訓專業,靈活安排培訓時間,切實增強對農民工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提升培訓層次。近年來,豐都縣聘請了國家級創業培訓師和全國優秀創業培訓教師為農民傳授創業經營管理、財稅知識、法律常識、再就業政策,以提高農民創業的經營管理的能力。一年來,全縣各種農民創業培訓達一萬人次以上。
      (五)培育產業擴大農民創業
      堅持以培育產業拓展農民創業渠道。針對豐都縣情,以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農村服務業、農村建材業、畜牧業和森林工程為依托,為農民提供創業機會。全縣已有225個大戶通過土地流轉參與工程建設,面積達到93046.8畝,占比達24%,最大的造林大戶達到2萬畝以上;發展肉牛5頭以上的大戶1930戶,生豬存欄50頭以上的大戶達760戶,蛋、肉雞存欄500只以上的大戶180戶;依托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發展工商戶近2000戶;興辦各類企業近200戶。
      二、農民創業面臨“四大”難點
      (一)農民創業的主動意識不夠強
      返鄉農民創業雖有很大的發展,但一批外出務工多年,有一定資金積累,有一定創業欲望的返鄉農民受用地、資金、技術、項目選擇、教育程度、思想觀念、經管知識等因素的影響,不同程度地存在創業意識不強,怕擔風險,存在當老板創業風險大,不如務工穩當的思想,創業無心、創業無門、創業無能的現象較為突出。
      (二)扶持農民創業的政策落實不夠到位
      近年來出臺的扶持政策較多,卻有部分還落實不夠到位。一是金融支持力度小。面向農民貸款的金融機構少,額度小,期限短、門檻高、程序復雜。農民面對繁瑣的審批程序和難以提供實質擔保抵押物望而卻步。二是部分政策缺乏操作性。有的政策較宏觀,操作性不強,落實的難度較大。稅費減免政策的彈性較大,留有一定的人為因素。貸款貼息也因創業農民無法貸款相應就成為一紙空文。三是扶持力度不大。對返鄉農民創業的扶持政策不如招商引資,有的地方存在著重大輕小、重外輕內的現象。
      (三)農民創業的起點還不夠高
      返鄉農民創業,受諸多因素的制約,大多數農民創業還局限于種植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建筑裝修、運輸服務、商品零售、建筑材料等科技含量較低的行業,在新型產業、制造業、技術密集型等高端行業領域創業的還極少,導致其創業的規模小,抗各種風險的能力弱、創業的持續發展力不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處于劣勢地位。
      (四)農民創業的環境還不夠寬松
      從現實的情況看,農民創業的環境還不夠寬松。一是農村土地流轉市場處于初始起步階段,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民創業。二是有的行業門檻較高,有的行業不僅審批手續較多,而且還硬性規定了前置條件,提高農民創業的門檻,加重了農民創業的負擔。三是指導幫扶的力度不夠,有的部門、有的基層干部對返鄉農民創業的思想認識還有差距,在實際工作中向農民宣傳創業的相關政策、法律知識不多,儲備的項目較少,提供的創業門路較窄,導致部分返鄉創業農民對投資環境了解不周,對扶持政策了解不細,創業熱情不高,返鄉創業人群的比例較低。四是社會保障制度不匹配,導致農民不能在沒有后顧之憂的情況下,放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外出創業。五是相關配套基礎設施滯后,增大農民創業投資額度,也相應提高了農民的創業門檻。
      三、關于促進農民創業的建議
      促進農民創業是統籌城鄉發展和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內容,更是各級政府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重點工作和主要任務,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建議切實加強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以推進農民創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一)強化政府引導農民創業力度
      促進農民創業是各級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職責,應將作為統籌城鄉、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載體來抓好抓落實。一是抓好政策引導。充分利用現代各種傳媒工具,發揮基層組織作用,組織干部將各級已出臺的相關政策傳達到農村,讓廣大農民了解創業扶持獎勵政策、投資項目信息、各種審批手續辦理程序和要求,以激發農民創業熱情。二是加強創業幫扶。各級政府要進一步落實部門責任,組建幫扶隊伍,切實開展農民創業政策咨詢、項目論證、擇業選擇、辦理審批事項、指導企業經管、協調內外關系等幫扶工作,以推動返鄉農民創業。三是營造創業氛圍。在政治上給予關心,相應增加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名額。繼續利用各種媒體,大力宣傳返鄉農民創業致富典型,定期組織召開農民創業經驗交流會,開展農民創業競賽、創業之星、創業能人評選活動,表彰成功創業農民,以激發更多農民創業。四是加大考核力度。把農民創業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年度綜合目標考核項目,用以評價“三農”工作的實績考核內容,以推動農民創業快速發展。
      (二)進一步搭建農民創業平臺
      搭建好平臺是促進農民創業的重要基礎。一是堅持抓園區帶動。農民外出創業不僅時間長、而且群體大、有創業資本的人較多,各級政府要針對這一現實狀況,研究對策,提供創業平臺。應在搞好規劃的基礎上,在市級重點集鎮新一輪土地調規中預留農民創業用地,在有條件的集鎮逐步建設相應規模的返鄉農民創業園,籌措項目資金,建好相應廠房,以租賃形式提供廠房設施,切實破解農民返鄉創業用地瓶頸。二是搭建好融資平臺。要充分利用已組建融資平臺,加強經營管理,提高資金回收率和周轉率,增加注冊資本金規模,擴大擔保份額。適度放寬融資擔保機構組建條件,整合相關資源新組建一定的融資擔保機構,為農民創業提供有力的融資保障。三是整合農業農村項目,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供創業平臺。四是創優服務平臺。各級政府要把農民創業工作納入重要議程,作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為民辦實事重要項目來抓。進一步完善服務流程,削減不必要的審批事項,加強縣、鄉鎮、村三級服務聯動,努力把“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一卡式”收費變成服務農民創業的助推器。
      (三)完善落實促進農民創業政策
      著力提高政策的執行力,各級政府要對已出臺的促進農民創業的相關政策進行一次認真清理,檢查看哪些政策執行良好、有哪些政策還落實不夠到位、有哪些政策的操作性還比較差,有哪些政策還沒有實施,對不具操作性或操作性不強的及時加以修改完善。對又有操作性又能推動農民創業的政策而落實較差的加大檢查督促力度,以充分發揮政策的推動效應。加大金融支持協調力度,推進農村信貸改革,出臺提高農民創業貸款額度,延長貸款期限。落實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地使用權、農民住房等設施抵押貸款的政策。完善貼息扶持辦法,可按農民創辦企業轉化農產品數量、吸納農村勞動力等要素制定補貼政策。
      (四)加大技能培訓提升農民創業能力
      對農民技能培訓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各級政府應建立長效機制,始終作為重點工作來抓。要整合農民培訓資源,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增添設施設備,以發揮有限資源的作用。不斷改進和完善培訓方式,緊跟市場需求,緊貼農民創業所需,繼續采取靈活培訓時間,開設多種專業,以增強培訓針對性,切實提高農民的創業本領。建立農民創業實訓基地,做好對接服務工作,引導創業農民進入企業“掛職鍛煉”,以豐富實踐經驗。著力培育農民經紀人隊伍,制定激勵政策措施,以調動農民經紀人的積極性。

      (五)加強促進農民創業的制度建設
      促進農民返鄉創業,制度建設是根本。一是加快農村養老、醫保等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促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吸引更多的有一定創業資本、經營管理能力農民,離地離家進城入鎮創業,并壯膽提神,一心一意創業。二是設立農民創業扶持基金,通過各級政府專項投入、社會捐款等形式,建立低息或無息的農民創業扶持基金,有償滾動使用,為農民創業提供資金支持。三是建立完善獎勵扶持制度,每年由各級政府獎勵扶持一批農民創業明星,并逐步擴大獎勵扶持面。四是實行同等對待政策,凡農民創業的與招商引資企業實行同規模、同等優惠政策。五是建立項目儲備發布制度,政府要組織相關部門力量每年儲備一批項目,每年向農民創業推介一批項目。六是盡快建立中介機構評價制度,讓農民的土地承包權、林權等物權成為有價證券。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xishuanhu + 1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9-26 17:06:01 | 只看該作者
    路過瞧瞧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18:4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梦县| 广德县| 密山市| 平果县| 个旧市| 灵台县| 晋中市| 溧水县| 宁明县| 宁远县| 特克斯县| 搜索| 眉山市| 苍梧县| 大丰市| 富平县| 文安县| 仪陇县| 图木舒克市| 太仓市| 衡南县| 古蔺县| 九江市| 阳高县| 巴彦淖尔市| 长乐市| 东台市| 怀柔区| 大邑县| 衡东县| 伊吾县| 通山县| 嵊泗县| 鲁山县| 德江县| 昌吉市| 武乡县| 山东省| 胶州市| 泰州市|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