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4232|回復: 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于揚翔“攻堅”模式的一些建議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9-10 21:15: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近在看《毛澤東選集》感觸頗多,為什么看這種紅皮書,緣由網上的一篇文章,列舉華為的任正非運作這套理論的經典戰例,以前很反感看這類理論性極強的東西,但是工作半年有余,感覺腹中儲備之物逐漸適應不了目前行業和企業的大轉變的需要,急需補充一些理論來充實自己的頭腦,中西結合療效更快,學習戴明、德魯克、高特拉科、戈恩之流的同時還是得以毛爺爺思想為主,不然理論學得太多,迷失了方向。
      集中兵力看起來容易,實行頗難。大家有知道以多勝少是最好的辦法,然而為什么現在很多隊伍做不到,還是以老做法為主單兵作戰,這種分散兵力的做法在于指揮者缺乏一種戰略的頭腦,被復雜的環境所迷惑,因而被環境所支配,失掉自主能力,采取了應付主義和平均主義。隊伍往往下到一個市場,做大做全市場的心情急切,往往盼望四處開花,四處增量,就往往把僅有的幾個人分到一個鎮或者幾個鎮的各個村里面,分散作業。毛主席曾批判了第五次反圍剿中的“六路進軍”、“全線出擊”的做法。這些做法的主要是一種患得患失的心態在作祟,想一下子把所管轄的市場吃完,沒有找準重點來突破,集中一點突破,樹立市場典型才是當務之急。
      無論處于怎樣復雜、嚴重、慘苦的環境,隊長首先需要的是獨立自主的組織和使用自己的力量,而不是被對手的花招所嚇到,被敵手逼迫到被動地位的事是常有的,重要的是要迅速的恢復到主動地位,如果不能迅速的恢復到主動地位,下文就是失敗。面對對手咄咄逼人的攻勢,我們更加不能亦步亦趨,不然永遠只能被牽著鼻子走,人家四處開發做后期料試驗,我們為什么還傻傻的跟著做后期料,非要比出個高下?這樣做有必要嗎?對手四處開花,我們可以斬首,不求量而去求質,對手做后期料試驗,我們可以大力做前期料的試驗,要記住前期料才是我們的利潤來源,這個是講外部環境的慘烈,還有一個是內部環境的復雜,主要是經銷商的不配合和抱怨,不能跟著經銷商的思維轉,經銷商抱怨為什么蛋白不標高,為什么豬吃了糞便不黑,你就不能跟著經銷商說公司不懂行情,不懂用戶的心理。記住面對內外都要掌握主動權。
      對于目前的老市場,我們基本處于防御狀態,防御本來容易陷入被動地位,防御戰大不如進攻戰能夠充分的發揮主動權,然而防御戰是可以在被動的形式中具有主動的內容的,是能夠由形式上的被動階段轉入實質上的主動階段的,要達到這種目的,集中兵力、運動戰、速決戰、殲滅戰都是必要的條件,而集中兵力是首要的和主要的。集中兵力之所以必要是為了改變敵我的形勢,第一,為了改變進退的形式,前段時候敵進我退,而現在要達到我進敵退得母體就必須集中兵力在管轄區內的局部地區一戰而勝,來影響全戰役的進程。第二,為了改變攻守的形式,我們不能一直處于戰略防御狀態,是需要反攻的,而反攻是帶有戰略進攻前夜性質的,集中兵力就是為了達到此目的。第三,改變內外線的形態,目前老市場基本上是對手對我們的大圍剿,但是由于我們集中兵力的話,就可以對競爭對手進行一個一個的小圍剿,小圍剿勝利的累積,必將贏得整個反圍剿的勝利,這即是內線中的外線作戰,圍剿中的圍剿,封鎖中的封鎖,防御中的進攻,劣勢中的優勢,被動中的主動。有人問怎么進行小圍剿,這就涉及到戰術的問題,不在這里討論罷了,任何事情都得現有戰略思想后有戰術技巧。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yangshizhu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9-10 21:27:23 | 只看該作者
    領教了,謝樓主!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0-9-10 21:28:48 | 只看該作者
    向樓主學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0-9-10 21:43:03 | 只看該作者
    長沙揚翔的兄臺,揚翔不用你都不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于 2010-9-10 21:46:29 | 只看該作者
    樓上的高人是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0-9-10 22:01:18 | 只看該作者
    還有閑情雅致學習毛澤東他老人家啊,學習精神可嘉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于 2010-9-10 22:04:17 | 只看該作者
    關于湖南市場良種補貼的運作模式
    湖南, 良種, 模式, 運作
    最近被公司調到湖南WANGCHENG市場,精為主攻是我們公司的方向,故首先我們找的就是當地的畜牧局和獸醫站,成功與否在此不論,寫出來讓各位同仁,特別是那些有豬精產品的公司業務員可以來看一看。且這種運作模式亦可為其他各地品改站學習,加速我國生豬改良工作。各位同仁也不要將祖國的公務員都想得太貪太壞,也不要把祖國的機制想得太僵硬太死板,有些地方還是值得學習的。
        以WANGCHENG為例,
        1、將品改工作承包給個人(原則上不允許給站內人承包),一般是主管品改的負責人去承接,承包人每年向站里上繳N元,同時站里提供種豬,假如遇到疫情種豬死亡或者達到淘汰年限,站里負責更新;站里有4個配種員負責本地配種工作,承包人不出工資,配種員計件得錢。   
        2、由于本地屬于良種補貼區,用戶配種只要10元且包配上,品改站再出路費補貼2元/頭,所以配種員配每次的收益為12元。本地經產母豬5OOO頭,保守配種量10000次,平均下來每個人的收入還是很客觀的。這種做法就可以充分調動配種員的積極性,同時配種員也會積極宣傳人工配種的好處,改變養殖戶的觀念。
        3、財政補貼20元/頭,站里提留5元/頭用于種豬購買和采精設備、輸精管的購買等;2元/頭給配種員路費補貼,公豬承包人有13元/頭的空間,負責種豬的飼料成本、飼養員的工資、采精員(調配員)的工資、水電費、防疫費等其他的開支。如此一算其實承包人的利潤空間已然不大。
        綜合計算品改站每瓶豬精的成本為X元/瓶,我們公司的豬精成本為N元,合作的可能性很大,后續如何還待跟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10-9-11 00:59:09 | 只看該作者
    為什么說毛主席能打敗蔣介石,推翻舊社會呢?大北農現階段的做法也是對毛澤東思想的一種詮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于 2010-9-13 17:07:35 | 只看該作者
    那也是,毛爺爺還是厲害的

    [ts]317420320 于 2010-9-18 21:57 補充以下內容[/ts]

    只看都不留言的啊

    [ts]317420320 于 2010-10-26 19:47 補充以下內容[/ts]

    我對揚翔有信心,希望越來越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于 2011-3-14 17:11:43 | 只看該作者
    樓主是位有思想的行動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07:4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军事| 大丰市| 托克逊县| 祥云县| 和龙市| 周至县| 康定县| 嘉峪关市| 扎赉特旗| 马边| 应城市| 广汉市| 昌乐县| 都昌县| 安化县| 南阳市| 神池县| 田林县| 苏尼特右旗| 沁源县| 咸宁市| 昔阳县| 故城县| 卓资县| 罗城| 长治市| 大英县| 澄迈县| 涟水县| 昭通市| 嘉荫县| 西城区| 章丘市| 隆昌县| 岳普湖县| 惠安县| 吉水县| 邳州市| 朝阳区| 延川县| 正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