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肉兔市場低迷、建議養兔戶注意以下問題:
一、 一味追求降低成本可能會導致惡性循環
因業務關系,我跑過四川很多兔場,由于目前肉兔出欄價格低迷(有些地方已經跌破5元1斤),業主就千方百計降低飼料成本。這樣的做法,無可厚非,都能理解。可是,隨之而來的結果是長勢緩慢,兔體瘦弱,球蟲泛濫,拉稀下痢,幼兔無緣無故地死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情況:
1、 仔兔斷奶體重明顯太差:有的仔兔30天斷奶時只有6~7兩,規模養殖的情況下,其成活率往往很差。幼兔營養水平低,自身抵抗力弱,對免疫后疫苗產生抗體也有很大的影響,造成許多兔場即使打了疫苗還是出現零星發生兔瘟、巴氏桿菌等疫情,飼養員根據初步診斷后參照兔瘟或者巴氏桿菌治療,效果卻不滿意。
2、 斷奶幼兔遲遲不能出欄:相反提高了料肉比,死亡率也因此上升。
3、 母兔群體性乏情:春季本來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氣溫適宜,應該是種兔繁殖的黃金時節,有的兔場由于母兔體內沒有可供繁殖的營養積累,發情差或者發情不明顯,造成母兔空懷率高,種兔白白消耗飼料。我們知道,母兔的發情、配種后的排卵、受精卵的成功著床、胚胎的發育都需要營養,虧待母兔就是虧待自己。
許多養兔戶因為受市場的影響,效益低下,就處處節省,不該省的地方也省,成活率低,商品兔出欄周期長,產量小,進一步影響效益,打擊了養兔戶的積極性,從而導致管理松懈,各種疾病多發,疾病特別是球蟲的危害對象往往就是瘦弱的兔子,兔場進入惡性循環的深淵,難以自拔,最后只有關門了事。
二、 本人對怎么度過難關的看法:
1、 狹路相逢勇者勝:不同的銷售途徑,其售價是不一樣的。比如我所在的四川瀘州,市場上商品肉兔6元1斤,我們自己的兔場的卻可以賣到8.5元一斤。
2、 飼養是基礎:努力搞好基本養殖。適當壓縮規模,對低產種兔、老齡種兔、老病號等負擔進行清理淘汰,凈化兔場,精兵簡政,使種兔年齡結構更趨于年輕化,充滿生機活力。
3、 管理出效益:及時配種、查孕,對沒有懷孕的母兔及時補配,及時免疫、細心精心管理,最大限度提高成活率。
4、 經營上臺階:本人嘗遍養兔的酸甜苦辣25年后,才明白兔業的真諦,不知道哪位人物說的“思路決定出路”。
三、 本人對成活率的理解:
新手進入養兔行業,從理論上算賬都是只算養大一個商品兔出欄需要多少飼料成本。一些急于賣種兔的就夸大效益,誤導新手熱血沸騰的入行。既不考慮種兔的飼養成本的攤銷,也不計算死亡率。結果多少新手萬丈豪情的上馬,垂頭喪氣的下馬。
比如我所在的四川瀘州,死一只幼兔(按平均2斤算),現在行情虧12元。出欄一只商品兔賺4元,要用3只兔子的利潤抹平1只死亡的虧損,這樣,這4只兔子算是白養,照此計算,80%的成活率勉強保本。
那么,可以理解為,養兔是賺還是虧,取決于成活率。
提高成活率這個話題分量很重,我由于文化太差,只能簡單理解:
1、 加強母兔營養使胎兒在母兔腹內先天發育良好,仔兔期間乳汁足夠且營養濃度高,盡最大努力抓好斷奶體重。必要時延期斷奶。
2、 極限飼養:在飼料粗纖維合適,原料安全的情況下、只要糞便沒有普遍變軟,可以采取極限飼養。我們知道,球蟲的孢子裂殖、其他寄生蟲的產卵繁殖周期有一個過程,病菌病毒感染到發病也有一個程度和時間的問題,那么,我們兔場與病原體共存,我們讓生長兔與病原體賽跑。誰跑贏誰勝。(我們這里商品兔3斤多點出欄)。
來源:東兔論壇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