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子君:8月28日,閬中市金城鄉文崇埡村五組農民蒲中文,一次性出售“跑山豬”65頭,賣了20多萬元。
2008年下半年以來,生豬價一直比較低迷,蒲中文及時調整思路,瞄準市場空擋,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承包552畝荒山養殖300頭“跑山豬”,預計今年純收入突破30萬元不成問題。
2008年下半年以來,蒲中文流轉了本村馬鞍山、苦瓜山兩座荒山,這兩山上有252畝耕地,300畝非耕地。他與68戶農戶簽訂了20年的土地流轉合同。他投資50萬元修建存欄母豬100頭,年出欄肥豬3000頭的標準化養豬場。他把轉包的252畝耕地用200畝種糧,用52畝種飼草,雇請了6個農業工人。現養豬場內有架子豬300頭,他每天把這300頭架子豬趕出豬圈,到馬鞍山、苦瓜山300多畝非耕地上去放養,晚上這些豬兒再回到豬圈休息。養殖這些“跑山豬”不喂配合飼料,全部用他轉包的252畝土地上種出的玉米、小麥、紅苕、飼草當飼料,是天然的綠色食品。而且這些“跑山豬”每天在荒山野嶺跑著找食,不長肥膘,每斤可賣到20元以上。他還準備到了冬天把“跑山豬”宰一部分,腌制“柏香臘肉”,就用這馬鞍山上的柏枝熏制,再去注冊一個商標。
聞亞:充分利用山地資源,發展有特色的養殖業是我省的一大優勢。在生豬行情低迷的情況下,蒲中文利用數百畝山地,養殖跑山豬,不僅節約了飼料成本,而且豬肉的品質也上了一個臺階,取得了不錯的養殖效益。這個方法值得山區的農戶借鑒。
來源:豬e網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