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現鈣濃度異常會導致先天性心臟病0 新華社東京9月4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志上發表論文說,在胎兒形成時期,如果其調節細胞內鈣濃度的機能出問題,導致鈣濃度異常,胎兒就無法形成心室壁,從而導致先天性心臟病。
日本每年約有1%的新生兒的心臟會出現某種異常,而且有10%的流產是由胎兒先天性心臟病造成的。
慶應義塾大學與理化研究所的聯合研究小組通過基因操作,培育出不含Ⅰ型和Ⅱ型兩種三磷酸肌醇受體的小鼠胎兒。三磷酸肌醇受體是一種蛋白質,在細胞中負責調節鈣濃度。結果發現,小鼠胎兒體內制造心室壁的細胞消失了。
研究人員說,這是由于生成心室壁和瓣膜細胞時,需要鈣離子的參與,而細胞中鈣濃度出現異常,會導致鈣離子無法正常發揮作用。
慶應義塾大學的山岸敬幸說,新成果為預防先天性心臟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