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培訓,其實分為培和訓兩個部分,實際的情況是,訓得多,培的少,結果弄得很多培訓,轟轟烈烈開始,暗暗淡淡結束。
訓,就是說教、教訓、訓斥、斥責、責罵,一般情況下,只需動嘴,無需動手,花費不多,最大優點是能在最小的空間內(比如會議室)、最短時間內(比如一兩天),給員工以激情,給老板以快感(類似意淫);
培,則是栽培、培養、培育,一般情況下,沒有捷徑,最大缺點是,時間長,花費多,見效慢,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是也,“培”不好就得“賠”,所以,導致很多老板不輕易投入。
大凡做得好的企業,都是把這兩點結合得很好的。
但大部分企業,并不能很好地處理這兩點的關系,尤其是在啟用外腦時,別人的腦袋和自己的手腳,猶如器官移植,即使不排斥,行動也很難協調。等培訓師拿上錢、抗上自己的腦袋走了,剩下被洗了半拉腦袋的員工,更不知道何去何從了,嚴重者,猶如腦殘!
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2008年春節前夕,我參加了山西一個企業的培訓,培訓師聲若洪鐘,兩天內滔滔不絕,簡直就像一場批斗會,培訓師的精彩,讓員工覺得自己很暗淡,再加上佳節將至,思鄉心切,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如果沒有做好“培”或“賠”的心理和物質準備,最好少訓,否則,就會出現更多思想巨人、行動矮子,把企業弄成大頭兒!
注:感謝王中老師提示,訓還包括訓練和教練,但竊以為,教練和訓練可以相提并論,但和培訓相去甚遠,培,更多地體現企業行為,是一種投入;至于練,是必需的,但很多企業樂于拿員工開練,自己卻不肯投入。訓易,練難,培更難!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