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915|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中華東華南等三地在八月水產養殖管理和病害案例分析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8-31 14:45: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源于:中國水產網
      晴天中午提前開增氧機(該地區已逐漸改變魚苗發塘不放增氧機的習慣)并在下風口大量潑灑“速解安”也有較好的預防效果3.遼中地區今年發現晴天中午最早11點就有發塘池發生氣泡病。
      魚類生長的重要階段。由于正值夏秋季節交替,8月仍處于高溫季節。伴有雷陣雨天氣,氣溫變化幅度會加大,此外臺風仍較多,氣候變化無常,水質易變,主要養殖魚類的病害仍處于高發期,要加強生產管理。
      將呈偏重發生,1.爛鰓、腸炎、出血等細菌性疾病。局部養殖區可能呈現大面積死亡,可采用綜合療法即內服氟苯尼考、三黃粉等抗菌素,外用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消毒劑,控制疾病,同時養殖中要加強飼養管理,適度控制投飼量,減少飼料浪費,防止水質急劇惡化,并通過勤加換水等措施,堅持養殖水質穩定。
      呈中等水平發生,2.聚縮蟲、累枝蟲、鐘形蟲等纖毛蟲病。主要危害蝦蟹類,可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或纖毛蟲凈進行治療,因硫酸銅毒性隨溫度升高,毒性增強,高溫季節應防止中午使用。
      呈中等水平發生,3.錨頭鳋、中華鳋等魚類寄生蟲病。可用敵百蟲、甲苯噠唑等殺蟲劑進行防治,因一些魚類對殺蟲劑敏感,要慎用殺蟲劑。
      老塘如淤泥較厚,4.羅氏沼蝦狂游病呈中等水平發生。水體偏肥,水質較差,較易發生狂游病,沿池邊潑灑施放(10-1510-6光合細菌可控制疾病。
      局部養殖區會發生大面積死亡,5.南美白對蝦桃拉、白斑等病毒性病會呈偏重發生。特別是養殖環境惡劣、水質變化較大區域較易發生,針對病毒性疾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措施,一般在養殖環節加強疾病預防措施,如完全清塘消毒;投喂優質配合飼料;切勿大排大灌;并在暴雨后氣溫、水質變化較大時,適當潑施生石灰每畝2.5-4kg或溴氯海因0.3g/m3以及養殖過程中定期投放微生物制劑堅持水體菌相或藻相平衡等措施。
      這類疾病發病急、死亡率高,6.甲魚養殖中白點病、白底板等疾病將偏重發生。局部養殖場將會呈現規模死亡,可用板蘭根、金銀花等中草藥制劑預防和治療;腐皮、癤瘡、穿孔等表皮疾病,呈偏重發生,可內服氟苯尼考、體外潑灑二氧化氯進行治療。
      華南
      養殖魚塘水質積累的氨氮、亞硝酸鹽量進一步增多,8月份的天氣將維持繼續高溫、雨量偏少狀態。以出血、爛鰓為主的細菌性疾病將會加重,預測會呈現一個發病的高峰期。本月份應注意抓好魚塘水質的調節及投飼管理,防止投喂變質飼料,導致腸炎病的發生,做好各項防病管理措施。
      但要注意波豆蟲、纖毛蟲、指環蟲病的危害;鰻的爛鰓、爛尾等細菌性病將會增加;加洲鱸的腸炎、出血病將有所加劇;長吻鮠的腸炎病、生魚的出血病將隨著水溫升高,預計8月份水產養殖病害的發生仍以出血、爛鰓、腸炎等細菌性病為主。具體為:草魚 三病”發生將繼續流行;鱖魚以出血、爛鰓為主。食量增加而出現流行;羅非魚仍以腸炎病為主要病源,鱉的白底板、腮腺病也將會增加。
      水產養殖防病措施的重點為做好池塘的水質調節管理及投飼管理。1.水質管理:夏季繼續高溫的情況下,8月份的高溫季節。養殖水體上下分層嚴重;下層水體容易呈現缺氧,且易積累大量的氨氮、亞硝酸鹽,容易引發細菌性疾病的發生、加劇,應注意改善水下層的水質環境。可通過中午加開1-2h增氧機,以改善上下水層的分層現象及增加下層水體的氧氣;定期施放池塘底質改良劑,分解下層積累的有害有毒物質;需要藥物潑灑消毒時,要注意控制高溫季節的施藥量,以防中毒造成病情加重。
      盡量投喂質優新鮮的飼料。2應定期加拌藥料,2.投飼管理:1注意高溫季節的飼料容易蛻變。以預防腸炎病等細菌性病的發生。3可用光合細菌浸泡飼料后投喂,作用是促生長及預防各種細菌性腸胃炎病的發生。
      病害案例一:魚類肝膽綜合癥治愈一例
      濱州市沾化縣一姓耿的養殖戶打電話至養殖服務中心,6月3日。稱自家魚塘發生嚴重死魚現象。自5月22日由每天死亡1-2尾,至今每天死亡尾數達60多尾。這位漁民是老養殖戶,根據自己的養殖經驗按草魚“老三病”治療。這期間先用敵百蟲殺蟲,再用一元二氧化氯全池潑灑,同時用菌克拌餌投喂5d未能控制病情,反而更加嚴重,現在為止死亡率已達30%以上。解此情況后我來到發病魚塘詳細詢問了近期魚的活動情況,檢測魚池水質情況并對病魚進行解剖檢查,做出我治療方案,后來勝利治愈了此病。現將具體情況及治療方法總結如下,供廣大漁民參考。
      病魚發病初期行動緩慢,主要癥狀:據養殖戶介紹和我檢查發現。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大大降低,攝食量下降,有時在水面竄游,有時溜邊。隨著病情發展,病魚體逐漸變得晦暗,鱗片脫落,胸腹部、眼眶、鰓蓋、鰭基充血,尤以尾鰭基部充血明顯,病魚鰓部有大量瘀血,鰓絲發白,且腹部膨脹,肛門紅腫。與草魚“老三病”有類似的地方。同時解剖幾尾病魚后發現腸道外壁無明顯癥狀,但內壁充血嚴重,肝臟明顯腫大,比正常情況下大1倍以上,呈土黃色,膽囊偏大,顏色偏淡,或呈斑塊狀黃紅白相間,形成明顯的花肝”癥狀。死魚體表有塊狀黏液布滿全身,眼球凸出,胸鰭、臀鰭出現出血性浮腫,眼球周圍、鰓蓋及腹腔充血。據以上情況我確定此病為魚類肝膽綜合癥。
      但根據此養殖戶實際情況主要病因有以下幾點。1.因此池塘為陳年老塘長期養殖,病因分析:引發魚類肝膽綜合癥的病因很復雜。大量殘餌、排泄物及水生生物尸體等在池底大量沉積,引起池水氨氮,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急劇升高,水質、底質嚴重惡化,引發肝膽疾病。
      殺蟲劑以及傷肝類抗生素藥物。治療魚病時沒有真正的對癥下藥,2.養殖者預防魚病時大量重復濫用消毒劑。使得魚類肝臟臨時處于高負荷運轉狀態下,導致肝臟細胞受損,發生肝臟疾病。
      利益的驅使下養殖戶所選用的低價飼料中有可能各類營養成分不平衡,3.由于近幾年魚飼料價格比擬高。如蛋白質含量過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偏高等。臨時投喂造成營養失衡,魚類肝臟功能下降而發生此病。
      作出以下治療方法。1.首先減少投餌量,治療過程:總結養殖戶治療失敗的原因。肝膽疾病主要是脂肪分解、代謝機能受阻,適當減少營養的攝入,能夠有效的穩定、緩解此癥。
      復合有機酸,外表離子活性劑)兩者比例為2∶1濃度用水稀釋混合后全池潑灑,現配現用。用藥前3h使用應急潑灑C+E主要成分:VCVE復合氨基酸、天然植物多糖)減少用藥后魚的應急死亡。注意:所用藥物因生產廠家不同,主要成分含量不同,應看清藥物說明再用。2.第1天用水產濃戊二醛(主要成分:戊二醛,C5H802,20%和水產奇碘(主要成分:活性碘。
      用水產濃戊二醛和水產奇碘,3.第2天同第1天一樣。同時用護肝敗毒素+三黃粉+佳酶維生素C+E拌料,內服藥餌連用3d
      4.第4天用芽孢桿菌和增氧生物顆粒底凈調節水質和改善底質。死魚明顯減少到8尾。
      5.第56天繼續用佳酶維生素C+E拌料內服。
      病情得以控制。此時可適當采取每日遞增法增加投餌量。6.第10天后一直沒有死魚。
      也可以每隔15-20d用維生素拌餌投喂一次,建議:1.精養池塘要注重選擇品質優良的全價配合飼料并搭配青飼料。建議適當搭配一些水草或蘇丹草。以補充魚類所需的維生素,可有效增強魚類體質、增強抗病力。
      定期消毒,2.建議陳年老塘利用冬、春空閑季節完全清塘。養殖期間定期加水或換水。預防消毒可每10-15d用生石灰20g/m3或強氯精0.3g/m3對魚池全池潑灑。定期潑灑EM菌、光合細菌、乳酸菌等微生態制劑。
      下塘前先用15-20mg/L高錳酸鉀或3%-5%食鹽水浸泡10-20min適當控制養殖密度,3.選擇健壯的魚種放養。以堅持水體環境良好,謹防池塘水體中氨氮和亞硝酸鹽等濃度超標而導致病菌的大量繁殖加速此疾病的蔓延惡化。
      不使用高毒、高殘留魚藥,4.慎用消毒藥物。防止用藥雜、亂,造成藥物間復雜的合成反應,對魚發生副作用。
      濱州市水產研究所 王新葉提供)
      病害案例二:塘虱魚白頭白嘴防治方案
      江門市新會區涯門鎮的塘虱魚養殖戶陸續放苗,6月份隨著天氣逐漸穩定。筆者走訪發現:養殖戶正在為“白頭白嘴”病發愁,有好幾個魚塘因為發生“白頭白嘴”而全軍覆沒,有的甚至連續放了兩次苗都發生這種病害,導致局部養殖戶不敢放苗。
      只見水面白茫茫一片(如圖1所示)還有一些魚苗“吊在水面下”如圖2圖3所示)撈起病魚觀察發現:病魚的額部和嘴部周圍的細胞壞死,筆者隨即到一個發病塘。色素消失而表現白色,病變部位發生潰爛,有時帶有灰白色絨毛狀物。水面游動之病魚,癥狀尤為明顯。當病魚離水后,癥狀就不顯著。嚴重的病魚,病灶部位發生潰爛,個別病魚頭部呈現充血現象,有時還表現白皮、白尾、爛尾、爛鰓或全身多粘液等病變反應。病魚一般體瘦、發黑,呼吸加快,食欲不振,游泳緩慢,不時地浮出水面,不久即死亡。此病是一種爆發性疾病,發病極快,污染迅速,一日之間可全部死亡。
      與上述爛鰓病病原體球菌的形態很相似。此菌為好氧生長,病因分析。1.病原體:為粘球菌一種。最適宜溫度為25℃,最適宜pH為7.2左右,pH6.0-8.5之間都能生長。
      共放苗40多萬尾(一般在10萬尾/畝)2.養殖密度過大:該發病塘4畝多點。
      3.溶氧不足:涯門鎮的塘虱魚塘均沒有增氧機。
      明顯缺乏,4.餌料不足:該養殖戶一天投喂5kg粉料。魚體削瘦。
      5.施用未充沛發酵腐熟的糞肥:該養殖戶施用的未發酵鴿子糞。
      解除有毒物質對魚體的毒性,建議防治方案。第一步:潔水靈+靜水解毒劑。增加水體溶氧;第二步:菌毒消+三黃克菌素的開水浸泡液,全池潑灑;第三步:達克菌+三黃克菌素+應激寧Ⅲ型+魚用多維,拌料連續投喂。
      用足量生石灰(37.5-75kg清塘消毒,預防方案。魚苗下塘前。堅持池水清潔,施用糞肥的同時配合底垢凈使用,調節好水體PH如果PH過高,可以潑灑嫩水素。1.合理密養,適時分池,配備增氧機;2.魚苗下塘后,葡萄糖拌料投喂2d接著三黃克菌素+板藍息毒敏+應激寧+魚用多維連續投喂7-10d3.及時消毒,每10d使用菌毒消一次。
      平時多巡塘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注意事項:塘虱魚的白頭白嘴”防重于治。定期改良水質,每隔15d使用底垢凈一次,臨時在飼料中添加應激寧和魚用多維提高魚體免疫力,促進代謝,促進生長。
      武漢華揚動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周亮提供)
      病害案例三:草魚烏仔氣泡病一例
      面積18畝,遼中劉北村一夏花培育池塘。水深1m放草魚水花500萬尾,5月27日發病時魚苗全長約1.3cm當天下午2點巡塘時發現魚塘下風口漂浮有死亡的小魚苗,仔細觀察還有較多的小魚苗在水面打轉,不能正常下沉,只有頭朝下尾朝上垂直水面才干沉下,一會又浮出水面,幾次之后死亡。
      pH值8.8藻類組成單一(見圖1發病魚苗低倍鏡下尾鰭充血(見圖2鰾嚴重充氣臌脹(見圖3體腔內有氣體(見圖4發病池水濃綠色。
      安放增氧機,發病后馬上加注機井水。但效果不是十分明顯,下午3點仍有一些死亡魚苗漂浮水面。
      魚苗成活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1.夏花培育階段氣泡病發病率非常高。魚苗發塘階段漁民最頭痛的問題。此病的預防主要還是從養殖模式做起,即用浮游生物豐富的老水培苗,放苗前一次注水1.2m平時適量補充可溶性有機肥,減少豆漿投喂。
      光合作用強烈,2.發病池塘下風口處藻類多。表層溶解氧嚴重過飽和,魚苗一旦游入就會發生氣泡病,而上風口幾乎沒發現發病魚苗。陽光強烈的中午和下午采取在下風口人工驅趕魚苗的方法來預防,實踐證明效果很好。
      全國華中華東華南等三地在八月水產養殖管理和病害案例分析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孤獨的狼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8-31 14:57:22 | 只看該作者
    en 很好的資料 謝謝了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5:2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涞源县| 察隅县| 西吉县| 武邑县| 桑日县| 丁青县| 两当县| 错那县| 马边| 剑阁县| 买车| 紫金县| 芜湖县| 崇明县| 额济纳旗| 赞皇县| 潞西市| 霍林郭勒市| 子洲县| 高州市| 乌兰浩特市| 云和县| 澳门| 通化市| 龙江县| 宜州市| 英吉沙县| 梅河口市| 沁阳市| 遂昌县| 都安| 青州市| 莒南县| 楚雄市| 通化县| 武鸣县| 孟州市| 都匀市| 原阳县| 乐业县| 洛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