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748|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養管理] 育成牛的飼養管理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8-28 18:12: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育成牛的飼養管理
      F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Heifers
      介紹:
      飼養育成牛的目的是為了補充因不斷淘汰而減小的成年牛群,多余的可以出售。你對小育成牛所提供的營養及管理,將會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到你未來的產奶牛群的生產水平。培育后備牛的成本主要與飼料有關,而縮短犢牛從出生到分娩第一胎的時間,就減少了育成牛的存欄天數,潛在地節約了飼養的成本。
      若要使育成牛達到所推薦的24月令投產,就需要在兩方面做改進,首先要加快育成牛的生長速度; 其次要根據體重來確定初配日期,而不是年齡。
      決定體格大小的因素是年齡、品種類型和環境。將體重或者平均日增重作為體格大小和生長率的指標,似乎不太完善,應該謹慎運用。較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將測量體重與體況評分或者側量耆甲高度結合起來。
      育成牛的飼養管理:
      配種日期要提前數月預期,要進行發情觀察、記錄發情日期,發情記錄有助于下一次配種時的發情預測,同時有助于發現育成牛初情期差的問題。從而能夠及時采取措施,避免延長配種月令。缺乏能量、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會造成育成牛生長緩慢、受胎率低的現象,在一般日糧中,容易發生缺乏的是能量、蛋白質、磷、碘、鎂、鋅、維生素A、鈷、鹽,有時甚至還缺水。營養素的缺乏會導致下列結果:
      1) 能量:
      --------能量缺乏會導致隱性發情
      --------發情鑒定不準確,拖延了配種日期,增加了配種的次數。
      --------良好的繁殖效果,有助于在孕期增加體重。
      2) 蛋白質:
      --------蛋白質缺乏會降低食欲,從而引起生長緩慢和隱性發情。
      --------繁殖器官的發育和產生功能都需要蛋白質的參與。
      --------長期缺乏蛋白質會造成卵巢和子宮的發育緩慢,推遲性成熟時間。
      3) 磷:
      ---------缺乏能引起食欲差、延誤性成熟、發情受阻。
      ---------磷具有在機體的組織之間傳送能量的作用。
      4) 碘:
      ---------碘缺乏導致發情不明顯、受孕率差、胎衣不下的發病率高,新生犢被毛缺乏,犢牛體弱、流產、犢牛甲狀腺肥大。
      5) 鎂:
      ----------鎂缺乏導致發情周期不正常或不完整。
      ----------嚴重缺乏會造成胎兒被子宮吸收,乳房發育差、乳汁分泌量少、初生犢體格弱小、多有死亡現象。
      6) 鋅:
      --------缺鋅導致繁殖力差
      7) 維生素A:
      --------維生素A缺乏能造成懷孕后期流產、發情不正常,降低繁殖力。
      嚴重缺少會抑制排卵和排斥受精卵在子宮著床,使粘膜組織對感染更加敏感。
      8) 鈷:
      -------缺鈷造成食欲差,小犢牛的生長發育差。
      9) 鹽:
      ------數月里缺鹽會降低食欲,生長發育差,產奶量低。牛可能食糞尿,臟物異物,這是因缺鈉而引起,這種現象多發生在只給牛喂劣質粗飼料的地方。
      飼喂水平的影響:
      無論是單個還是整個育成牛群,經過調整日糧中的營養元素的含量就會得到不同的生長速度。生長快、配種早的育成牛其投產月齡也就小,從而減少了育成牛飼養費用。
      育成牛生長緩慢,就相對縮短了其終生的產奶期,創造的利潤也低。育成牛飼喂不好就會引起生長緩慢、投產月齡大、體格小、產奶量低、分娩時的難產率較高。
      育成牛生長速度加快到一定程度后,就會產生肥胖的問題,從而導致繁殖力降低,終生產奶量低,壽命縮短。
      育成牛在性成熟期或接近性成熟期攝入能量過多,脂肪會堵塞乳腺,能夠合成乳汁的泌乳細胞數減少,抑制了性腺的發育。
      乳腺發育表
      月令
      0-3
      3-9
      9-15
      15-24 乳腺發育
      未發育
      發育訊速
      生長緩慢
      發育迅速
      作為荷斯坦牛,3-9月令,即體重72-229kg期間是一個關健階段,因為在此期間、乳腺的生長發育最為迅速。
      育成牛性成熟前的生長速度目標應該是日增重600克左右。而性成熟后日增重的指標就應該是800-825克。
      在性成熟或配種后,加快生長速度不會出現導致抑制乳腺發育的現象。
      氣溫能影響采食量,溫度高于20-25-時,采食量就會減少。
      青干草應作為體重在200kg以下牛的主要粗飼料,粗料中要補充谷物和能滿足菌體蛋白合成的蛋白質原料,此外還要加一些過溜胃蛋白質。
      育成牛組群:
      犢牛斷奶后,單獨飼養一個階段再進行群養,可減少相互吮吸乳頭的機會,吮吸犢牛乳頭會造成乳頭發育不良,還有可能引起產后乳房炎。
      如果圈舍充裕,斷奶后的犢牛,可按月齡4周以內的分為一群,每群4-6頭,進行小群飼養,給犢牛熟悉群養的機會、使其適應小范圍內的競爭,隨著月令增大,逐步轉入更大的牛群中。
      此外,小群飼養有利于觀察護理,膽小的牛編入競爭力弱的群。
      組群是按照年齡和體格大小來進行的,從而減少倚強凌弱的現象。
      育成牛應該至少分為三個管理群:3-6月齡,6-12月齡,12-24月齡,這三群牛的營養需要也有所不同。
      另一個組群方案是將牛分為4群。
      1)2-5月齡:
      將這群牛盡可能進行小群飼養,最多為5頭,使牛適應采食進程中的競爭環境,日增重為0.7-0.8kg。
      2)6-13月齡:
      這是育成牛飼養的關鍵階段,日增重為0.7-0.8kg,同時控制體況不能過肥。
      3)13月齡至配種期:
      提供高營養水平的飼料,以利表現發情癥兆和受孕率。
      4)懷孕育成牛
      日增重至少為0.6-1.0kg,同時要觀察注意體況過肥或偏瘦的現象。
      下列是一個組群方案
      組群 月 令 體重(kg) 體高(cm) 飼料喂量(上限為月令、體格大的牛)
      1 斷奶-6月齡 68-180 89-127 0.9—2.3kg實含蛋白質的混合精料
      0.9--2.7kg優質帶葉干草
      2 6-10月齡 180-270 127-150 2.3kg混合精料3—4.5kg優質干草(其中近一半可用優質青貯草頂替)
      3 10月令- 270- 150- 5-9kg優質草(優質青貯也可,但注意蛋白含量)
      4 懷孕-分娩前幾周 385-570-635 168-196 9—12kg粗料
      使分群產生效果
      ------------接近15月齡的牛組群后,每群內的個體間年齡不超過三個月,體重不超過75kg。
      ------------確保牛群有足夠的采食槽位。
      ------------每頭牛之間要有足夠的采食距離,投放草料時,按飼槽長度撒滿,從而能夠為每頭牛提供平等的采食機會。保持飼槽經常有草,每天空槽時間不超過2小時。
      營養:
      隨著育成牛的成長,其消化系統和營養需要也逐步有兩個改變,當犢牛在4-8周斷奶時,它的瘤胃相當小,尚未得到發育,胃壁也很薄,便于吸收由瘤胃發酵而產生的大量乙酸、丙酸和丁酸。此外,此時的瘤胃尚不能夠容納足夠的粗飼料來滿足生長需要。
      隨著年齡不斷增長,發育中的瘤胃體積也不斷增加,育成牛的營養需要也不斷發生變化,此時應加以注意,不斷滿足其對蛋白質(體高)能量(體重/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需要。
      因此,在犢牛斷奶后至一歲內這一階段,應該補以谷物飼料。
      小牛培育是否成功,要根據其生長狀況來判定。2-6月齡犢牛飼養:
      犢牛斷奶后,繼續喂以開食料于少兩周,頭日喂量1.8-2.0kg,此后喂以促進生長的日糧,其粗蛋白含量為16-20%(根據飼草的品質來定)一直喂至6月令。
      注意:
      開食料喂期越長越好,對于2-6月齡犢牛的粗飼料應格外注意,要確保優質、 含蛋白量高、無霉菌、飼料要切碎、葉片多、莖稈少、讓犢牛自由采食,這一月齡階段的犢牛,最好不喂發酵過的粗料,如青貯等,只有當犢牛達到4-6月齡時,才少量喂給。因為犢牛的瘤胃太小,尚未發育,對于干物質含量低,纖維含量高的發酵飼草不宜于消化,同時也難于吸收短鏈脂肪酸,因此,犢牛應選擇干物質含量高的飼料來彌補采食量小的缺點。
      6月齡前的犢牛,其日糧中的粗飼料的主要功能僅僅是促使瘤胃發育。
      犢牛對粗飼料干物質的消化遠低于谷物,在它長大、成熟后其日糧中的粗料占相當大的份額。
      4-6月齡犢牛吃的粗料越多,其粗料的適口性和品質就越顯得重要。
      牛舍:
      犢牛斷奶后,如果牛舍條件較差,很有可能成為犢牛死亡的主要原因。這一階段的犢牛主要達到三個同等重要的要求,有一個干燥的牛床;要有充分的新鮮空氣,但要預防賊風;牛舍的環境要清潔,使牛感到舒適。
      6月齡以上:
      犢牛在6月齡時,其瘤胃容積已大了許多,已開始能消化日糧中更多纖維了,其結果是隨著月齡增加,由粗飼料中攝取的營養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了。粗飼料的質量和數量可決定營養平衡和粗飼料的攝入量。
      在8-10月齡以前,由于瘤胃的容積和功能尚在發展,在此時, 單依賴粗飼料仍不能滿足正常生長的需要。
      在6-9月齡之間,粗飼料的干物質中應該至少有一半來自于青干草, 這時的精飼料的質量和需要量取決于粗飼料的質量。
      所需的精料,其質量和組成需要與粗料中得到的營養素相配合,只有對粗料進行分析測定,才能確保兩者配合的恰當。
      谷物混合料應該是適口性好,粗大顆粒,所含的營養是粗飼料不能充分提供的。
      10-12月齡之后,育成牛已能夠采食優質青貯料了, 一般頭日喂量為每百公斤體重5kg青貯,如果玉米青貯飼喂方式為自由采食,有可能造成大育成牛體況過肥,只有對12月齡以上的育成牛限制采食含高能量的青貯草(65%TDN以上)才能避免膘情過肥。限量可定為在10—12小時內可消化完青貯草量。
      秤量日常所攝入的飼草干物質含量,從而能估計出粗飼料的采食量。
      由于單靠青貯作為日糧會造成蛋白質缺乏,因此日糧中應添加1.4-2.3kg含20%粗蛋白的精料。
      微量元素添加劑和微量礦物質要迫使飼喂或混入精料中。
      要有隨時可提供潔凈飲水的水源。配合日糧要慎重。不要完全依賴書本,要勤觀察方案提供的飼料是什么,而牛攝入的又是些什么。
      有5個因素影響牛生長,它們是:
      A營養
      B管理
      C牛舍
      D健康
      E遺傳
      這5方面都應當給予適當的重視,否則生長有可能受阻。
      配種期(12—18月齡)
      為了獲得最佳的受孕率,在配種前30天和配種后30天里,育成牛應保持繼續增重,從而能使發情表現和受孕準備都很充分。
      在育成牛的培育體系中,有一個重要事實是:在決定牛的性成熟、配種和正常分娩的時間上都是根據其體格大小而不是其牛齡。刊登在《大型奶牛群管理》第424頁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有三群牛日增重差異相當大,但性成熟的到來恰表現在基本屬于同一體重的個體上,而性成熟的月齡卻處于7-16月齡的范圍之內, 其月令的大小由增重速度決定。
      如營養較適當,育成牛群24月令產犢這一帶挑戰性的繁殖方法如下:
      育成牛必須在15月齡時受孕,為了達到這目的,初配應在12月齡時進行,利用剩余90天對未受孕牛繼續配種,直到受孕。90天內大約有4.5個發情周期,即有4.5次配種機會。
      用視覺來觀察發情癥兆,只能鑒定到平均50%的發情表現,另一半的失敗使發情周期由4.5個減少到2.25個,這就是真正能抓住的配種機會。
      如果受胎率能達到60%,那么2.25個發情周期就會進一步減少。實際上,在一般的管理條件下,在12-15月齡這90天里只有1.35個成功的機會。
      育成牛的繁殖管理應放在我們考慮問題的首位,因為這一代的遺傳水平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應使它們得到機會與優秀的種公牛進行選配,并早日產犢。
      從配種到分娩前,飼養管理要精確,既要使胎兒和母體本身充分生長,又要將乳房和產道上的脂肪沉積降到最低限度。
      當飼草成熟后,其蛋白、TDN、鈣、磷的含量就會大大降低,纖維的含量增加,因此飼草越老,其飼養價值越低。
      降低育成牛飼養費用的提示:
      將粗飼料按質量劃分為不同等級,分別飼喂不同月齡的育成牛和犢牛。小犢牛需要高質量的粗料,而懷孕育成牛在配有充分的混合精料的情況下可喂給較差的粗料。
      2)觀察牛群的大小及群內個體年齡和體重的差異,如果一個圈內牛群的頭數較多,而體重和年齡的差異很大,就會產生一些吃的過好的肥牛和吃不飽的弱牛。
      3)將產奶牛采食后的剩余料喂給大育成牛。如果剩料與育成牛日糧的比例較大,就會給平衡日糧增加難度,但在飼喂量較適度的情況下,產奶牛槽里只會留下5%的殘余。
      4)檢查牛體寄生蟲,嚴重時要治療,不要將喂牛的錢花在喂球蟲菌和寄生蟲上面。發生球蟲病的癥兆如下:
      隱性球蟲病:皮毛粗糙、體弱、生長發育差,據統計在美國有80%的牛是球蟲菌攜帶者。臨床性球蟲病:貧血、血痢、體弱、死亡,美國犢牛的臨床性球蟲病發病率為5--15%。
      5)保持育成牛體重適度增長,同時要注意觀察膘情與成年一樣,進入泌乳期的膘情評分應在3.5分,保留適度的體脂貯備有利于在泌乳早期動用。
      6)在分娩前2-4周,應飼喂過渡期日糧,使育成牛對泌乳日糧逐步適應。 育成牛的分娩 應激比成年牛大得多,因此在分娩前就能夠適應新日糧,有利于在產奶時表現它們的遺傳潛力。
      7)育成牛在24月齡時分娩,可以減少更新、補充牛群所需育成牛數量和飼養期。
      多數飼喂建議都集中在育成牛,對粗飼料的采食量的估計上,尤其是對月齡的牛尤為重要。下面是粗飼料采食量的參考數據。
      體重(kg) 粗飼料攝入(占體重的%)
      90
      140-180
      180-270
      270-360
      360-450
      450 0. 53
      1.05
      1.60
      1.70
      1.70
      1.60
      迫使育成牛生長:
      Harold Clapp,OMAFRA認為:在制定飼料配方時,采用目前粗飼料實際采食量的數字,再結合下一個月齡檔次的營養需要量來平衡日糧,例如,育成牛的體重為250kg,對于粗飼料的采食量要按250kg體重來計算,但計算其總營養需要量時應按300kg體重來考慮。
      在關注牛舍的載畜量,特別是對于斷奶后新群的犢牛,始終保持一定數量的空槽位,撒料時將所有槽位都撒滿。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魁罡 + 1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8-28 19:00:34 | 只看該作者
    值得分享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13:1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源市| 房产| 平阳县| 高碑店市| 佳木斯市| 海南省| 崇文区| 祁阳县| 南郑县| 大连市| 玉屏| 泗洪县| 调兵山市| 广东省| 五华县| 金寨县| 临西县| 通城县| 丰县| 乐山市| 墨玉县| 安新县| 比如县| 大名县| 兴安县| 林甸县| 海口市| 安溪县| 夏津县| 潢川县| 泌阳县| 泊头市| 田林县| 静乐县| 金塔县| 苏尼特右旗| 晋城| 广饶县| 临沂市| 恩施市| 临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