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R 分組飼喂方法
無論采用那種飼喂體系,分組飼喂方法始終是有效飼喂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所有的飼喂體系中,分組飼喂對全混合日糧(TMR)來說意義更加重大。
相似狀況的奶牛分在同一組將能最大限度地發揮TMR飼喂的作用,根據奶牛的營養需要而分組。根據定義,分組飼喂是一種折衷方法,使用這種方法,我們都知道在同一小組中需求量低的那部分奶牛將會營養過剩,而需求量高的那部分奶牛營養攝入量可能不足。如果同一小組中的奶牛同質性越好,則組內奶牛營養需求量差異就越小,為該組奶牛配制的日糧就越能滿足大多數奶牛的營養需求。
為了盡可能滿足高產奶牛的營養需要,有必要對組內的產奶量適當加以調整,經過調整以后的產量應該是目標產奶量。這一因素隨著組的數量和每一組內奶牛的分布情況的不同而不同。舉例來說,一組TMR配制時應在實際產奶量加30%,二組TMR配制時應在實際產奶量加20%,三組TMR配制時應在實際產奶量加10%。以這種產量為目標而配制的日糧將能滿足泌乳早期奶牛的營養需要,并能使泌乳后期的奶牛恢復體膘。
分組飼喂技巧
• 分組飼喂很自然地注重產奶量的高低,但體膘膘度、年齡和懷孕階段也應加以考慮。
• 為頭胎奶牛單獨配制日糧,由于減少了奶牛間的競爭,從而提高了奶牛的干物質采食量(DMI)和產奶量。
• 在大型奶牛場,空懷奶牛單獨分組飼喂有利于牧場管理。
• 處在泌乳后期但體膘膘度較差的奶牛仍應關養在高產組以使其能恢復體膘。
• 每一組內的奶牛其產奶量差異不應超過10公斤。
• 如果奶牛年單產超過9000公斤,則可考慮配制一種TMR日糧。
• 各小組間的營養濃度差異不應超過15%,以避免奶牛消化不良。
• 預期泌乳后期奶牛轉群時產量下降幅度比泌乳早期要大。
當對TMR飼喂小組進行改變時,每次轉群的奶牛越多越好,并且最好在晚上轉群,因為晚上活動較少,晚上轉群能減少應激。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