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獲得肽的方法有很多。傳統法主要有:酸法、堿法、電法、人工嫁接法、基因表達法等。
·酸法:用化學強酸催化蛋白質獲得肽的方法叫酸法,此法投資大、占地多、工藝復雜、污染大、分子量難以控制,產品有化學殘留,難以形成功能,很難實現工業化生產,至今仍停留在實驗室;
·堿法:用化學強堿催化蛋白質的方法叫做堿法,這種方法與酸法大經相庭,結果是一樣的;
·電法:電解蛋白質的方法叫做電法,此法沒有明顯優勢,很少有人研究和使用,也未曾見到工業化生產的報道;人工嫁接法:就是精細化工生產出的氨基酸,有選擇的進行定向嫁接,這種方法基本上用機器來操作,生產量大,產出的肽無活性,生理功能不明顯;
·基因表達法:從動物的血液或組織分離提取的方法等統稱基因表達法,此方法重要用于研究生產“肽類藥物”其代表產品有:胸腺肽、胸腺五肽、干擾素、白細胞介素1、白細胞介素11、白細胞介素111、人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丙種球蛋白、腫瘤細胞壞死因子等。
·酶法:用生物酶催化蛋白質的方法稱為酶法。酶法在傳統法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和創新,適應了低碳經濟和綠色環保的要求。酶法就是用生物酶催化蛋白質獲得多肽,就是蛋白質降解,人工合成的肽。酶法較酸法、堿法、電法溫和、環保。生產工藝簡易,投資少、見效快,適宜工業化生產。酶法獲得的肽,分子量易控制、產品自身富有綠色屬性、生產出來的肽無苦味、肽分子量小(分子量大都在1000以下)、這些小分子肽不需消化直接吸收,具有動力、載體、運輸、遞質和營養功能,特別是它具有極強的活性和多樣性即重要的生物學功能。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