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色朝酗酒,天香夜染衣”---文人罵人技法的演變

      [復制鏈接]
    91
     樓主| 發表于 2010-9-7 10:06:59 | 只看該作者
    報紙上,一篇征婚啟事!

    妙齡少女,年近30,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因為出國求學,遂至耽擱婚期。今,學有所成,欲,擇求佳偶,以琴瑟為和,相伴終生-----海歸呀?對!妙齡女海龜----還是學有所成,急欲結婚的,有品位,有才情的妙齡女海龜!

    含金量,超過“鉆石王老五”----就是一“超級金鉆妙齡女王老五”!

    于是,各大學校院所,研究機構,熱情激昂,情書飛如雪片!

    “飛”可是飛了,但后文,可就沒了----也不見這女王老五和誰拍拖,更妄談結婚----沒了!

    沒了?

    沒了!

    過一會兒,這《情書大全》可就上架了----他賣上了!

    稿費?

    得,誰還好意思要稿費!

    依然是策劃成功,執行成功,運作成功,最后,還是“賺錢成功”----而且,還是吃獨食!

    怎么樣?

    這就是李宗吾所處的時代----厚顏無恥的群丑登臺獻技的時代!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2
     樓主| 發表于 2010-9-7 10:37:25 | 只看該作者
    李宗吾為什么要罵人?

    其實,他不想罵人----每個文人,每個學者,每個讀書人,會不知道“溫良恭儉讓”?

    問題是傳統,文人的傳統!

    哪個讀書人不知道《禮》?《周禮》《儀禮》《禮記》三禮中,最和讀書人,尤其是未曾得志,身列廟堂的讀書人息息相關的,就是《禮記》。

    禮記第一篇,第一段,最后四個字,就規定了讀書人的本分:“修身,立言”!

    翻譯成現代文,就是孤城所說的,“追慕先賢”和“登高一呼”!

    他李宗吾也要登高,也要“呼”。

    如果他“呼”了,會有人聽,您說,他還會這么處心積慮的編排這么深的技巧去罵人嗎?

    前面已經把那個浮躁的時代大致勾勒了一下,您諸位就想想,李宗吾如果正話正說,有人聽嗎?

    于是把“曹劉”祭出來,把“厚黑”的大旗打起來,讓人,讓壞人,讓騙子,自己找罵!

    溫良恭儉讓則茍不能立言,何妨翻臉一罵!

    這叫“不因文害義”----讀書人,文人,重的是“義”,不是“文”。

    誰說的?

    祖師爺說的,孔老二說的----他說了,后人跟著走。

    這就是“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就是這種文化認同!

    見過怕得罪人而不敢說話的“讀書人”嗎?如果有,也被祖師爺,被孔老二,老早以前,在這個讀書人出生之前,就給槍斃了!

    你活著還有什么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3
    發表于 2010-9-7 10:48: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2# 葉赫娜蘭.孤城


    插個廣告哈。。一會您繼續     ∩_∩

    點評

    好!  發表于 2010-9-7 10:52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4
     樓主| 發表于 2010-9-7 11:31:51 | 只看該作者
    李宗吾是怎樣實現他的罵人技巧的?

    還是“曹劉”----綁架曹劉,為罵人所用。

    為什么是曹劉?原因有三:

    1,群眾基礎----談曹劉,不需要過多的鋪墊。

    2,曹劉都是從社會較低層開始起家的,而得到所謂世俗社會的認為成功的資歷的----地位,權勢,金錢----這樣,更能夠在“利”字上,打動他所罵的騙子,讓他們在不知道被罵的情況下歸隊----騙子所為,不就是為了“利”嗎?曹劉,他們有!

    3,曹劉在坊間傳聞中已經被改造成比較低的,似乎可以被世俗社會可以接受的思想高度了----用這個題材,罵起來太方便了。

    就這三點,于是李宗吾綁架了曹劉,祭起“厚黑”大旗,正式開罵了!

    這就是李宗吾。

    點評

    做個記號----下面記著講從唐朝的不知廉恥到商業時代的“不害臊”的轉變,以及渣滓的得以翻起,是李宗吾罵人技法改變的內因。  發表于 2010-9-7 11:37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5
    發表于 2010-9-7 14:12:09 | 只看該作者
    真后悔,沒有認真學習李宗吾-這天下罵人的祖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
     樓主| 發表于 2010-9-7 14:31:38 | 只看該作者
    李宗吾為什么用這種方式罵人呢?

    或者,文人罵人技法,到了李宗吾這里,到了這個時代,為什么就變成這樣?

    這兒還真需要理理。

    我們堅持唯物主義,堅持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所以,關于罵人技法,我們認為,他是一個歷史的產物,就必須堅持以下分析原則:

    1,是被罵的人的變化,而不是罵人的變化,引領了罵人技法的演變。

    2,被罵的人的變化,是由于社會變遷,特別是精神層面的變遷,造成的,而不是憑空產生,空穴來風----第一,是文武分家的逐步加強,第二,是“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的文化歸屬感的加強。

    必須承認,是被罵的人引領罵人技巧

    3,被罵的人的變遷,是由“知恥為勇”到“文過飾非”到“笑貧不笑娼,不知廉恥”到“不知害臊”的。

    我們看看李宗吾罵的那種商騙,居于罵人史的那個時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7
     樓主| 發表于 2010-9-7 14:48:30 | 只看該作者
    知恥為勇---周代到秦漢----代表:晏子與楚國君臣對罵和申包胥罵伍子胥。

    文過飾非---漢朝,三國,兩晉----代表:陳琳罵曹操和諸葛亮罵王朗(補充一點,歷史上的諸葛亮罵王朗并不是陣前罵的,而是諸葛亮專門寫了一篇公開信,對著天下罵的----這樣罵,才氣派----《三國演義》寫的對陣而罵,雖然有趣,反而不夠狠毒----不過罵死沒罵死?呵呵,我沒查太多文獻,但《三國志》沒說,此處孤城暫且存疑)。

    “不知廉恥”---兩晉以后到清末---代表:李正封的“國色天香”罵貴族淫亂。

    “不害臊”---民國和民國以后,到現在。

    ----------------------------------------------------------------------

    以上是罵人技法的大致劃分,也是被罵人演變的大致劃分。

    為什么會出現被罵者從“知恥為勇”到“不害臊”的演變呢?

    原因有二:

    1,文武分家的逐步加強,造成正統讀書人的叛徒增加和文人當中部分的墮落(其實因為不符合“不因文害義”的原則,也就不再是文人)。

    2,由于“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的文化認同造成社會道德規范和個人操守的兩極分化。

    有了以上兩個原因,在社會變革時期或動蕩階段,部分市井小人結合墮落文人,跳上歷史舞臺而不知其丑,演變為政權和經濟的暴發戶,就時有發生。

    而且,這種情況也愈演愈烈,這種人也越來越無恥,以至于形成新的社會現象。

    而讀書人的本分規定了他不能沉默,面對新的惡勢力,“登高一呼”,“呼”不動了,沒人聽了,于是,就罵!

    還變著法,轉著圈的罵!

    這就是“是被罵的人,而不是罵人的人,引領了罵人技巧”的實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樓主| 發表于 2010-9-7 15:05:26 | 只看該作者
    李宗吾罵人時,是居于罵人史的那個時代?

    答曰:不害臊時代!

    確切點說,是由“不知廉恥”向“不害臊”發展的過渡階段。

    為什么會有由“不知廉恥”向“不害臊”發展的過渡呢?為什么居然到了都“不害臊”的地步呢?

    剛才說了,“在社會變革時期或動蕩階段,部分市井小人結合墮落文人,跳上歷史舞臺而不知其丑,演變為政權和經濟的暴發戶,就時有發生。而且,這種情況也愈演愈烈,這種人也越來越無恥,以至于形成新的社會現象。”----大家要知道,李宗吾的時代,恰恰是中國數千年來變化最激烈的時代----由自然經濟,向商業經濟轉變的轉型階段。

    所以,從“知恥為勇”一直到“不知廉恥”,都是逐漸的墮落,而一到了李宗吾這兒,就直接來了個“君子豹變”----直接就不要臉了。

    您看,長久的歷史發展,好人基本沒什么變化,就那樣,而壞人,挨罵的人,卻是逐步進化,越來越厲害的----孤城沒說錯吧?是挨罵的,而不是罵人的,在引領著中國罵人史的進步!

    您說,沒有挨罵的,咱中國還怎么進步?

    很顯然,不能進步----孤城為什么說要幫著被李宗吾罵的人呢?除了孤城面慈心善,就是因為孤城明白了挨罵的人對歷史的貢獻啊!

    我可比李宗吾強多了,李宗吾偷偷的罵你們,我看不下去----忒虛偽,李宗吾忒虛偽---我告密,我要給推動中國罵人史的忠臣們告密:

    “我替您看出來了,李宗吾罵的就是您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9
     樓主| 發表于 2010-9-7 15:24:19 | 只看該作者
    李宗吾罵人,我,孤城,葉赫娜蘭.孤城,就罵你,就罵李宗吾!

    有你這么罵人的嗎?

    別人都是把挨罵的找出來罵,都點到為止,就是摔,也要先舉起來再摔,到了李正封,也不過就是諷刺,你倒好,你自己嫌累,把大旗一樹,說“臉皮厚,心眼黑”,就有一堆兒人,跑著跳著過來了,還喊著“是我,是我”,唯恐落后!

    忒陰毒,不是一般的陰毒---你把我們讀書人的技巧都使絕了----你出名了,你高興了,后人還怎么創新?

    可惡!忒可惡!

    你看看,你看看,人家李敖,對,還有人家柏楊,就老實多了,人家張嘴就罵!

    李敖說得好:“潑婦罵街怎么了,潑婦罵街也是一種修辭,也需要學!”

    多好,人家多謙虛,多好學?不比你李宗吾強?人家就老老實實的用“潑婦罵街式”。

    為什么呢?后來又發生了什么事,什么變化,把罵人技巧變得反而返璞歸真,如此簡潔了呢?別忙,咱得慢慢談起----先在李宗吾的第二次罵人,也即,他死后,還能罵人----談起。

    咱得尊重實踐次序不是?都是文化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0
     樓主| 發表于 2010-9-7 15:33:43 | 只看該作者
    別吹了,死人,死了,還能罵人?

    是,不能。

    孔子死了不能罵人,申包胥死了不能罵人,諸葛亮死了,也不能罵人,為什么?

    因為他們不是李宗吾。

    李宗吾,他就是死了,也能罵人----您說他可惡不可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23:3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康县| 弥渡县| 宽甸| 农安县| 新乐市| 兴国县| 鄂尔多斯市| 宽城| 高邮市| 奉新县| 虹口区| 油尖旺区| 临海市| 辉南县| 连平县| 东光县| 安国市| 沁阳市| 沙河市| 邵武市| 镇原县| 本溪市| 广德县| 新津县| 沂水县| 阿克苏市| 南城县| 页游| 当雄县| 钦州市| 巨鹿县| 闽侯县| 霍林郭勒市| 出国| 安福县| 上林县| 瑞昌市| 玉林市| 广南县| 赤峰市|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