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運營高效的現代化牛場,除了要有優良奶牛品種、科學的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治,還需要對奶牛場進行科學的規劃設計。作為規模化奶牛場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牛場布局在前期的規劃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奶牛場一般分為生活管理區、生產區、輔助生產區、糞污處理區。四個區的規劃是否合理,各區建筑物布局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奶牛場的勞動生產效率。
一、 生產區
主要包括各類奶牛舍、配套運動場、擠奶廳等,是奶牛場的核心,要能控制場外人員和車輛,使之不能直接進入生產區,要保證安全、安靜。各牛舍之間要保持適當距離,布局整齊,以便防疫和防火。牛舍與道路要滿足機械的運行。
二、 輔助生產區
包括青貯窯、干草棚、精料庫等、供電、供水、機械維修等。一般都建在地勢較高的地方生產區和輔助生產區要有明顯的區分和隔離,防止運送飼料車輛和人員穿行生產區。
三、 生活管理區
辦公室、宿舍、食堂等,辦公區要和生產區嚴格分開,生活管理區內的設施要完善,保證工人的正常生活。人員進入生產區要經過消毒更衣室。 進入場區大門口要設立門衛傳達室,消毒更衣室和消毒池,主大門的側門應設行人消毒池,消毒室中安裝紫外線燈消毒設施,一定要保證出入養殖區的人員和車輛必須經消毒室或消毒池進行消毒。
四、 糞污處理區
包括病牛隔離區和污糞處理區。污糞處理區是應該尤為重視的,牛的糞便和尿液有一定的腐蝕性,所到之處草木皆死,一定要經過處理才能用于田間地頭。污糞處理有幾種方案,利用糞污制作沼氣,堆肥發酵后制作有機肥。
以上是幾個區的簡單介紹,區域的劃分和規劃還要考慮地形、地貌,進場區道路的位置,常年風向,雨水排放,以便合理布局安排。根據我公司常年的規劃經驗,還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為奶牛創造舒適的環境。
2.要符合生產工藝要求。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和畜牧獸醫技術措施的實施,奶牛生產工藝、牛群的結構和周轉方式,運送草料、飼喂、飲水、清糞等,也包括測量、稱重、配種、奶牛疾病的防治、生產護理等技術措施。修建奶牛舍必須與本場生產工藝相結合。否則,必將給生產造成不便,運行成本高,甚至使生產無法進行。
3.嚴格衛生防疫,防止疫病傳播 流行性疫病對奶牛場會形成威脅,造成經濟損失。通過修建規范牛舍,為家畜創造適宜環境,將會防止或減少疫病發生。此外,修建畜舍時還應特別注意衛生要求,以利于獸醫防疫制度的執行。要根據防疫要求合理進行場地規劃和建筑物布局,確定畜舍的朝向和間距,設置消毒設施,合理安置污物處理設施等。
4.要做到經濟合理,技術可行。在滿足以上三項要求的前提下,畜舍修建還應盡量降低工程造價和設備投資,以降低生產成本,加快資金周轉。因此,畜舍修建要盡量利用自然界的有利條件(如自然通風,自然光照等),盡量就地取材,采用當地建筑施工習慣,適當減少附屬用房面積。畜舍設計方案必須通過施工能夠實現的,否則,方案再好而施工技術上不可行,也只能是空想的設計。
5 采用標準科學。國家頒發的建筑設計法規及定額等;建設單位所在地的地方標準《奶牛場建設技術規范》;符合國家和地方環保執行標準。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