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170|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混感有規(guī)律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0-8-19 18:00: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混感有規(guī)律
         
      由于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苗免疫措施及各項綜合防控措施的廣泛實施,使得其發(fā)病率大大降低,與2006年發(fā)病之初相比,發(fā)生了一些新變化,具體如下。
      一、臨床癥狀和剖檢病變呈現(xiàn)非典型化
      由于該病的臨床特征和剖檢變化呈現(xiàn)非典型化,使得其臨床診斷難度增加,單純用肉眼很難進行診斷,一般必須結合實驗室診斷(RT-PCR、病毒分離鑒定等)才可確診。與2006年、2007年上半年發(fā)生的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病豬體溫相比,當前發(fā)病豬的體溫升高幅度也相對較低,一般在4l℃以下;剖檢時內臟器官損傷和出血程度有所下降,病變組織器官主要為肺臟、腎臟、扁桃體、淋巴結等,其他組織器官的損傷和病變程度較低。
      二、混合或繼發(fā)感染加劇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發(fā)生時,與其他病毒病和細菌性疾病的混合或繼發(fā)感染加劇,特別是與細菌病的混合或繼發(fā)感染病例增多,且發(fā)生混感是加快病豬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獸醫(yī)臨床上,豬藍耳病與豬圓環(huán)病毒2型、豬偽狂犬、豬瘟共同感染的比例有所升高。
      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一些養(yǎng)殖場因豬藍耳病的隱性、持續(xù)性感染或使用豬藍耳病活疫苗不當等原因造成豬體免疫抑制,從而導致豬群其他疫苗(豬偽狂犬、豬瘟等)免疫失敗。在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和細菌性疾病的混合或繼發(fā)感染病例中,與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副豬嗜血桿菌、附紅細胞體、弓形體、豬鏈球菌、子豬黃白痢等細菌性疾病的混合感染病例較多。
      目前豬場的混合感染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冬春季節(jié)多與副豬嗜血桿菌、胸膜肺炎放線桿菌、肺炎支原體、大腸桿菌等混合感染;夏季與弓形蟲、附紅細胞體的混合或繼發(fā)感染為主。這就提示,在臨床上治療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感染時,用藥要有一定的針對性,日常藥物保健要加強對細菌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并要注意加強豬場的飼養(yǎng)管理,建立豬場生物安全體系,做好豬場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和消毒工作,并篩選出敏感藥物。
      三、發(fā)病豬死亡率明顯降低治療效果較以前好
      經實踐研究表明,只要能夠對發(fā)病豬場堅持加強飼養(yǎng)管理、衛(wèi)生消毒,并使用合適的藥物控制繼發(fā)感染等科學防控措施,發(fā)生高致病性藍耳病的豬場平均死亡率一般會控制在30%以下;發(fā)病豬和死亡豬也多為乳豬和保育豬,成年豬較少發(fā)病死亡。
      四、發(fā)病時間不分季節(jié)性
      該病的發(fā)生不再只限于當初的高溫、高濕季節(jié),而是全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其發(fā)生和流行多呈現(xiàn)散發(fā)、點發(fā)特點和地方性流行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zhoushun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0-8-28 14:44:36 | 只看該作者
    不敢茍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fā)表于 2010-8-28 15:16:53 | 只看該作者
    有些情況確實如樓主是的一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fā)表于 2010-8-28 15:31:58 | 只看該作者
    地方流行,乳豬和保育豬死亡率高,這兩點還是可信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09:3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鲁特旗| 临颍县| 阳新县| 临夏市| 阿拉尔市| 万盛区| 乌什县| 新建县| 郸城县| 霍林郭勒市| 喀喇沁旗| 林甸县| 德安县| 江安县| 徐汇区| 潍坊市| 芦山县| 台前县| 鲁甸县| 巩留县| 尤溪县| 红安县| 建平县| 黎川县| 铜鼓县| 安乡县| 大关县| 普定县| 垫江县| 呼玛县| 合作市| 霍邱县| 柞水县| 双城市| 犍为县| 长泰县| 余干县| 泊头市| 南皮县| 延安市| 托克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