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5733|回復: 1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規模化奶牛場設計中牛群結構的劃分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8-18 08:33: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規模化奶牛場的規劃設計首先是選址,然后根據選址面積確定奶牛飼養規模。在確定飼養規模后,按照牛群結構各類牛只比例,確定牛舍建筑數量和面積。當前我國奶牛業正處于發展中,奶牛場規劃設計缺少統一的行業標準,有些設計單位又缺少牛場工作實踐,一個規模化奶牛場建設投資數千萬人名幣,應盡量減少設計建設失誤帶來的損失。
      1、 牛群結構劃分
      我國奶牛場基本以自繁自養為主,奶牛場飼養的有不同生理階段、不同年齡的奶牛,專業以經營后備牛飼養的在國內尚未形成,談到奶牛場飼養規模通常指混合牛群飼養數量,其中包括:成母牛、犢牛、后備牛。成母牛中包括:泌乳牛、干奶牛、圍產期牛。泌乳牛又分為:泌乳初期牛、泌乳中期牛、泌乳后期牛。除此以外有的奶牛場將初產奶牛集中飼養,單獨組建牛舍。圍產期牛也可分為:圍產前期牛和圍產后期牛。犢牛:由出生到6月齡小母牛統稱犢牛,具體又可分為哺乳犢牛、斷奶犢牛、犢牛。后備牛是育成牛、青年牛的通稱,7-18月齡稱為育成牛,為了方便管理、可根據設計飼養規模,按出生月齡分別將相近的3個月齡牛為一個群體飼養,我們將其分為小育成牛和大育成牛兩個群體,7-12月齡為小育成牛,13-17月齡為大育成牛。18月齡以上至分娩的奶牛為青年牛,青年牛也可分為初妊牛和重胎牛兩群體。
      2、 牛群結構與飼養工藝
      現代規模化奶牛飼養工藝強調分群飼養和群體管理,以便更好地實現現代飼養工藝和機械化。首先是落實TMR技術和奶牛飼養標準,同時也方便機械擠奶以及對牛群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哺乳期犢牛要求個體單獨飼養,避免哺乳時爭搶的應激和相互吸吮現象。哺乳期一般為45-60天為宜。犢牛去角是一項很重要的馴化工作,免去今后奶牛分群過程中,牛只爭斗所造成相互傷害。
      斷奶過渡期是指斷奶后至4月齡以前這一階段,強調飼喂優質粗飼料和營養濃度高的精料,一般不飼喂發酵飼料和多汁青飼料,并采取小群飼養。
      育成牛飼養特點是以粗飼料為主(占日糧干物質75%),控制能量飼料的含量和低質粗飼料的用量。為方便管理,將達到和接近配種月齡育成牛集中一起,便于發情觀察及配種。
      大育成牛、青年牛一經檢查確定妊娠,集中在一個群體飼養。懷孕初期和后期也要分開飼養,便于觀察
      泌乳牛:有條件牛場可將一胎牛集中管理,因為一胎牛還處于生長發育階段,需特別關照;按泌乳階段劃分牛群還要綜合奶牛產奶量情況。
      干奶牛不僅是不再擠奶,日糧變化也顯著區別于泌乳牛,所以要集中一個群體飼養。
      圍產期是指奶牛產前兩周和產后兩周,是奶牛特殊生理階段,在這階段奶牛生理、內分泌狀態劇烈起伏變化,也是奶牛飼養管理的重要環節,調整好奶牛日糧和瘤胃功能,為今后產奶奠定基礎。
      總體上講牛群結構的劃分,取決于長期對眾多奶牛場生產管理的觀察和數據收集,同時根據常年奶牛周轉變化的集累,通常要求奶牛場年總受胎率為88-90%。
      年實際繁殖率為80-86%,母犢繁殖成活率為40-44%,后備牛投產月齡為24-26月。
      長期經驗所得奶牛場牛群結構的劃分如下:
      牛群
      %
      成母牛
      泌乳牛
      48
      干奶牛
      8
      圍產牛(產后)
      4
      產欄
      犢牛
      哺乳犢牛
      4
      斷奶犢牛
      4
      犢牛
      4
      后備牛
      小育成牛
      10
      大育成牛
      10
      青年牛
      10
      以上牛群結構劃分只是一個基礎數據,在實際應用中是可以相互調配使用的。
      3、 影響牛群結構變化的因素
      實際生產中牛群結構比例是動態的,受季節、產奶量變化、繁殖率、成活率、更新率、淘汰率影響。
      繁殖率:一個生產管理較好的奶牛場,繁殖率不應低于86%,母犢繁殖成活占繁殖數量的40-45%,(一般公犢多于母犢加上異性雙胎,分娩過程胎兒死亡)如繁殖率低于86%,加上分娩過程母犢死亡等因素,會影響后備牛數量和比例。
      成活率:犢牛成活率應達到95%,較大規模奶牛場,由于犢牛相對集中、飼養密度大等環境因素,影響犢牛成活率,也將影響后備牛數量和比例。
      更新率:正常奶牛場每年更新率約占成母牛數量的28%左右,影響更新率除了上述繁殖率、成活率以外,后備牛投產月齡也是一項重要因素。后備牛培育工作已被引起重視,后備牛發育狀態不僅影響到配種月齡,更重要會影響到投產后終身產奶量的發揮。更新率高出現成母牛數量和比例高。
      投產月齡:目前有些奶牛養殖提倡早期配種,這樣可以縮短培育時間和培育費用,本人提倡把配種月齡和發育結合起來,15月齡、體重380kg為配種最佳時機,投產月齡平均控制在25個月以內。延長投產月齡會影響加大后備牛占牛群中比例。
      淘汰率:奶牛的淘汰有以下幾種原因,首先是因疾病奶牛喪失治療和飼養價值,屬于被迫淘汰。其次是有選擇淘汰牛群眾劣等牛,是通過對奶牛生產數據的收集、分析,屬于主動性淘汰。牛群中被迫性淘汰多了,屬于主動性淘汰就會減少,牛群整體素質的提高就會減慢,不從根本上改變和提高飼養管理狀況,而過于強調劣等奶牛淘汰,牛群數量就會不斷減少,奶牛淘汰數量要取決于奶牛更新數量。
      牛群結構和各類奶牛在牛群中的比例是動態的平衡,經常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擾,特別是我國南北氣候、溫度相差較大,還有季節因素的影響都要加以考慮,在規劃設計上要制定相應的措施。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9 收起 理由
    nety + 19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8-18 08:43:07 | 只看該作者
    謝謝LZ分享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30 收起 理由
    system + 30 該貼得到樓主的二次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10-8-18 09:24:06 | 只看該作者
    資源共享相互幫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0-8-21 01:46:02 | 只看該作者
    多謝專家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于 2010-8-21 07:24:37 | 只看該作者
    資源共享相互幫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0-8-31 09:15:15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資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于 2010-8-31 11:50:49 | 只看該作者
    資源共享相互幫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10-10-2 10:25:02 | 只看該作者
    不錯值得學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10-10-3 19:19:13 | 只看該作者
    這個可以給牧場的管理者提供一個大的方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于 2010-10-3 20:31:55 | 只看該作者
    值的學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11:3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原县| 云和县| 富阳市| 和平县| 包头市| 宣城市| 宝兴县| 馆陶县| 五莲县| 墨竹工卡县| 潢川县| 贵州省| 武城县| 东丽区| 宣恩县| 清徐县| 江孜县| 普洱| 龙川县| 教育| 孙吴县| 新干县| 茂名市| 郧西县| 松潘县| 焦作市| 尼木县| 安陆市| 农安县| 枣阳市| 新巴尔虎右旗| 广安市| 时尚| 阿拉善盟| 巩留县| 青阳县| 阿尔山市| 天水市| 禄劝| 比如县| 潼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