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和訊財網邀請中國知名學者討論“農產品價格暴漲背后”,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鄭風田對此發表觀點,認為國內農產品價格尚未出現整體上漲,下半年糧價上漲壓力大。
鄭風田認為這次農產品價格暴漲打擊的面太大,實際上可能大部分農產品基本都沒漲或者漲得很少,比如小麥、大米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是比較大的,現在跳來跳去的是小品種,它們漲就說我們整體農產品價格漲可能不太合適。所以整體判斷我們農產品價格還不是暴漲的,該漲的沒有漲,不該漲的漲了一點。
其將農產品價格上漲排序如下:1、農產品價格上漲是因為供應結構造成的,為什么目前很多農產品價格要上漲?2、宏觀經濟背景,通脹的壓力。3、游資也起一定作用。4、氣候的原因。5、供需的問題。
第一,農產品價格上漲是供應結構造成的。我們國家種糧食的收入和做其它行業的收入差距已經到達了驚人的地步。北京四環一畝地建商品房賺的錢和一畝地里種小麥賺的錢要差30多萬倍。北京一畝地金山銀山。現在農民種小麥賺錢是什么樣的概念呢?一畝地能賺200、300元就不錯了,農民一個人兩三畝地。我們算個賬,農民在家一年種地的收入還不如打工的收入。還有種糧食和種蔬菜(非農產品)價格差距非常大。
去年金融危機農民回家都不種糧食了,就什么賺錢種什么,比如賺錢的養殖業、種植業。這幾年房價上漲,耕地價格也上漲,相對種糧食的收入里比較的成本也大幅度提高,這幾個背景下,我們國家農產品價格本來吃的東西是最重要的東西,現在變成最不值錢的東西。因為我們國家農產品價格不能與歐美比,要和日韓比,因為都是小農,平均一畝地里的一家耕地很少。
第二,過去農產品價格一直想漲,但國家一直壓著不讓漲,這樣的背景下,國家整體通脹巨大的壓力之后,農產品遲早要漲一漲。但因為農產品是一個基礎性的產品,大家老說農業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而這個基礎也正好承擔這種巨大的壓力,就怕農產品價格一漲,整個國家通貨膨脹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這是大的通貨背景下農產品上漲。
第三,游資。原來股票里游資轉了一筆,現在股票不行了,房地產又受打壓,大家就找機會,可能覺得農產品價格低,最具有增長前景的,所以很多資本開始進入到農產品去,當然,原來已經炒慣了,部分資本進入農產品會炒作。
第四,實際上整個國家氣候的影響,該下雨的不下于,不該下雨的狂下雨,雖然這樣的氣候對我們國家糧食產量影響比較小,但放出一個信號,使炒作者趁這個信號干預市場。大家學經濟學都知道價格整體應該由供求關系決定的,我放在最后一位,這是農產品價格上漲最不重要的因素。這是我對這次上漲的一個分析。
國際小麥價格上漲會不會傳導到國內?其認為整個下半年整個糧食價格上漲的壓力是特別大的。因為各種各樣的氣候原因。但08年全球糧食價格漲得那么厲害,中國摁住價格不讓它漲也摁住了,未來國際農產品價格上漲會不會傳導到國內與決策層有關系,摁住就漲不起來。今年最大的不確定性是中糧,中糧是我們國家進出口小麥的壟斷公司,今年還得到了收儲小麥的權利,這樣一種背景增加了國際糧食上漲傳導到中國的風險。
08年大米價格一漲,印度、越南大米出口國根據本國評估之后認為應該暫停出口,全球糧食價格上漲,如果讓本國糧食出口會對本國消費者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國家也應該進行評估,看目前國際市場情況下,中國要不要進行緊急剎車。我們一般從供需平衡來說,我們國家小麥供需差不多。
轉自:博亞和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