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國家有關部門對東北臨儲玉米競價交易細則又一次進行修改,要求購買企業提供日加工飼料生產能力和玉米日需求量情況,養殖企業還需提供飼養家畜、家禽的數量及玉米日需求量情況。受此影響,近兩周的國儲玉米拍賣成交情況較7月下旬明顯回落。不過,近來市場上關于國儲拍賣的傳聞再度出現,且對玉米價格而言,這些均可構成利好。具體分析如下:
一、政策壓力之下,東北地區國儲玉米拍賣成交依然“價穩量升”
在近期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關注糧食市場,持續加強市場調控的背景下,8月10日東北地區國家臨時存儲(含中央儲備)玉米的競價銷售交易結果延續了上周的基調,本周成交價格1676元/噸,與上周基本持平;不過,本周國儲拍賣成交量隨著參與主體數量的增加而明顯回升。
二、市場傳聞再度出現,國儲玉米拍賣持續時間引人關注
8月3日,國家臨儲玉米競價交易細則又一次修改,要求對購買企業的資格重新審核。同時同一買受人每次購買玉米的數量不得超過本企業一個月(30天)的用量(即玉米日需求量乘以30天),一個月累計購買的數量不得超過兩個月(60天)的加工用量,自2010年5月18日起累計購買數量不得超過企業120天加工用量等規則。這一細則的修改是為了避免中間環節過多囤糧。此外,近來有市場傳聞稱(尚未證實),為保證國內玉米庫存水平的安全,國家或將考慮暫停玉米的政策性拍賣。由于目前國儲玉米已成為市場上最大的糧源供應主體,倘若拍賣活動暫停,且今年新玉米上市時間可能推遲,屆時必然將推動國內大部地區玉米價格的大幅上漲。
三、玉米市場利多因素依然占據主導,價格或延續升勢
就目前國內玉米市場的實際情況而言,利多因素依然較多。雖然眼下國家對糧食市場的監控力度仍是有增無減,但考慮到當前我國飼料養殖和深加工行業對玉米的需求依然旺盛、國儲與社會玉米庫存均呈不斷下降的趨勢,且進口玉米成本重回2000元/噸的價格水平,加上近期東北部分玉米產區持續遭遇暴雨侵襲,天氣因素再度成為市場炒作的因素。此外,今年國儲玉米不斷輪出,庫存水平已明顯下降,今年秋糧上市后,中儲糧必然存在補庫需求,這也繼續增強了市場對后期玉米價格看好的信心。
綜上所述,自今年4月份開始,國家針對玉米市場的政策性拍賣就始終未曾停止,雖然目前對市場的調控已經取得成效。不過,由于國儲玉米大量輪出,國家手中所掌控的糧源數量不斷下降,后期拍賣的持續性也就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熱點,畢竟目前國儲玉米已成為市場流通糧源供應的主要渠道之一。從我國玉米市場的供需基本面來看,在今年新糧批量上市前,其價格仍存在一定的上行空間。近期國儲玉米拍賣動態更是值得市場給予高度關注。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