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當記者走進上虞市內外聞名的養豬專業村時,意外地發現道路上看不到星星點點的豬糞,卻滿眼都是碧綠的葡萄棚架,空氣中聞到的是葡萄成熟的誘人香味。
上虞章鎮鎮龍江村位于風光秀麗的曹娥江邊,是上虞市內外聞名的養豬專業村。昨天,當記者走進這個村莊時,意外地發現道路上看不到星星點點的豬糞,卻滿眼都是碧綠的葡萄棚架,空氣中聞到的是葡萄成熟的誘人香味。
村文書鄭國偉給記者揭秘道:整個村莊今年已經沒有一只豬散養在農戶家中,而是全部搬入了綠意盎然的葡萄棚下,560戶農家,家家種植葡萄,一共種了1500畝,棚下養豬,豬糞又是很好的有機肥,有的農戶還把豬糞收進沼氣池,沼氣渣進地。如此一來,僅葡萄一項,每年能給全村農戶帶來700多萬元的銷售收入。現在養豬專業村成為遠近聞名的葡萄種植專業村,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高度統一。
農戶鄭國堯指著葡萄棚里的豬舍告訴記者,自家現有10頭母豬,原來養在家中,豬住前半間,人住后半間。鄭妻說,那時人畜混居,臭不堪言,客人來了,腳都踩不下。“現在不一樣了,葡萄棚下的豬舍整潔明亮,豬糞尿都可以直接作為4畝多的葡萄種植的有機肥,家里衛生了,村莊的環境也改善了。”
村民們說,村里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豬,多的幾十頭幾百頭,少的兩三頭,之前全村3000多頭豬和人擠在一起,“人豬混居”的養殖方式嚴重影響了村民生活質量,也與新農村建設的潮流相悖。2005年,按照“人畜分離、集中飼養、養殖進棚”的發展思路,村干部動員村民們將豬舍從家中遷出來時很多人還不愿意,直到村干部們磨破了嘴皮,才有幾戶愿意這么做。現在,生態養殖已經成了村民們的自覺行為。“樹綠、花香、水清、村美。環境好了,還能讓人受益。這種事情我們都會支持。”生態循環農業的理念已經為村民所接受并為村民帶來了更高的收益。
養殖大戶吳苗均告訴記者,因為生態飼養,豬的品質和價格也大大提升。養出的肉豬銷往寧波等地,每公斤能比市場價高出2至4角錢,豬崽每公斤能賣高4至8角。2007年創立的龍江家豬合作社農戶也由當初的9戶迅速增至現在的100戶,合作社每年毛豬銷售達200多萬元。“明年,我們打算葡萄棚下放養生態雞哩。”
來源: 紹興晚報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