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72978|回復: 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信息] 關于奶牛養殖的利潤我看了兩篇文章,大家看看這文章說的對嗎?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8-8 05:57: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十頭奶牛養殖場的效益分析

      當前飼養奶牛是廣大農民增收致富的一條理想門路。但作為一般農戶,養殖奶牛以多大規模合適、效益又比較高呢?通過我們對部分奶牛養殖戶的調查分析,得出這樣的結論:專業養奶牛的夫妻場,以存欄5頭~10頭奶牛為宜。這樣,可既不耽誤農活,又能保證小康生活水準。下面,我們以存欄10頭奶牛為例,來分析一下專業奶牛戶的經濟效益情況。

      在飼養條件正常、產奶正常、沒有重大疫病的情況下,按一頭成年奶牛年產鮮奶5噸來計算,一頭成年奶牛的年凈利為3000元~6000元,10頭奶牛場則為5萬元。以一頭奶牛為例,其年利潤的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年飼養成本 6030元/頭。

      飼料成本3500元。包括:(1)青貯飼料6噸,按當地市場價100元/噸計算,需資金600元;(2)干草1噸,按200元/噸計算,需資金200元;(3)秸稈2噸,按50元/噸計算,需資金100元;(4)根塊類飼料1噸,按200元/噸計算,需資金200元;(5)精飼料2噸,按1200元/噸計算,需資金2400元。

      飼養成本530元(不計人員工資)。

     ?。?)水電費:每頭牛每年按40元計算;(2)配種費:每頭牛每年按150元計算;(3)防疫費:每頭牛每年按40元計算;(4)治療費:每頭牛每年按300元計算。

      奶牛自身折舊按1頭奶牛價值1萬元,使用期限5年,每年奶牛折舊為2000元。

      年總收入

      生公犢時的年收入9200元/頭;

      1.鮮奶收入:年產鮮奶5噸,按1800元/噸計算,收入9000元。

      2.公犢牛收入:年產公犢牛出生價為200元。

      生母犢時的年收入13000元/頭。

      1.鮮奶收入:年產鮮奶5噸,按1800元/噸計算,收入9000元。

      2.母犢牛收入:4000元。

      年凈收入

      1.產公犢時年效益:年收入-年飼養成本=9200元-6030元=3170元。

      2.產母犢時年效益:年收入-年飼養成本=13000元-6030元=6970元。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飼養一頭成年奶牛的年純利在3000元~6000元。10頭規模奶牛場,按年產公母犢牛各一半,則養殖場年純收入為5萬元。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崔若偉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10-8-8 05:59:34 | 只看該作者
    2,

    常增群--奶牛實現高利潤

    常增群的奶牛場在當前來講也許是個個例,但卻讓我們明曉了這樣一個事理:只要產奶量上去了,奶農就有的錢可賺了
        一個存欄只有五十多頭奶牛的飼養場,既沒引進TMR飼喂技術,也未進行過DHI(奶牛生產性能測定),單憑著當地玉米秸稈和自配的飼料以及自己的一套飼養管理經驗就能讓奶牛的單產水平連續多年保持在8噸以上。面對著飼料價格的不斷上揚,大部分奶農在為自己的奶牛場賺不到幾個錢兒而長吁短嘆、捶胸頓足之時,這家飼養場的主人卻聲稱他養的成母牛每頭利潤仍保持在5000元以上。若不是親臨現場采訪,記者怎么也想不到,這些在澳大利亞、新西蘭、以色列等奶業相對發達的國家才能達到的生產水平居然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著這樣的范例。

        這是一家毫不起眼的小規模飼養場,位于燕趙腹地——河北省邢臺市柏鄉縣固城店鎮西黃村,牛場的主人名叫常增群,今年五十一歲,中等身材,一個在奶牛養殖行業已摸爬滾打了十五六個春秋的硬漢子。2007年6月中旬,正值麥收時節,記者前去采訪了他。

    剛到牛場,記者看不到這里與其他的地方有啥區別。倒是因為地方比較狹小,奶牛的活動場地略顯擁擠了一些。讓記者稍感到有些與眾不同的是,這里的奶牛不論大小個個顯得十分健壯,毛色光亮,體態勻稱,牛舍內除了彌漫著一股從飼槽里傳來的青貯料的酒香味以外,似乎聞不到一點點的異味。牛床被工人們沖洗得異常的潔凈。

        我們的談話是從常增群的養牛經歷開始的。據其介紹,他是從1991年開始涉足這一行業的,當時因為河北的奶牛數量還不太多,他選擇了到山西太原一帶進牛。他說,當時為了挑幾頭比較中意的奶牛,他可在山西沒少轉悠。也正是憑著這股子韌勁和執著,才為他日后的發展帶來滾滾財源。那一年,他總共引進了四頭奶牛,可自此以后,再也沒有從外頭買過一頭牛,現在牛場里的50多頭奶牛,全是依靠人工授精技術(冷凍精液都是從省里或北京等地方購買的),自繁自養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這些年究竟是怎么走過來的,只有常增群心里最清楚。剛開初的時候,他是騎著自行車將奶送到20多公里之外的寧晉縣去,再后來才開著三馬子往那里去交奶,而今自己的牛場有了一定的規模,再加上信譽高,奶質也好,每天都是寧晉一奶站來車來人到自己的牛場來收奶。

        “我看到很多的報道,都說現在養一頭奶牛一年才掙1000多塊錢,可我這牛場,連續多年了,每頭奶牛的利潤都在5000塊以上?!边@話咋聽起來,難免讓人生疑:一個總共加起來才有50多頭牛的小奶牛戶,既沒有先進的生產設備,也不象一些規模奶牛場那樣,有專業的配方師和獸醫師,憑什么就敢斷言比其他的牛場高出那么多的利潤?“你不會是自我吹噓、另有他圖吧?”記者半開玩笑地問道。

        “你算算賬就知道了。我比較了一下,我的奶牛場之所以能夠比一般的牛場效益高,主要還是因為奶牛的產奶量高,可別忘了,我們國家的奶牛平均單產僅有3700公斤,好一點的牛場達到了5000公斤左右??晌业呐龀赡概R粋€產奶期下來,平均每頭產奶量在8噸以上,”常增群一邊說著一邊拿出這幾年的奶牛產奶記錄,“就按一般牛場一頭奶牛單產5000公斤來計算的話,目前他們的利潤也就在1500元左右,而我這里一頭奶牛就比這些牛場多產了3000公斤奶,這些奶毛利潤就接近5000塊錢了。”常增群說的并不假,記者曾于今年的3~4月份對河北鹿泉和行唐兩個奶牛養殖大縣進行了調查,從中了解到,目前一般的奶牛產奶量都在5000公斤,而養殖利潤基本上保持在1500元左右(詳見本刊第7期記者調查文章《“利高”無望,奶農該不該割愛賣?!罚6S多奶農的基本做法是,在給成母牛進行補料時,奶牛的基礎料為2.5公斤,然后按照每產3公斤奶加一公斤精料的辦法進行補喂精料。按此推算,常增群的牛場比一般的牛場多產了3000公斤奶,就需要增加1噸的飼料喂量(青貯料在此忽略不計),按目前的奶牛精料補充料的市場價格1.6元/公斤計算,那么需要支付飼料的費用為1600元,而3噸奶的收入是4980元,除去飼料的費用,可獲得3380元的收益,再加上一般的單產水平在5噸左右的奶牛場每頭奶牛的利潤已在1500元左右,那么,常增群的奶牛場每頭成母牛利潤已經接近5000元。實際上,常增群不論是在飼料成本方面還是在疾病防控方面都比一般牛場要節省許多的費用,因此他說利潤收益為5000元一點也不為過?!爸灰膛5漠a奶量上來了,想不賺錢都挺難?!彼麑Υ松钚挪灰伞?br />
        常增群說,他養奶牛并沒有什么特殊的訣竅,之所以能產生這么高的效益,一是沾了奶牛品種比較好的光;二是自己在關鍵時刻舍的投入;第三則是在管理上非常細心,絲毫沒有馬虎過。譬如,在人工授精方面,每次采購來的精液都是上上乘的,在系譜檔案管理方面也做的非常仔細和到位,從未出現過近親繁殖??吹讲贿m合作乳用的,他就毫不猶豫地淘汰掉,即便行情好的時候,也堅持這么做。在購買飼料原料時,也是精挑細選,即使出高價,也絕不買那種吃不準的飼料。不管飼料價格漲到什么程度,他從沒動過靠調整配方來降低成本的念頭。奶牛每天吃多少粗飼料、多少精料,在飼槽里攪拌的均勻不均勻,水分高了還是低了,什么時間添水,什么時間喂料,什么時間清糞、消毒等等,這些都裝在了他的腦子里。越是關鍵的環節,他越是要特別注意把握其中的分寸,拿拌料的水分含量來講,水分高了,奶牛所吃的草料再多也達不到營養需要,而水分過低的話,則影響奶牛的采食量,同樣不能滿足奶牛的營養需要,所以在拌料時,他始終要求工人把水分控制在70%左右。“有的奶農只對高產牛細心照料,關愛有加,認為它是‘大功臣’,而對那些處于干奶期的奶牛卻過于苛刻,舍不得喂給它們精料,而實際上,奶牛在產前產后這個階段尤為關鍵,你在飼料和營養上滿足不了它,不好好地‘服侍’它,它就會鬧毛病,借此來對你表示‘抗議’!”

        在與常老板的談話中,記者發現,這里面還有許多的細節問題是其他的牛場沒有注意到的。比如,他在每年的秋季就將全年的玉米都儲備齊了,因為他知道,一般在過了春節以后,玉米的價格肯定要上漲。拿當前來說,現在玉米的市場價格在1.6元/公斤左右,而他所使用的玉米還是去年秋季收購的,這樣每公斤玉米的價格就相差了兩三毛錢,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再比如,一般奶牛在7、8、9三個月產奶量最低,那么在給牛進行輸精時就要考慮到這些因素,盡量避開讓奶牛在這三個月里產犢。由于飼喂的比較精心,常增群說他養的奶牛很少鬧病,拿奶牛乳房炎來講,在一般的奶牛場算是再普通不過的疾病了,可他的奶牛場卻很少有發病的,蹄病、瘤胃酸中毒等更是難以見到。這不僅為他減少了許多在治療方面的開銷,也避免了奶牛因疾病原因導致的產奶量忽高忽低,奶質也有了保障,不至于被奶站拒收而倒掉。

        常增群認為,作為奶農,要把心態放端正才行,決不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這些年來,奶牛養殖可真是熱過了頭,有些地方的政府官員,不管客觀條件允許不允許,就極力號召當地老百姓養牛,結果是奶牛倒是成批地進來了,可后續工作卻跟不上,引進了許多的劣質牛不說,即便是在日常的飼養管理方面,又有多少奶農真正的懂行?更可悲的是,有些奶牛戶,好大喜功,趕上行情好時,賺了點兒錢,就開始盲目地搞擴張,上規模,上檔次,甚至于向銀行借貸也要把奶牛場規模搞上去,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不注重挖掘內部潛力。許多牛場之所以效益不好,其實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過于注重外表而把其中的利潤給吃掉了。

    常增群說,他平時非常喜歡讀書看報,里面有許多的技術和市場信息對他的奶牛場幫助很大,再加上他從骨子里就特別喜愛奶牛,所以他才把牛場管理的比一般牛場要好。過段時間,他還計劃寫幾篇文章,其中有一篇名字都已經起好了,就叫《秸稈養奶牛,實現686》,其核心內容就是,依靠當地豐富的秸稈資源發展奶牛事業,實現奶牛終生產6胎,單產超8噸,每頭奶牛的年利潤能夠突破6000元。

        “我這個人做事一向很低調,但看到現在有這么多的奶牛養殖戶都為賺不到錢而犯愁,我就想通過你們,把我的經驗介紹給同行們,讓他們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只要勤于管理、多動腦筋,苦心經營,你的奶牛場就一定大有希望。別說是單產8噸,就是達到10噸,也不是沒可能。外國人能做到的,咱為啥就不能做到?”說這話時,記者看的出來,在常增群溫和的外表下明顯地暗藏著一種不服輸的勁頭。(特別提示:本文主人公的一些觀點和做法僅作參考)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50 收起 理由
    牛郎阿飛 + 50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10-8-8 06:23:14 | 只看該作者
    這篇文章是相反的,怎么算都不掙錢..大家也看看:

    原奶價格上漲,養殖奶牛掙錢了嗎?
    11月13日的淄博異常寒冷。位于淄博、廣饒、博興三市(縣)交界處,臨淄區朱臺鎮王營村村南的淄博康潤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下稱:康潤)內,積雪未化。干凈整齊的牛欄中,幾百頭奶牛安靜地吃著草。



    上漲的價格
    當載著原奶的卡車駛出合作社大門的那一刻,養牛戶李玉紅(化名)長出了一口氣。來不及洗手的她連忙拿出紙筆,在寫滿數字的賬本上又留下了如下的文字,“11月13日,賣原奶,單價2500元/噸……”“按照這樣的行情,200多公斤奶要賣五百多元。”李玉紅興奮地說。
        2500元/噸的價格在一年前是無法想象的,李玉紅認為。時鐘撥回到2008年秋天,三聚氰胺等一系列牛奶安全事件的發生如一團化不開的烏云籠罩在國內乳業的上空。這在李玉紅的賬本中得到反映,2008年4月,原奶價格為3500元/噸,然而到了2008年10月,已經跌至1900元/噸。
        這邊是“原奶過山車”,而那邊則是不斷上漲的飼料價格,雙重擠壓下,隨后的半年中,李玉紅說,倒奶、殺牛等在養牛圈中已是屢見不鮮?!拔覀兛禎欚B殖社的幾家養殖戶是硬挺了過來?!崩钸@樣描述?!坝餐Α苯K于在今年6月迎來了轉機。李玉紅的賬本顯示,4、5月曾為1900元/噸的原奶價到了6月就已漲至2100元/噸左右,隨后的7月2200元/噸,8月2300元/噸……10月已經達到了2500元/噸?!皫缀跏且辉乱粋€價。”李說。
        事實上,本報調查獲知,2500元/噸并不是原奶的最高價,“3000元/噸已經成為平常事兒。” 臨淄國豐奶牛養殖合作社的王有春對眼下的價格非常滿意:“一頭牛平均每天產20公斤原奶,我這幾十頭奶牛,收入還不錯?!?

    搶奶風暴再現
    在養牛戶那里,除了價格上漲,他們還明顯感覺到了另外一種變化:越來越多的乳制品企業又將觸角伸到了奶牛身上。“從今年10月開始,光明、伊利等就輪番找我談。”王坦言。
        這樣的說法在本報采訪得到證實。同樣,在臨淄一個被當地人稱為奶站的擠奶廳里,墻角不起眼的地方懸掛著“蒙牛服務卡”的牌子。“早就不給蒙牛送了,原奶直接賣給光明?!?奶站臨時負責人王亮說。
        這顯然不是個例,記者在一個原來給本地乳制品企業供應原奶的奶站看到,墻上的“無抗奶常識”的宣傳牌上也出現了伊利的標志?!俺吮镜厝橹破菲髽I,光明、佳寶……很多乳制品企業都到我們這里來收奶,價格自然不錯?!蓖鯇Ρ緢蠓Q?!罢l掌握了奶源,誰就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有成本優勢”這是國內乳業公認的事實,在此背景下,各大乳業公司紛紛將觸角伸到了在山東奶牛養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高青、臨淄。
        事實上,這樣的事例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2008年4月,在原奶價格高企不下的北京,蒙牛、光明、伊利等就曾經在淄博高青、臨淄上演“搶奶”風波。像時下“提高奶價,吸引奶站供奶”一樣,在此背景下,當時,一些當初由本土企業援建的奶站不惜違反合同,將原奶賣給出價高的外地乳企。而這一行為直接讓淄博本土企業為之憤怒,最后,上述違約奶站被淄博本土乳企告上了法院,損失慘重。

    沒趕上的行情
    價格的上漲,搶奶風暴再現……種種跡象顯示,乳業市場的復蘇似乎已經來到。然而,這樣的現實卻讓高青縣田鎮鎮石坡村奶牛養殖戶李國華無限失落,“原奶價格雖高,但我沒趕上。”
        早在1992年,高青縣政府就出臺了《關于大力開發秸稈資源,加快發展養牛業的決定》,鼓勵發展養牛業。2001年,高青縣興起了奶牛養殖熱。到2002年,國家農業部萬頭高產奶牛胚胎移植工程在高青縣黑里寨鎮實施,高青奶牛養殖發展到了高潮。
        不過,養牛的辛苦似乎并沒有給李國華帶來預想中的利潤。10多年來,除了奶牛數量由10頭發展為40頭外,買牛以及蓋牛舍所用的貸款依然沒有還上。特別是去年年底以來,原奶價格便開始了過山車式的行情,到現在,原奶收購價格僅維持在2元/公斤左右,與去年高峰相比,下跌了30%。而上述價格的波動也影響了他養奶牛的積極性。
        今年4月,“原奶過山車”中,面對成本與價格的博弈,在“殺牛賣肉”的慘劇當地輪番上演的同時,出于“養牛不賺錢”的心理,李國華也以低于成本價7000多元的價格賣掉了自家的幾頭奶牛。
        一種現實是,沒趕上行情的,并不只李國華一人。國內乳業的一項調查顯示,之前長達一年的危機使中國奶農損失慘重,各地不得不淘汰了大約1/3的奶牛,除正常死亡外,三鹿奶粉事件后一年時間內全國奶牛減少100萬頭。
        如今,風水輪轉,曾經一度跌至1900元/噸的價格經過半年的“爬坡”已經攀至“3”時代。然而,沒有奶牛的李國華們只能望“原奶”而興嘆。

    牛奶成本賬
    趕上“行情”的李玉紅們也充滿了焦灼。焦灼自有其因,原奶價格高漲下,李玉紅他們從養殖中獲得的利潤依然微薄,“即便是按3000元/噸計算,也僅能維持成本。”李說。
        相同的觀點,本報在沂源養殖戶楊恩恒那里也得到回應,“一年下來,養牛僅能保持收支平衡。”楊表示。
        高企的飼料價格是懸掛在奶農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李玉紅目前飼養了55頭奶牛,其中還有32頭是尚未產奶的小奶牛。僅飼料一項,李玉紅每月支出27000元。據她介紹,市場上的成品料從今年7月開始上漲,而漲幅一直保持到每月50元/噸以上。”到現在,成品料的價格已經達到了2260元/噸,加上每噸75塊錢的運費,購買一噸飼料需要支付2335元,與去年10月2000元/噸的價格相比,漲幅接近15%?!崩钫f。
        對此,一名在奶場負責喂牛的工人也稱,精料和粗料是喂牛的兩種基本材料,現在精料的價格上漲得確實有點驚人,已接近2300元/噸。
        上述的說法也在淄博恒生飼料廠得到證實,“別的不說,僅豆粕一例,與7月份相比,漲幅已經高達30%。”這家飼料廠負責人張琳表示。除了飼料成本上漲外,人力成本支出也在不斷增加,“如今,雇工,每月就需要1200元的工資?!崩钫f,而這樣的工資在去年僅需1000元。
        “養牛,不賺錢?!崩钣窦t說這的同時揉了揉疲憊的眼皮,那上面寫滿了“2:30起床、3:00喂牛、4:30擠奶”的辛勞。而在她面前,是一本關于養牛的成本賬,那上面,密密麻麻地數字記錄著一年來養牛戶的付出與收獲,看完最后一頁數字,李玉紅給出兩個字“賠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0-8-8 16:20:18 | 只看該作者
    10頭牛賺五萬元,還是家庭作坊,我徹底暈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于 2010-8-8 18:25:10 | 只看該作者
    10頭牛賺五萬元,還是家庭作坊,我徹底暈了。
    劉旭sy 發表于 2010-8-8 16:20

    他那個文章沒有把人工費算進去,因為他夫妻兩個養殖.
    你覺得這個文章的算法對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0-8-9 05:27:02 | 只看該作者
    文章太長,最好弄個數字公式的摘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于 2010-8-10 06:49:44 | 只看該作者
    誰搬起石頭砸了誰的腳?
    7月中上旬,記者一行驅車河北省晉州市、元氏縣、鹿泉市、寧晉縣等地對奶牛 養殖業現狀進行了一線采訪??傮w上,現在剩下的都是老養殖戶,他們在目前的行情和形勢下也就是剛好能夠維持,難有盈余。乳企、奶站、奶農之間的關系依舊比較糾結。對乳企而言,奶站和奶農依舊不能不防;對奶站而言,企業過于強勢而霸道;對奶戶而言,奶站又比較強勢并且更看重自己的利益。至于正在全國爭吵得天 翻地覆的“奶業新國標”,奶站和奶農絕大多數都不知道,知道的也不在乎。對他們而言,企業定下的標準才真正關系到他們的切身利益。
    奶農:“能養,但賺不了錢”
    牛增明從1996年開始養奶牛?!澳莻€時候的利潤比現在還高,飼料大概在三四毛錢一斤,奶賣七毛錢一斤;現在飼料一塊一一斤,而奶才一塊三四一斤。”牛增明說起以前,顯得很留戀?!叭ツ?,我賠了兩萬多。今年這半年,我總的是也撈不上什么錢?!?br /> 2003年,因為兩個人在家里鍘草搞黃貯太費勁,他進入元氏縣鑫源奶牛養殖小區。到目前為止,他有31頭牛,其中14頭正在產奶,一天總共出奶270千 克。他購買的奶牛精料現在的價格在2.18元/千克,如果奶牛產奶量達到20千克/天,那么這樣的牛需要每天喂8.5~9千克精料;如果奶牛每天產30千 克奶,那么相應的精料也需要增加到12千克。黃貯每千克的成本在0.15元以上,一頭牛每天一般需要25千克以上。
    從年初至今,小區奶站給他的奶價都是每千克2.7元,不過上個月是按每千克2.75元給他結款。粗略地計算,他一天賣奶收入所得為270×2.75=742.5元。目前, 他的產奶牛的平均產量是270÷14=19.29(千克),那么產奶牛的飼喂量按產20千克奶的下限飼喂量進行計算,費用為 8.5×2.18×14+14×25×0.15=311.92元。那么,742.5-311.92=430.58元,也就是說他每天只能用這430.58 元去支付不產奶的17頭牛的飼料錢,以及所有牛群的藥費、配種費、場地租金、水電費用等等。如果再有結余,才是他的人工費用和利潤。
    記者追問他一年究竟可以凈賺多少錢?他想了想,卻沒能給出一個相對比較準確的答案?!胺凑?,現在搞一年還不如出去打工的。兩個人出去打工,還是不要什么技術的活兒,一個月也能掙3000塊錢?!迸T雒髯詈蟊容^肯定地回答。
    李素義同牛增明在同一個小區養牛。他家共有29頭牛,現在產奶牛是13頭,一天產奶250千克。他用的精料是2.3元/千克,相對比較貴一些,而日產奶 20千克的牛,他給出的精料飼喂量是每天10.5~11千克。 “現在我的牛吃最好的料,牛產奶的高峰期就比較平穩,不會很快就下來了。牛要是吃不了那么 多精料,就產不了那么多奶。”他如此解釋自己的喂料策略。目前,他的牛一年的單產“差不多達到6噸”。但是,他算了算后告訴記者,目前他的牛群一天的利潤 也就100元錢,如果奶少的時候,也就剛好持平。
    米建方是寧晉縣大曹莊鄉鹽廠后村的奶牛養殖戶,他養奶牛已經十四五年了,目前有60 多頭奶牛。附近幾個村子中像他這樣的奶牛戶或者只能一天出奶一噸左右的小奶站就有十八九家,他們多是提桶式擠奶,配有冷槽貯藏,然后直接送附近的奶粉廠。 他的30多頭產奶牛,目前每天出奶在500千克多一點,今年奶價維持在每千克3塊錢左右。如果交給附近的奶站,他每千克只能到手2.8元。米建方自配精 料,成本在每千克2.2元。因為疫病,春天淘汰了幾頭奶牛,到現在他認為自己“也就是不賠也不賺”。
    在走訪過程中,文中提到和沒有提到的奶農反映最多的問題,一是奶價低,二是疫病重,三是品種退化,四是飼料貴,五是養奶牛太辛苦。
    第一,奶價低
    奶農認為,目前的奶價也就是 “能養,但賺不了錢”。奶價提不上去,他們認為同奶站有一定的關系。部分奶農認為,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奶站還是比較講信 用的,能夠保障奶農的收益。但是,現在有些奶站一是賴賬,三聚氰胺事件前后的有些奶款到現在都還沒有結清;二是奶站一直并且一致保證自身的利潤不能降低。 以前奶站一千克奶扣0.3元,現在多是扣0.6~0.7元,并且奶站之間相互通氣,對奶農的價格都是一樣的低。同時,個別小區奶站壓奶農一個月的奶款,如 果奶農去別的小區,那么這一個月的奶款就比較難要;三是管理和服務質量下降,在部分小區統一進料和統一用藥已經名存實亡。以前,奶站老板墊錢統一購料、購 藥,由于部分奶農一直虧損,無法清償,所以有些老板就放棄了這方面的責任。另外,由于個別奶站的擠奶工是雇傭的,他們對奶戶的奶牛責任心不強,導致擠奶中 奶牛乳頭的損傷??偠灾剔r認為:奶站定奶的價錢,飼料廠定料的價錢,他們是一點話語權也沒有,只能人家給多少是多少,人家要多少是多少。
    第二,疫病重
    去年冬季今年春季的疫病導致部分奶牛乳房潰破、變硬,相當一部分奶農不得不被動淘汰了一些奶牛。另外,這幾年懷孕牛臨產前一兩個月出現流產的相對多一些,在生產中造成的損失也不小。其他就是把牛當豬喂,奶牛過多攝入精料,導致代謝病的出現。
    第三,品種退化
    奶農普遍反映,現在的牛不如以前了。以前的牛,最多可以產十胎,而現在的牛五六胎后,整個體格就成老牛了。至于品種退化的原因,從事奶牛人工受精工作的 張計朝認為是近親繁殖導致后代不如以前了。有奶農提議,要根據各個地方的飼養習慣和飼料資源培育選擇品種,而不是單純根據產奶量決定推廣什么品種。他們認 為品種可以選擇,而地方資源現狀卻是無法改變的,他們需要的就是能適應黃貯加精料模式的奶牛品種。米建方認為在目前的行情下,只要能“及時的配上種,就能 賺錢?!彼裕MN員的素質進一步提高。
    第四,飼料價格貴
    目前,走訪區域中的玉米價格是每千克2塊錢。作 為農區最常見的秸稈經黃貯后,“在大曹鄉前年是兩三分錢一斤,今年是八九分錢一斤”。在晉州,“黃貯料達到六七分錢一斤,而全株玉米青貯飼料達到0.15 元一斤”。這些幾乎都是奶農不可承受之重。由于每年的青貯和黃貯料需要在秋季一次性購入,一些沒錢的奶農只能向農行貸款或者私人借貸來湊料錢。牛增明反 映,有的奶戶到現在也沒能還清貸款。而在以前,一般是四五個月的奶款就可以把全年的料錢弄出來。
    第五,養牛太辛苦
    幾乎記者采訪的奶農都對養殖奶牛的苦楚刻骨銘心。奶牛一天要喂三次,擠兩次奶,不僅辛苦,而且拴人。有奶農說,養奶牛就跟坐監獄差不多,沒有周六周日,沒有中秋春節,反正是真真正正一天也不得閑。
    記者在最早的那批人畜混居的小區中看到,奶農住的條件極差,房間中飼料、藥品和床、餐具什么的混雜在一起。同時,奶農的信息比較閉塞,很多政府組織的培訓多是小區老板參加,他們一般去不了。而飼料廠和獸藥廠搞的培訓會就是為了賣東西,“真正的專家誰來?。颗嘤枙]有把真正的東西告訴養牛者” 。
    奶站:“奶價提一下,比什么都好”
    晉州市鹿翼奶牛小區位于晉州鎮十里鋪村,蘇彥超是這兒的負責人。他在奶站的建設上就投入了100多萬,作為村支書的他,原來以為這是條致富好門路,但卻“老是不盈利,不賺錢”。不過這一兩年,他終于
    還是看見效益了。
    目前,伊利收購他小區的奶的價格是3.2元/千克,他給下面奶農的價格是2.7元/千克。兩者之間的差價包括了管理費、運費、虧秤、利息、折舊、人員工資等,再有結余,就是利潤。他的小區配有一名獸醫和一名育種員。
    目前,他的小區中共有24戶,410頭奶牛。這其中有他自己的100頭奶牛,但是在這100頭奶牛上,由于在去年流產比較多,他一共賠了十多萬。目前,這100頭奶牛一個月也就給他賺六七千塊錢。
    位于晉州市高町村的聚緣奶牛小區,共有30多戶,800多頭奶牛,老板陳鎮強覺得“2009年不掙也不賠,而今年上半年好點”。他的小區的奶交三元的價格也是每千克3.2元,而他給奶農的價格同樣是每千克2.7元。
    2004年,馮力宏建立鹿泉市益豐泰乳業公司。目前,在他的小區中共有15戶,500多頭牛。他給奶戶的價格是每千克2.75元,但他沒有告訴記者君樂 寶給他的價格,只是很含蓄地說是按國家要求的14%管理費走。他認為給奶農辦點實事挺難,很多時候是賠錢去做推廣?!艾F在的奶農什么都懂,甚至把獸醫的活 都干了,但是什么都不專業。奶農最好只負責養好牛,獸醫的活獸醫干,而奶站主要負責銷售?!彼缡钦f。
    寧晉縣大曹莊管理區的曹振生的 奶站一天只能出一噸半奶,整個小區中100來頭牛,他自己的牛就占了80多頭。他交給貝蘭德的奶價是每千克3.2元,而對奶戶,他給的價格是每千克2.9 元。他認為要做大自己的奶站關鍵是要有雄厚的資金支持,這樣才能主動讓利給奶戶。奶站老板大多自己養牛,所以他們既站在奶農的角度,又站在奶站的角度。而 從這兩個角度,他們反應出的問題更多地集中在奶價上。他們認為,奶價提一下,比什么都好。而恰恰在奶價上,他們同奶農一樣認為自己一點話語權也沒有。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各大乳企一般都沒有明確告訴小區每天具體的收奶價。所以,一般只有到每月一次結賬的時候,奶站才知道自己的奶究竟是多少錢一千 克賣出去的。另外,奶站一般只能檢測有沒有抗生素,而乳蛋白、脂肪和微生物等項都是企業檢測,一切結果企業說了算,而壓級壓價扣秤等現象也是經常發生。在 記者采訪的現場,有個老板接了個電話,然后對記者苦笑著說:“今天不錯,按2%扣的秤?!痹诂F實中,甚至有個別霸道的乳企強行要求小區喂某種飼料,并高價 配售一些飼養用品。如果奶站不配合,它就“弄事”,拒收奶。
    另外,有奶站負責人認為:全國的奶價就數河北低,一方面是因為奶價企業說 了算,另一方面市場競爭沒有完全體現出來。合同收奶在保護奶業秩序的同時,相對更多地約束了奶農;簽合同之后,小區和企業綁定,導致有的企業給出的奶價低,奶農也只能接受。各個企業之間奶價的差異表面上看只有一毛兩毛的,但是對奶農而言,那就是至關重要的純利潤,并且一年疊加起來,數量也很大。
    新國標:“奶價決定一切”
    2010年6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新的《生乳安全標準》,其中蛋白質含量由原標準中的每100克含2.95克改為2.8克,這遠低于發達國家3.0以上的 標準;而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總數卻由原來的50萬上升到了200萬,比美國、歐盟10萬的標準高出20倍。對此,部分乳業專家和地方奶協負責人提出不同看 法,言其“保護落后,打擊先進”,“一夜之間倒退25年”,“中國奶業完了”。但農業部和中國奶協以及另一部分專家認為,這樣的標準“兼顧行業現實,保護 散戶奶農的利益”。記者帶著這兩方面的看法,到一線去了解具體情況并傾聽奶站和奶農的想法。
    目前,鹿翼奶業小區的牛奶蛋白含量低于 2.85%,企業就會扣秤,但他們的指標一般能夠達到2.9%;而對聚緣小區的指標要求是必須達到2.86%以上,他們也能夠達到;益豐泰乳業小區的指標 一般可以達到2.88%、2.9%,但前幾天特別熱的時候,含量是2.81%。有奶農認為,如果要卡到2.95%,在夏天的確難以達到。
    當問及對國家乳業新標準的了解時,所有接受采訪的奶農和奶站負責人中僅僅有一人對此事略有印象,這同高層在此事上對吵的沸反盈天顯得極不相稱的吊詭。記 者分析,這可能同在實際收奶運作中,生鮮乳的標準由乳企檢測并且最終由乳企決定有直接的關系。所以,對奶站和奶農而言,乳企的實際控制標準才是他們真正關 心的。
    面對對奶業新國標中乳蛋白的含量過低的非難,中國奶業協會顧問王懷寶說,新標準中的2.8%只是最基本的,也就是合格不合格的標準,在此基礎上,還會制定細則,高于2.8%的,在分特級、一級、二級、三級,按質論價。那么,現在能夠實現按質論價嗎?
    晉州市周家莊奶牛場是集體奶牛場,目前共有70個員工,1000頭奶牛,雷小英是這兒的負責人。雷介紹說,他們場目前實行TMR飼喂技術,同時按產奶量 的高中低和干奶期的奶牛、青年牛、犢牛等的不同實行分群飼養。他們的牛場奶蛋白含量3.05%,脂肪3.7%,單產6.5噸/頭牛。目前,他們的牛奶交到 三元公司,每千克3.36元。如果全按企業模式計算,他們去年虧60萬,今年可能虧30~40萬元。
    雷場長告訴記者,奶價決定一切。 雖然有幾方協調奶價,但計算生鮮乳成本時,不光要計算飼料的投入,同樣要計算人工費用、建筑投入與折舊、利息、管理費用等。比如,他們的產奶牛一般每天每 頭比普通養殖戶多喂四五千克苜蓿,全年大約需要800噸,每噸苜蓿價格至少在1650元,800×1650=1320000元,一年下來,利息也是個大 數。同時,他認為很多技術,奶牛養殖戶不是不懂,而是在低奶價或者不能真正優質優價的話,高投入高產出,但是效益可能反而沒了。所以每千克2.7元的奶 價,養牛戶就只能喂黃貯,如果是每千克3塊錢,他就可能喂青貯。越不賺錢,喂的越不好。
    雷小英的觀點,得到在場的陳鎮強的認同。他 說,在目前這個季節和價位下,蛋白含量要上升0.1%很難做到。這種做不到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投入上的因素。沒有更好的飼料,比如精料和苜蓿的支撐, 蛋白要上去就比較難。但是,增加牧草必然導致奶農投入增加。在目前這種奶價下,不是奶農不愿投入,而是追加的投入并不能產生效益,反而會導致奶農不能長期 堅持。
    這里面就牽扯到一個問題:在安全、合格的基礎上,為了追求優質而追加的投入,如果不能超過因優質而獲得的回報,奶農和奶站都沒 有動力也沒有能力去追求更好的質量。他們更多的是根據企業的標準,調整自己的飼養策略去實現自己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單純追求最高質量和最大產量。那么, 為什么不能優質優價?
    有奶站負責人分析,目前乳品企業傾向于首先對最優質的奶設立一個上限,比如3.4元/千克。如果上限價同普通奶的價格差距不大,這必然導致投入熱情和可持續性被壓制,而投入不行,那么一切都不可能行。
    而專家爭議很大的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總數由原來的50萬上升到了200萬,奶站和奶農更加不關心。這可能同走訪區域的奶站多是管道式擠奶,細菌感染的途徑被隔絕有關,在這方面他們一般不會超標。
    后三聚氰胺時代:“棄奶出路亟待解決”
    三聚氰胺事件過去一年多了,那么現在養殖一線有哪些確切的變化呢?
    第一,各個小區奶站的駐站員制度依舊維持
    駐站員的主要工作就是監督奶站整個擠奶的過程。
    第二,來自于政府方面對奶站的監管加強
    晉州市農業畜牧局成立有專門的綜合執法大隊,主要職責就是檢查小區獸藥室達沒有達到要求,監測飼養過程中是否用抗生素,用了抗生素后是否保證相應的棄奶期。
    第三,奶站和奶農對產品質量都比較重視
    采訪中,奶農和奶站嘴邊經常提到的一個詞是“不發酵”,也就是含有抗生素的奶會不發酵;而不發酵,企業就會退奶。
    現在,奶農用藥第一步是保奶,也就是用中藥等不產生抗生素的藥品去治療疾??;第二步是保牛,也就是不含抗生素的藥品療效不行的時候,他們才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鹿翼小區和鑫源小區都對處于棄奶期的奶牛配有單獨的擠奶空間和專用的有抗奶儲存罐,那里面的有抗奶一般只能扔掉,或者拿去喂小牛。
    雷小英場長強調,“棄奶出路亟待解決”。據他介紹,在一個產奶周期中,一頭奶牛鬧一次乳房炎比較多見。而從治療開始到能夠正常供奶,一般要半個月時間。 按平均日產20千克奶計算,共計20×15=300千克奶。按每千克2.7元的奶價計算,總計2.7×300=810元。在目前一頭產奶牛一年的利潤只有 2000多元的情況下,這810元就顯得極為關鍵。在目前微利經營的狀態下,如何為抗生素奶找到合適的使用途徑就顯得極為迫切和重要。
    第四,幾乎所有小區都實行一天擠兩次奶
    相對于以前一天三次擠奶,一天擠兩次,奶的質量相對提高,但是奶的產量會下降。奶農對此有意見,但是一般都可以理解。
    展望:“賺錢不賺錢,都要堅持下去”
    在記者走訪中,幾乎所有的奶農和奶站負責人都會刻意提到一種現象——那些放棄了養牛的人,沒有一個人回頭來養牛。他們想表達的意思是:第一,養奶牛很難賺錢,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第二,養奶牛實在是太辛苦啦,跟坐監獄差不多。
    在所有采訪對象中,馮力宏是唯一沒有自己養牛的人。他運作小區的方式更多地是從經濟的角度去想事情。他計劃搞一個實驗組,在實驗組內部通過TMR技術進 行分群飼養。他希望通過合作社和股份制的方式,實現規模化、科學化飼養。他堅信——把牛養好,多出奶,提供優質化的東西(比如把原料奶中的體細胞數控制在 20萬以下),同時一定要創立自己的品牌——這些才是乳品企業真正需要的。
    那些奶農和自己有牛的奶站負責人,就顯得更加實在,但也相對消極一些。比如,曹振生就一度不想干了,但是看見有利潤了才堅持了下來。很多奶站負責人更多想要的是一種同企業能夠對等或者至少比現在多一點的話語權, 而奶農希望奶站能夠提高奶價。對很多奶農來說,他們能夠堅持多久,怎么保證堅持得更久,他們并沒有相對清晰的計劃,能夠找到一個相對比較好的奶站可能對他 們會更加的現實。當記者問奶農合作社這種模式怎么樣的時候,張素義很認真地回問了一句:“我把牛給他們了,一年之后,賠錢怎么辦?”
    目前,小母牛大概是700元錢一頭,而在以前能夠賣到1200元;現在高產牛的價格是每頭8000~9000元,這個價格也就是把一頭母犢養大的成本,而在2004年、2005年同樣的??梢再u到24000~25000元.
    專家建議通過調整牛群結構去實現經濟效益,也就是牛群中產奶?!貌划a奶牛=6∶4或者7∶3, 效益就會相對好一些。而目前養牛戶的牛群結構多是 5∶5,記者建議他們調整結構,他們并不認同。對于奶牛養殖戶而言,現在就是“賺錢不賺錢,都要堅持下去”,多養幾頭小牛并不會給他們更多的壓力和額外的 勞動,同時如果按合理的牛群結構,那么他們的牛群發展速度就會很慢。奶農對后期走勢還是抱有期盼,幾乎所有現在還在養奶牛的人都準備繼續養下去,一直到他 們堅持不了的時候,所以他們不買大牛,但是他們也不賣自己的小母牛。
    觀察:誰搬起石頭砸了誰的腳?
    記者采訪過程 中,蘇彥超既疑惑又不滿地說:“一瓶礦泉水或者綠茶水都要賣兩三塊錢,而一斤牛奶才一塊多。從營養和成本看,牛奶怎么也比礦泉水強。”他覺得牛奶的價值被 低估了。在通過貨幣交換的市場格局中,價值被低估的表現方式就是價格過低。那么,為什么牛奶的價值會被低估?
    牛奶作為乳品企業產品的 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原料,其價值的實現必須通過乳品(代指乳企生產的產品)被消費者消費才能實現。那么,奶農的賣奶價=乳品的銷售收入-乳品企業及其產品流 通渠道各環節的投入和利潤-奶站的投入和利潤。從這里可以看出,在目前乳企強勢運作的狀態下,決定奶農的賣奶價的不是生產牛奶的成本和奶農的利潤,而是乳 品的銷售價格以及乳企和奶站的運作狀態。也就是說在保持目前整體的運作狀態下,要提高奶價,要么提高乳品的銷售價,要么乳企和奶站讓利,要么奶農直接面對 消費者。
    乳品的銷售價格是由市場競爭環境以及消費者的接受程度決定的,其提升的可行性分析需要翔實的一線數據支持,在這兒只能談一點 記者的感受。記者認為,從中國乳品銷售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看,依靠價格和廣告競爭起家的大型乳企漲價的可能性不大,它們就是漲價也只能借助高端奶的由頭, 而對消費主流的普通奶市場必將保持低價策略。中國人對奶的依賴程度以及消費承受力也決定了乳品漲價在短時間難以成真。
    乳企和奶站究其實質都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中運作的企業,企業追逐利益最大化天經地義。同時,在目前不很完善的市場環境中,很多企業可能會被裹襲進無底線的追求利益最大化,那些選擇不跟進的企業也許生存都會成問題。從理性角度,對此不進行考慮。
    目前,中國法令統一規定不準喝生乳。即使消費者愿意自己煮,但在目前規?;内厔菹潞驼谋O控中,奶農的牛奶不經加工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那么奶農能自己加工嗎?在目前奶農合作社中看不中用的狀態下,奶農要聯合起來很不容易,同時在乳企已成壟斷的情況下,還有新乳企成長的空間嗎?
    所有的路好像可行性都不強,那么問題的核心就演變為:在目前尾大不掉的產業鏈結構中,乳企可以決定奶價,但是相互掣肘的乳企誰也決定不了乳品的價格,而 最終承受這種畸形產業鏈后果的卻是以最源頭的奶農為主。但是,一個老是頭疼的產業鏈,尾巴能總是翹著的嗎?三聚氰胺事件中,尾巴也很痛。但是,到目前為 止,奶業的整體結構并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改變。
    其實,藥方早就開出,比如中國奶協理事長劉成果一直呼吁的提高奶農的組織化程度,提高奶業的產業一體化程度。但是結構決定功能,既然結構沒變,那么奶業自身的變革依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最后,記者希望以后能把牛奶當成玉米、小麥、大米、豬肉、雞蛋、魚一樣的主食去對待,這樣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可能會更理性。也許這樣,就可以剝離那些寄生在牛奶身上沒有必要的超高溫殺菌、噱頭性的添加劑、精致包裝、奢華廣告等等絕對沒有營養的東西。牛奶,實質還是去喝的,如果要靠牛奶去強壯一個民族,那么牛奶就必須成為主食。也許這樣,奶價就能決定乳品的價格,而這個價格也能被消費者所接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于 2010-8-10 06:53:14 | 只看該作者
    奶農:奶牛養殖成本太高
    自去年“三聚氰胺事件”以來,原料奶的收購價一度劇烈波動,最低時曾跌到1元/公斤左右,也曾從2元/公斤漲到4元/公斤,再從4元/公斤跌到 1.6元/公斤。從去年9月份至今,收購價逐步回升,目前大致為3.5元/公斤。
    “目前的價格還不夠。”山東一養殖戶負責人表示,牧場和奶農難以消化成本。一位行業人士表示,自去年年中以來,玉米和 苜蓿等飼料價格快速上漲,原料奶的生產成本上漲了很多。
    早在今年3月份那一波“漲價潮”時,商務部曾發布預警稱,3月中旬玉米和豆粕的市場價格比上年同期分別上漲21%和2.4%。
    民間統計數據更為驚人。以玉米價格為例,去年1月份基本在1500元/噸左右,到今年5月份突破2000元/噸,達到近幾年來的最高位,漲幅達 到33%。
    上漲的還有交通等成本。“奶農難以承受高成本壓力,肯定就得殺牛、賣牛,有的牧場一天能殺掉幾十頭奶牛?!币晃恍袠I人士表示,奶農的聲音很難傳 到市場上。
    商家吃掉大部分利潤
    “希望產業鏈能多體諒養牛人,實現利益共享?!痹谌ツ甑椎囊淮涡袠I論壇上,北京最大的原料奶供應單位、三元綠荷西郊一場場長李錫智曾表示,養牛 人處于弱勢地位。上游是供應商,其飼料價格說漲就漲,而下游是乳品企業,奶價給多少就是多少,奶農沒有議價權利。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乳品企業恢復元氣的速度遠遠超過奶農。”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國內乳制品的銷售額和利潤額已經基 本恢復,各企業也高調宣布渡過難關,但直到去年年底,一些地方還有奶農屠殺奶牛的情況。
    “根源在于產業鏈混亂,成本和利潤分配不均。”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奶牛養殖及原料奶生產、奶品加工和奶品銷售三個環節的利潤分配比例大概是 0.8比3比6.2,而三個環節的成本比例正好相反,為6比3比1。
    黑龍江省奶業協會秘書長吳和平曾表示,奶農在產業鏈上的利益分配不到3%,目前普遍存在商家利益盤剝比較多的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14-7-28 16:59:47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樓主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于 2015-12-12 16:13:53 | 只看該作者
    建議樓主可以修改成自生成的模式進行計算。目前的精飼料價格在2500-2900啦。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22:4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滨县| 侯马市| 岐山县| 酉阳| 乌兰浩特市| 望城县| 游戏| 司法| 普洱| 三门县| 泰安市| 云梦县| 慈溪市| 庆城县| 柞水县| 蒙阴县| 广平县| 永定县| 区。| 山西省| 临沧市| 昭觉县| 和政县| 长顺县| 铅山县| 白玉县| 宁明县| 阿克苏市| 斗六市| 黄平县| 五莲县| 富川| 嘉善县| 东乌珠穆沁旗| 扶沟县| 五峰| 津市市| 揭西县| 镇康县| 石楼县| 平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