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返老還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或譯:本杰明·巴頓奇事)的人可能十有七八會為其感到可惜,僅僅獲得第81屆奧斯卡的三個技術獎——最佳化妝、最佳視覺效果和最佳藝術指導,顯然遠遠不足以表現該影片的藝術厚重感。不過,大衛·芬奇導演一定深知,拍電影并不只是為了獲獎,這部片子對“生命”二字的刻畫和理解,相比早前橫掃奧斯卡的《阿甘正傳》則有過之而無不及。
《返老還童》用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來描述“生命”,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生命。生命不會像鐘表匠想象的那樣,只要大鐘倒著走,生命就可以逆轉,戰爭中死去的孩子就能回到身邊。芬奇導演手中的本杰明,在養老院中不斷看著死去的老人,在神父的鼓勵下勇敢地邁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故事不斷在用細節告訴我們:生命就算可以倒著來,死亡仍然是最終的結果,如果你能勇敢地面對命運的挑戰,你的人生就是不平凡的。
片中寓意和哲理太多,提煉三個感悟,與大家共勉:
一、命運是若干個偶然組成的必然
黛西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遇上了車禍,揮淚告別心愛的舞臺,這一切都是由若干個偶然的事件而導致的,過程也許會變化,但結果不會改變,因為黛西也許就是一個喜歡在大街上秀舞技的女孩,所以命中注定會被汽車撞到。也正因為如此,她有機會和本杰明一起經營舞蹈培訓機構、享受美好的生活,在人生不同方向的軌跡上,黛西和本杰明終于抓住了寶貴的交叉點。
我們每個人成長的環境、所接觸的人、所經歷的事情看似偶然,但實際上都是因為某種原因直接或間接導致的,環境造就性格,性格決定職業取向,職業取向決定了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決定了人生軌跡,人生軌跡又在為其他人創造環境。就這樣,生命就是一個個周而復始的圓,不管走的方向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它是一刻不會停歇的。所以,珍惜當下很重要,當遇到煩惱的時候想想生命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很多心結都會解開。
二、世界上沒有不可能
60多歲的老婦人橫渡英吉利海峽、拖船船長成為紋身藝術家……正如片中所說的:一件事無論太晚,或者太早,都不會阻攔你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是的,很多事情并沒有時間的界限,只要你想,隨時都可以開始,只要你開始,就有希望。生命的意義就在于此,你不能接受的事情就必須努力去改變它,不能改變的事情就要努力去接受它。
蜂鳥從來沒有抱怨過自己的渺小,相反,為了生存下去,這種心跳每分鐘1200下、每秒振翅80下、唯一可以倒著飛行的鳥類,用翅膀劃出意喻“無限”的∞形狀,似乎正在說:世界上最無限的潛力、最無限的可能在哪里?對了,就在你身上!
三、憤世嫉俗沒有任何意義
哲理不一定總是出自于哲學家,片中看似粗獷低俗的船長卻給本杰明道出了最多的哲理,就像他臨死前說的:你可以想瘋狗那樣對周圍的一切憤憤不平,你可以詛咒命運,但是等到了最后一刻,你還是得平靜的放手而去。本杰明的黑人養母奎尼從未抱怨過自己只是一個養老院的侍女,也沒有抱怨自己不能生育卻還要撫養奇怪、丑陋的本杰明,有的只是對上帝的感恩,所以上帝最終讓奎尼有了自己的孩子。
就像那位一生中遭遇七次雷擊的老頭一樣,一只眼睛瞎了、耳朵聽不清、身體經常抽搐,不管他是患了老年癡呆癥,還是已經到了極高的境界,這種坦然、樂觀面對打擊的心態,讓“遭遇雷擊”這種倒霉事變成了一種驕傲,甚至可以常常拿出來和世人分享——看!雷公七次都雷我不倒!這又算得了什么呢?!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