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全國各地不少豬場的豬場都發(fā)生豬皮炎腎病綜合癥(PDNS)。,近年來,我國的許多省份的豬場,經??梢砸姷缴L育成豬舍和部分保育豬舍皮膚上出現急性的紅色到粉紅色甚至紫癜性的皮疹,與疥螨性皮炎、滲出性皮炎和豬痘有明顯的區(qū)別。有的豬場獸醫(yī)在豬發(fā)病初期以為僅是疥螨引起的
皮膚病,但單純使用敵百蟲、伊維菌素、阿維菌素等驅蟲藥物治療卻沒有效果。發(fā)病豬生長速度緩慢、飼料報酬降低,死亡率上升。此種被稱為豬皮炎腎病綜合征的疾病于1993年在英國首次報道,隨后歐洲北美、南美、大洋州和非洲均有報道,目前該病基本上已傳播至世界各地。
豬皮炎腎病綜合征病因
病原:病變的形成可能是由于豬圓環(huán)病毒感染異常性產生的抗原-抗體復合物沉積在皮膚、腎臟上所致(堵塞皮膚毛細血管和腎小管所致的m型超敏反應)。另外,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胸膜肺炎放線性桿菌、鏈球菌等細菌和病毒均可引發(fā)豬皮炎腎病綜合征的發(fā)生,近幾年發(fā)現皮炎腎病綜合征的發(fā)生與仔豬斷奶后多系統衰竭綜合征有關。
飼料中的霉菌毒素:飼料中霉菌毒素是一個主要的誘發(fā)因素。豬只長期攝入霉菌毒素時,機體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降低,較容易發(fā)生本病。春夏季節(jié),是霉菌活動較活躍的時期,豬皮炎腎病綜合征發(fā)病率較高,與之是否有一定的關系,值得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應激因素:豬場飼養(yǎng)條件差、豬群轉欄和混群的頻繁,豬群飼養(yǎng)密度、豬舍濕度和溫度過高、通風不良,均能使本病發(fā)病率升高;當豬場存在本病時,接種口蹄疫滅活疫苗后的生長育成豬,本病的發(fā)病率會上升。
豬皮炎腎病綜合征癥狀與病變
病豬皮膚出現散在斑點狀的丘疹,開始呈紅色,發(fā)展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隆起,呈現紅色、紫紅色的病灶,繼由中心部位變黑并逐漸擴展到整個丘疹,病變主要發(fā)生在背部、臀部和身體兩側,并可延伸至下腹部以及前肢,嚴重的可覆蓋全身各處。體外寄生蟲(疥螨)感染嚴重的豬場該病的癥狀相對較嚴重;個別豬出現發(fā)熱、喜堆一起、食欲減退、逐漸消瘦、結膜炎,拉黃色水樣糞便、呼吸急促、甚至衰竭死亡。癥狀輕微者可于一周后逐漸康復,癥狀嚴重的豬通常在3天內死去,也有一些病豬在出現臨床癥狀后2-3周才死亡。
主要的病變一般發(fā)生于皮膚和腎臟。剖檢常見淋巴結出血性腫大,腎臟早期腫脹,外觀呈土黃色貧血狀態(tài),腎皮質變薄易碎,中晚期質地堅實,腎包膜較難剝離,透過腎包膜可見到表面有大小不一、灰白色的壞死灶;心包積液、心肌柔軟;肺可見間質性肺炎、大葉性肺炎等病變;個別豬可見關節(jié)腔出血。腎臟的變化可作為診斷該病的主要依據。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