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699|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極端氣候肆虐 國際糧價持續大漲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8-5 09:28: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國家發改委8月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主產區紅小麥、白小麥、混合麥三種小麥平均收購價為每50公斤(下同)98.66元;早秈稻、晚秈稻、粳稻三種稻谷平均收購價為109.32元;玉米平均收購價為91.81元。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李國祥也認為,今年接二連三的災情加大了糧食增產壓力,但不會出現長期的、大幅度的漲價。
      始自今年7月,國際農產品掀起一輪暴漲行情。
      美國彭博社報道,8月2日國際小麥期貨價格沖破了近22個月的歷史記錄。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自6月下旬以來,歐洲小麥期貨價格已上漲近50%,創30多年來最大單月漲幅。
      與此同時,國內也遭遇了夏糧減產、西南干旱、南北方洪災等不利因素。國際糧價的劇烈波動,也使得市場對國內糧價上漲預期進一步提升。國家發改委8月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月到7月,小麥、稻谷、玉米收購價分別上漲1.22%、6.73%、15.12%。其中,漲幅最為明顯的玉米,6月單月上漲4.24%。
      國家糧食局副局長曾麗瑛近日多次公開表示 “目前糧源充足”,后市價格將保持基本穩定。昨日(8月4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也認為,今年國內接二連三的災情加大了糧食增產壓力,但不會出現長期、大幅度的漲價。
      全球氣候異常 國際糧價上漲
      國際糧食價格暴漲,從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歷史交易數據可見一斑:小麥期貨自每蒲式耳456美分猛漲55%至本月初的707美分,該漲速為50年來最快;玉米期貨自每蒲式耳343.25美分漲21.8%至418美分;大豆期貨自每蒲式耳894.5美分漲15%至1029美分;美國2號長粒糙米由每磅9.9美分漲14%至11.30美分。
      造成這波糧價上漲的主因,是全球氣候異常及過度寬松的全球貨幣政策。
      全球許多小麥主要產區出現了嚴重災害天氣。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地遭遇百年難遇的高溫干旱,而這三國均列全球小麥出口前十名,市場預期其減產可能接近三成。
      全球其他主要小麥產地氣候也不佳,加拿大降雨過度,歐洲部分小麥產區遭遇旱災,澳大利亞鬧起蝗災。此外,人口大國印度因基礎設施落后,存放小麥庫房有限,居然造成了許多小麥腐爛。
      在2007年底至2008年期間,國際上也曾出現過糧荒,使一些國家出口糧食更加謹慎,這進一步加劇了自然災害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上月下旬,烏克蘭農業部長就曾表示減少糧食出口,大約于今年削減近四分之一的糧食出口。
      各國援救金融危機時向市場注入了大量流動性,也是國際糧價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美國等國經濟在前一劑強心針興奮期過了后又再度萎靡起來,這就造成國際流動性不敢放心殺向銅、石油等工業品,更多選擇了“弱周期性”的農產品。
      若只是天氣原因,不可能造成農產品普漲,因各品種的基本面并不相同。除糧食類外,其他如棉花、油脂類、砂糖、咖啡等農產品無不上漲,這或有國際炒家的一份“功勞”。
      最后,由于國際商品期貨多數以美元計價,近期大跌的美元指數,也構成糧價上漲的部分誘因。
      國內看漲預期進一步加強
      最近一個月來國際糧價的劇烈波動,加之夏糧減產、西南干旱、南北方洪災等不利因素,使得市場對糧價上漲預期進一步提升。
      國家發改委8月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主產區紅小麥、白小麥、混合麥三種小麥平均收購價為每50公斤(下同)98.66元;早秈稻、晚秈稻、粳稻三種稻谷平均收購價為109.32元;玉米平均收購價為91.81元。
      而在2月,對應的以上三項數據分別為97.47元、102.43元、79.75元,即5個月來分別上漲1.22%、6.73%、15.12%。其中,漲幅最為明顯的玉米,僅僅6月單月就上漲了4.24%,同比漲幅已超過20%。
      在上半年糧價有所攀升的情況下,又傳來我國七年來首遇夏糧減產的消息,雖然降幅僅為0.3%,但也使得看漲預期進一步加強。
      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張元紅指出,在今年玉米價格漲幅較為明顯的基礎上,眼下玉米主產區吉林省正在遭遇洪水,災情對未來玉米產量的影響還難以估計。另據中華糧網分析,此前南方洪澇可能使得部分早稻主產區減產高達20%。
      值得關注的是,非主糧產品價格的波動比主糧更為明顯。比如前段時間瘋漲的綠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農業部查詢系統搜索發現,在北京市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新發地市場,5月19日的綠豆價格是3月19日的兩倍。
      國家糧食局:目前糧源充足
      關于國際糧價波動對國內的影響,早在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曾公開表示,“近幾年來,國際市場糧食價格大幅波動,而同期我國國內糧價保持了基本穩定、穩中略升的態勢”,“我國糧價的變動是政府綜合考慮農民的種植成本和收益等情況所制定的最低收購價政策調控的結果,與國際市場關聯度較小。”
      “50%這么大的波動幅度對國內市場會有一些影響,但影響不大。”
      張元紅認為,中國三大主糧以自給自足為主,所以“影響”不是來自于進出口貿易,而是源于價格傳導、看漲預期提升以及資本市場的連鎖反應。此外,目前我國小麥和水稻的進出口數額極小,只有玉米在上半年的進口額出現增長苗頭。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李國祥也認為,今年接二連三的災情加大了糧食增產壓力,但不會出現長期的、大幅度的漲價。
      針對看漲預期強烈的現象,近一個月來,國家糧食局副局長曾麗瑛在數次公開表示“目前糧源充足”,后期市場價格將保持基本穩定。同時,7月份國家糧食局網站連續刊登兩篇文章強調,不要對玉米、小麥價格上漲持過高預期。
      來自發改委的數據顯示,自2003年起,我國糧食已經連續6年豐收,截至今年4月,國有糧食企業原糧總庫存超過4500億斤,庫存消費比達40%以上,大大超過國際公認的17%~18%的安全線水平。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tony2005428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8-5 09:32:56 | 只看該作者
    今年玉米進口太多了
    玉米價格還是很高
    未來價格是否還會上漲??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30 收起 理由
    system + 30 該貼得到樓主的二次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0-8-5 09:34:14 | 只看該作者
    飼料又好漲價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0-8-5 11:21:22 | 只看該作者
    現在南寧這片 漲聲一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3 00:0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荣县| 新营市| 岱山县| 焦作市| 确山县| 连山| 衡山县| 那坡县| 瑞丽市| 永寿县| 成都市| 邹平县| 石棉县| 方城县| 隆昌县| 仙游县| 略阳县| 西林县| 苍溪县| 甘南县| 余江县| 祥云县| 永昌县| 龙胜| 思南县| 安新县| 泰顺县| 县级市| 育儿| 无锡市| 普兰店市| 奎屯市| 临洮县| 临沭县| 龙泉市| 东安县| 桦川县| 乐亭县| 集安市| 河池市| 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