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之心跑到哪里了?
說到感恩,一定有感人的好事,可好事中也有不和諧的聲音。
先把引文列出:
“近日,57歲的何大媽晨練時一頭栽進了荷花池,82歲的孫老伯奮不顧身跳入池中救人。大媽心存感激,打算登門道謝,卻被老伯要求找電視臺報社,宣傳一下他的行為。大媽的女兒得知此事,在網上發帖質疑老伯的救人目的,該帖引來網友熱議。”
我沒有親歷,談點感想,就算是引文的讀后感。我不對引文事件負責,如該報道為假新聞,責任不在我,我就是就事論事,算個小學作文練筆,雖然我小學早就畢業了。
有什么感想?先談幾點。
救人的孫老伯身體真好,82歲,還能跳水救人,活過100歲沒問題。孫老伯說:“我是第二個跳進池中救人的。第一個跳進池中的也是一個老頭,年紀比我還大,84歲了。”第一個救人老頭活過100歲更沒問題。
荷花池和游泳池一樣,都是水深的地方,是不是也應安排個救生員值班?有專業的救生員,比靠“雷鋒”來搶救游客要有檔次。公共場所的安全措施一定要健全。
救人的孫老伯要求宣傳報道一下,沒什么不對的。孫老伯說:“讓我寒心的是,當時在場那么多比我年齡小的人,他們都沒去救,結果還是我們兩個80多歲的老頭跳進池里。唉——現在做好事的人越來越少了,看見人處于危難的時候肯伸出手搭救的人不多了,所以,有必要把這樣的事情宣傳一下,教育一下旁觀的年輕人。我自己都80多歲的人了,要那個名聲做什么用?”
宣傳宣傳應該算是感恩的表現,可為什么被救人不肯做這種感恩呢?
被救的何大媽表示,對于孫老伯所表達的弘揚見義勇為的思想,她是贊同的。但是大媽對于老伯要求上電視,并讓大媽向組織匯報救人一事的做法還是想不通。
談起孫老伯求表揚的事,何大媽的女兒韓女士對此一直不滿,“本來私下拎些禮物過去謝謝他挺好的,哪有這樣來求表揚的?”
我以為是感恩之心喪失,反倒有怨恨之心。我不是記者,沒能深入了解,但停留在文字表面上的觀察,何大媽和韓女士都沒對孫老伯有感恩之行。何大媽“打算登門道謝”,打算打算而已;韓女士“本來私下拎些禮物過去謝謝他挺好的”,也是本來是要拎的。
什么原因?
“我就是不想讓他曝光。”
曝光誰?曝光什么?
曝光孫老伯?還是怕自己被曝光?不得而知。
“我們只是不愿意把自己的隱私曝光。既然已經這樣,要弘揚正氣,就弘揚吧,就算是我們吃了個悶虧。”
哦,原來救命之恩是“吃了個悶虧”,怪不得沒有“涌泉”,感恩都不需要了。
那感恩之心跑到哪里了?不知何大媽是栽進荷花池前就沒有,還是丟在荷花池里了。
大大山 于 2010-8-2 21:00 補充以下內容
對救命恩人還說三道四,人品可疑!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