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625|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8-1 19:0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典故,傳說明朝一歷城縣令因不滿當時朝政,憤而離職在神通寺出家,他的年輕女兒也跟隨而來,在尼姑庵出家法名明喜,為父親洗衣服,徒弟問其這樣做的原因,明喜說,父親的養育之恩我們必須好好回報,正所謂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后來人們把神通寺后的這個泉起名為滴水泉,明喜為父親洗衣服的泉為涌泉。
      另一種是:中國人教人向善,講“善有善報”。教育人要感恩,講“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這方面的經典例子莫過于“銜環結草”的典故。
      《左傳·宣公十五年》記載:“魏武子有嬖妾,無子。武子疾,命 顆(魏武子之子)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為殉。’及卒,顆嫁之,曰:‘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余,而所嫁婦人之父也。爾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報。’”又《后漢書·楊震傳》“楊震字伯起……父寶”李賢注引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華陰黃雀》:“寶(楊寶)年九歲時,至華陰山北,見一黃雀為鴟梟所搏,墜於樹下,為螻蟻所困。寶取之以歸,置巾箱中,唯食黃花,百馀日毛羽成,乃飛去。其夜有黃衣童子向寶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愛救拯,實感成濟。’以白環四枚與寶:‘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當如此環矣。’”后以“銜環結草”為感恩報德的典故。
      2010年7月28日吉林省永吉縣口前洪水遇難者數人.......
      可憐的一對 父子 被洪水沖走了 !!!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葉知秋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8-1 19:18:28 | 只看該作者
    現在社會上這樣的人太少了,需要人性的回歸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04:4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州区| 潼南县| 托克逊县| 尉犁县| 泰和县| 佛坪县| 通化县| 保定市| 凤城市| 将乐县| 灌南县| 三都| 禄丰县| 沙坪坝区| 泉州市| 长治市| 惠水县| 长汀县| 紫阳县| 弋阳县| 镇康县| 鲜城| 北安市| 灯塔市| 江北区| 房产| 西乌| 东海县| 绥中县| 陵川县| 丘北县| 龙门县| 塔河县| 潮州市| 大连市| 合川市| 康定县| 肇东市| 汝阳县| 弥勒县| 日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