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鄭州7月29日電(記者張興軍 李鈞德)經國家統計局核準,2010年河南省夏糧總產量達到618.14億斤,較上年增加5.14億斤,增長0.8%;平均畝產776.6斤,較上年增長0.5%。這也是該省夏糧總產量連續8年增產,連續7年創下歷史新高。
作為我國第一產糧大省,河南省夏糧生產緣何連創豐收神話?為此,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試圖破譯隱藏在“中原糧倉”背后的“豐收密碼”。
一場來之不易的豐收
最近下了幾場暴雨,這讓柳學友格外關心玉米的長勢,每天都要到地里查看。他說:“今年小麥完成了顆粒歸倉,如果秋糧穩產,全年的豐收就到手了?!?br />
47歲的柳學友是河南省息縣彭店鄉張莊村農民,今年一共種了3000畝小麥。盡管因為受到雨水和前期低溫凍害的影響,部分地塊減產,但是平均下來畝產仍然達到800斤,總產240多萬斤。
作為一名種糧大戶,柳學友的夢想是要耕種5萬畝地。“要當上全國的麥王,那我才高興呢,那干起來才有勁呢!”
柳學友的故事是河南省糧食生產的一個縮影。
與此同時,在河南省??h王莊鄉,經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農科院等單位小麥專家實打驗收,當地3萬畝連片高產示范方小麥平均畝產611.6公斤,首創3萬畝以上連片小麥平均畝產超600公斤的全國高產紀錄。
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副組長、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天財教授認為,河南省小麥再獲豐收,而且首創3萬畝連片小麥平均畝產全國最高紀錄,這意味著河南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持續提高,而且為我國整鄉、整縣建制開展高產創建積累了經驗,提供了樣板,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了解河南夏糧生產內情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場何等來之不易的豐收。
河南省農業廳總經濟師魏仲生介紹,說起河南糧食生產的連年豐收,耳熟能詳的概括往往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但從去年11月中旬以后,全省連續出現多次寒潮,低溫持續時間長,全省小麥提前半月進入越冬期,造成大部分小麥冬前生長量普遍不足,全省一、二類苗同比減少1.9個百分點。
“可以說,去年以來的天氣條件不但沒有幫上忙,而且還在添亂,由此造成小麥冬季苗情成為近年來最差的一年?!蔽褐偕f:“在這樣的條件下,想要獲得豐收談何容易。”
有關專家認為,在今年我國南方先遭遇特大旱災,后又出現持續暴雨,糧食生產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下,農業大省河南夏糧的再次豐收,不僅及時有效地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同時對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抵御全球金融危機、應對通脹預期也具有重要意義。
黃潔 于 2010-7-30 10:23 補充以下內容
樓主自沙:大家來討論一下這個新聞的可信度,新華網的太五毛了!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