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光明乳業(600597)發布對外投資公告,公司擬出資3.82億元認購新西蘭SynlaitMilk公司2602萬股新增普通股,認購完成后,公司的持股比例為51%。公司表示,新西蘭乳制品良好的國際聲譽和消費者認知度,契合公司進軍高端嬰兒奶粉市場的條件。(據7.18日新華社訊)
而在之前不久,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在公眾場合公開宣稱:由于對國產奶粉沒有信心,娃哈哈的大部分奶粉將使用進口奶粉,使用進口奶粉不但“安全”而且“成本更低”。
對于上述現象,已有四年奶粉銷售經驗的余小姐對記者的一番話一語道破其中秘密:“其實在三聚氰胺事件以前,國產奶粉的銷售還是不錯的。但自從該事件之后,顧客在選擇奶粉上尤為謹慎。”
當前,一面是三聚氰胺近期再次還魂,一面是國內大型乳業轉身海外并購。面臨這種尷尬的迷局,我們該如何破解?
據記者調查:只有代表新西蘭政府認可的優質新西蘭原裝產品,并且完全在新西蘭本土制造, 每一個生產環節都符合國際和新西蘭國家標準, 能代表新西蘭國家形象的產品, 才能授權使用新西蘭厥葉標志。以近期受到受年輕媽媽們熱力追捧的新怡奶粉來講,其奶粉罐上有一個特別的“蕨葉標志”,據超市營銷人員李小姐介紹,該品牌奶粉100%新西蘭原裝進口,奶源天然,營養安全,含氮量高于國產奶粉品牌,也讓其能更好地保持奶粉的新鮮度。
相對于新西蘭政府認證的權威性,面臨撲面而來的三聚氰胺還魂事件,曾有業內人士稱:我國目前的監管體系多是以企業自管為主,如問題奶粉需要由企業召回、由企業來銷毀,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企業的自覺性。但在經濟利益之下,很多企業并不能按照規定來做”,不難看出,眼下政府部門亟需一套自己處理問題奶粉的方法和系統,加強生產源頭監管,是奶粉行業的當務之急。
同時,在市場營銷上,企業要更精于攻“心”,注重與消費者的交流溝通,挖掘企業的文化內涵,把企業文化與民族文化相結合。近期熱銷的國外奶粉正在嘗試著打出了營銷組合拳,其中新怡奶粉購買贈送精美禮品以及新西蘭之旅等促銷活動,顯然讓消費者對其品牌認知度再次上升。與此相比,前期三元嬰幼兒奶粉等國產品牌的低調上市及沉默營銷,卻再一次把消費者推到了觀望的狀態。
相信,如能借鑒新西蘭乳業的成功經驗,中國乳業全身轉型并購海外的局勢終將會得以破解!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