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4750|回復: 1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莊子·秋水》新學解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7-29 14:02: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文】河伯曰:“世之議者皆曰:‘至精無形(1),至大不可圍(2)。’是信情乎(3)?”    北海若曰:“夫自細視大者不盡,自大視細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4);故異便(5)。此勢之有也(6)。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7);無形者,數之所不能分也(8);不可圍者,數之所不能窮也。可以言論者(9),物之粗也(10);可以致意者(11),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12),不期精粗焉。是故大人之行(13),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14);動不為利,不賤門隸(15);貨財弗爭,不多辭讓;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16),不賤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異(17);為在從眾(18),不賤佞諂(19),世之爵祿不足以為勸(20),戮恥不足以為辱;知是非之不可為分,細大之不可為倪。聞曰:‘道人不聞(21),至德不得(22),大人無己’。約分之至也(23)。”
      【譯文】河神說:“世間議論的人們總是說:‘最細小的東西沒有形體可尋,最巨大的東西不可限定范圍’。這樣的話是真實可信的嗎?”
      海神回答:“從細小的角度看龐大的東西不可能全面,從巨大的角度看細小的東西不可能真切。精細,是小中之小;龐大,是大中之大;不過大小雖有不同卻各有各的合宜之處。這就是事物固有的態勢。所謂精細與粗大,僅限于有形的東西,至于沒有形體的事物,是不能用計算數量的辦法來加以剖解的;而不可限定范圍的東西,更不是用數量能夠精確計算的。可以用言語來談論的東西,是事物粗淺的外在表象;可以用心意來傳告的東西,則是事物精細的內在實質。言語所不能談論的,心意所不能傳告的,也就不限于精細和粗淺的范圍了。所以修養高尚者的行動,不會出于對人的傷害,也不會贊賞給人以仁慈和恩惠;無論干什么都不是為了私利,也不會輕視從事守門差役之類的人。無論什么財物都不去爭奪,也不推重謙和與辭讓;凡事從不借助他人的力氣,但也不提倡自食其力,同時也不鄙夷貪婪與污穢;行動與世俗不同,但不主張邪僻乖異;行為追隨一般的人,也不以奉承和諂媚為卑賤;人世間的所謂高官厚祿不足以作為勸勉,刑戮和侮辱不足以看作是羞恥;知道是與非的界線不能清楚地劃分,也懂得細小和巨大不可能確定清晰的界限。聽人說:‘能體察大道的人不求聞達于世,修養高尚的人不會計較得失,清虛寧寂的人能夠忘卻自己’。這就是約束自己而達到適得其分的境界。”
      這篇文章看到之后,似有所悟,從中看出,傳統文化中整體與部分的思想并不是玄學,“從細小的角度看龐大的東西不可能全面,從巨大的角度看細小的東西不可能真切。精細,是小中之小;龐大,是大中之大;不過大小雖有不同卻各有各的合宜之處。這就是事物固有的態勢。所謂精細與粗大,僅限于有形的東西,至于沒有形體的事物,是不能用計算數量的辦法來加以剖解的;而不可限定范圍的東西,更不是用數量能夠精確計算的。”或許在我們所處的專業領域,可以自信滿滿,離開熟知的領域,就不能信口開河了。不過內心存在公正、客觀的態度,態度才能不失偏頗。人們崇尚科學的同時,不能把人文的精神給丟了。辯論、討論不是非要分是個是非,而是借此開闊我們大家的視野,求得所謂的“真知”----我們都知道,絕對真理是不存在的。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2論壇幣 +20 收起 理由
    胡文輝 + 10
    apple12151007 + 1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7-29 14:27:21 | 只看該作者
    辯論、討論不是非要分是個是非,而是借此開闊我們大家的視野,求得所謂的“真知”,說的很對啊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30 收起 理由
    system + 30 該貼得到樓主的二次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0-7-29 15:31:27 | 只看該作者
    又長了一寸見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0-7-29 15:31:41 | 只看該作者
    遵經所以重道,經之所在,道之所在。所以對待經典,只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地繼承,是經不起推敲的。你想啊,你都能知何精何糟了,說明你高于經典,則根本無讀的必要,讀也是“順己者精華,逆己者糟粕”,無非借經典的外衣,行自己的祼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0-7-29 21:52:3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 無敵獸醫


        無敵兄之言,精彩。

    點評

    做好自己,而不是妄自菲薄。是什么使我們自豪?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杰出的人才。內耗不能產生生產力,我們為追求相對的真理沿需付出大部分的精力,所以還是從先哲思想中吸取精神力量吧!  發表于 2010-8-3 14:11
    做好我們自己往往是很快樂的一件事情,所以在這個平臺上,能見到各路高手,俺收獲頗多啊,批評人家的時候首先做好自己,我覺得才會有底氣。:5s:  發表于 2010-8-2 17:18
    胡編向來論人持平,無敵兄謙遜了。自省之心,在胡編看來,是人的最大德行。可惜,很多人常說時常為之,然在胡編看來,為之者少。  發表于 2010-7-30 09:02
    胡編高看了,這是山東一位杏林中的老先生直言,我常拿來自省,以儆效尤。  發表于 2010-7-29 21:5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于 2010-7-30 08:31:1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 無敵獸醫 這是對待經典的嚴肅的態度,我看過《秋水》第一篇,心下一片茫然,看第二、三、四,越來越精彩。也有感于近期論壇的辯論,所以發在這里供大家探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10-7-30 08:58:58 | 只看該作者
    莊子之論 總是能以夸張的想象帶給我們深刻的道理

    點評

    呵呵 說明您的道行已經達到一定的層次了 吾等小輩繼續修行!~  發表于 2010-7-30 12:54
    哈哈,以前認為怪誕不經的東東重新讀來競倍覺親切。  發表于 2010-7-30 10:12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10-7-30 09:04: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孟俊英


        近期,胡編也準備重讀經典,那些東西很多還是20年前讀的,此番重讀,想來會有更多體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10-7-30 09:13:31 | 只看該作者
    道可道,非常道。辯論、討論不是非要分是個是非,而是借此開闊我們大家的視野,求得所謂的“真知”----我們都知道,絕對真理是不存在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于 2010-7-30 10:08: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 胡文輝 感受肯定不同,因為多了一番人生閱歷,看問題的視角也大大拓寬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7:5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千阳县| 鄯善县| 桐城市| 西宁市| 淮安市| 福海县| 大城县| 丹阳市| 新乡市| 西乡县| 恩平市| 博白县| 都昌县| 黔江区| 太仆寺旗| 陕西省| 洱源县| 桐乡市| 莒南县| 新蔡县| 弥勒县| 桐城市| 碌曲县| 宕昌县| 德安县| 罗田县| 丹巴县| 都江堰市| 澄迈县| 耒阳市| 句容市| 新巴尔虎右旗| 西峡县| 梁河县| 云安县| 久治县| 报价| 高安市| 漳州市| 昌宁县| 沂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