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兔的寄生蟲病,首要的是貫徹“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養兔者應對所在兔場及地區兔的寄生蟲種類進行全面調查,并掌握不同寄生蟲的流行特點:① 流行季節,大部分蠕蟲和球蟲可全年發病;而蠅蛆病多在夏秋季,蠟病則多在秋冬及梅雨季節。② 感染途徑,大部分線蟲、絳蟲和球蟲是經口吃人感染性蟲卵而感染;吸蟲多因吃到或飲用含有囊坳或尾坳的水生植物、江河水而感染;蠟、虱、蚤等則是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而感染。③ 不同蟲體在不同發育階段以不同形式排出體外,它們對外界的抵抗力不同;發育至感染階段所需要的時間也不同。例如,球蟲卵囊剛從體內排出時無感染力,必須經過2~3 日的發育才具傳染性;而兔吃到肝片吸蟲卵則不會得肝片吸蟲病,因為蟲卵必須經過中間宿主― 螺體內發育至尾拗,再在水生植物或水面上發育成囊坳才能傳染兔。④ 兔的年齡、品種、營養狀態不同,也影響寄生蟲的感染和流行。此外,還涉及氣候、地理、生物種群等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如自然災害及目前兔的貿易交往頻繁,也使兔的多種寄生蟲病有擴大流行的趨勢。
要消滅兔的寄生蟲病,必須根據不同寄生蟲的流行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綜合防治措施。在實踐中較有效、可行的措施是計劃驅蟲。它具有消滅傳染源、防止病原擴散和治療病兔的雙重意義。一般在春秋兩季應進行兩次全群普遍驅蟲。丙硫咪哇具有高效、低毒、廣譜的特點,是較理想的驅蟲藥物,它可以驅除線蟲、絳蟲、絳蟲蝴及吸蟲。仔兔最易暴發兔球蟲病,死亡率高,應重點預防,以提高仔兔成活率。仔兔從斷奶至3 月齡止,每日可服用氯苯肌1 片(有些兔場的兔球蟲對氯苯肌已產生抗藥性,可試用其他抗球蟲藥)。特別是在高溫多雨季節,更要加強兔球蟲病的預防(詳見兔球蟲病)。兔蜻病是危害養兔業的又一嚴重寄生蟲病,預防和根治本病是一大難題,因兔不耐藥浴,目前只能通過定期全面普查,發現病兔及早治療,用伊維菌素皮下注射療效較好(詳見兔蠟病)。
驅蟲藥的選擇原則:① 高效。經1~2 次用藥就能徹底驅除兔體內的寄生蟲。② 低毒。對兔有較小的副作用,藥物在兔體內殘留量少,殘留時間短,不污染環境。③ 廣譜。最好一種驅蟲藥可以驅除多種寄生蟲,例如,丙硫咪哩可以驅除多種線蟲、吸蟲、絳蟲等。也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驅蟲藥聯合使用,從而擴大驅蟲范圍。④ 價廉。⑤ 使用方便。特別是在大群驅蟲、殺蟲時,方便的驅蟲方法可以節省人力物力。
驅蟲過程中應注意下列幾點:① 使用驅蟲、殺蟲藥物要求劑量準確;② 驅蟲后對病兔應加強護理和觀察,必要時采用對癥治療,并及時解救出現毒副作用的病兔;③ 先做小群驅蟲試驗,取得經驗并肯定藥效和安全性后,再進行全群驅蟲;④ 驅蟲同時要加強糞便的無害化處理,防止病原擴散。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