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樓主 |
發表于 2010-7-17 15:29:51
|
只看該作者
場址的選擇
隨著養雞業的發展,養雞技術、生產管理水平需要相應的提高。所以我們制定了這套手冊,希望通過這些建議,帶領“峪口蛋雞”用戶共同發展。
1養雞準備事項
養雞場的建立,首先必須明確建場的性質和任務,然后選擇場址,設計和籌劃雞舍、設備和用具。
(一)場址的選擇
選擇雞場的場址時,應具備下列條件:地勢高燥、背風向陽、地下水位2m以下,地面平坦或稍有坡度(≤25°),沙質土壤,通風良好,水源和電力充足,并遠離居民區與其它養禽場
雞舍的建筑類型
雞舍的建筑類型有三種:密閉式、開放式和半開放式。目前農村養雞以半開放式雞舍居多。
密閉式雞舍:具有較好的保溫隔熱條件,便于人工控制舍內環境。雞舍采用人工光照,機械通風,受外界干擾少,有利于雞的生長發育和產蛋,但一次性投資大,建筑造價高,對電源的依賴性很強。
半開放式雞舍:白天利用自然光,夜晚給予一定的補光.靠開關窗戶來調節通風換氣和控制溫度。雞舍造價低,但控制光照較難,容易受到外界環境變化的干擾。
養雞常用設備
設備的選擇要從實際出發,其直接影響到管理的好壞,經濟效益的高低。
(1)供暖設備
只要能達到加熱保溫的目的,電熱、水暖氣暖、煤爐甚至火炕、地炕等加熱方式均可選用,但要注意煤爐加熱較臟,且易發生煤氣中毒,必須加煙囪。
房屋設計時注意考慮保溫隔熱。
(2)通風設備
密閉雞舍必須采用機械通風,根據舍內氣流流動方向,可分為橫向通風和縱向通風兩種。橫向通風,是指舍內氣流方向與雞舍長軸垂直,縱向通風,是指將大量風機集中在一處,從而使舍內氣流與雞舍長軸平行的通風方式。近年來的研究實踐證明,縱向通風效果較好,能消滅和克服橫向通風時舍內的通風死角和風速小而不均勻的現象,同時消除橫向通風造成雞舍間交叉感染的弊病。
(3)供水設備
從節約用水和防止細菌污染的角度看,乳頭飲水器是最理想的供水設備,必須選擇優質不漏水的飲水器。現在籠養育成雞和蛋雞使用最普遍的還是V型水槽,常流水供水,但每天要花費精力去刷洗水槽。平養育雛時可使用吊塔式自動飲水器,既衛生又節水。
(4)喂料設備
主要使用食槽,籠養雞都用長的通槽,平養育雛時也可使用這種供料方式,也可用吊桶供料。食槽的形狀對雞采食飼料的拋撒有很大影響,食槽過淺,沒有護沿會造成較多的飼料浪費。
(5)集蛋設備
機械化程度高的雞場采用傳送帶自動集蛋,效率高,但破損率較高。目前一般養雞戶都采用手工集蛋。
(6)清糞設備
一般雞場采用人工定期清糞,規模較大雞場的可采用機械清糞。
(7)籠具
育雛可以用網板,也可采用立體式多層育雛器;育成雞除平面網上飼養外,多采用重疊式或階梯式育成籠,農戶多采取60-70日齡直接轉人蛋雞籠.產蛋雞基本上都是籠養,目前國內生產雞籠的廠家很多,可根據實際情況去選購。
雞只籠位面積必須得到保證。
(8)光照設備
國內普遍采用普通燈泡來照明,發展趨勢是使用節能燈。許多雞場安裝定時自動控制的開關,取代人工開關,保證光照時間準確可靠。
(9)其它
消毒設備:農用噴霧器、氣泵等。
免疫、治療設備:連續性注射器、刺種針等。
斷喙設備:電動斷喙器、電烙鐵等。
稱重設備:彈簧秤、桿秤、電子稱等。
推薦雞舍模式:農村小規模飼養建議采用二者相結合的方式:三層半階梯,兩半組靠窗,中間一整組,前后開窗,設天窗地窗,加防鼠、防鳥網,一端山墻安裝排風機.氣候溫和時自然通風,特別熱或冷時采用縱向通風方式。糞溝機械清糞、乳頭飲水器、手工喂料、手工撿蛋、人工光照和自然光照相結合。
特別提示:一次省,天天費。規模飼養,應密閉、機械喂料、自動溫控。
飼料
飼料成本一般占到養雞總成本的75%,飼料對雞的體重、性成熟、開產早晚、高峰期持續時間及蛋重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為了保證飼料質量,必須經常抽檢飼料。首先要對飼料的原料進行外觀檢驗,檢驗方法:目測、鏡檢;能進行理化檢驗的,同時要對原料進行理化檢驗,合格后才能加工飼料。對使用成品飼料的養殖戶,要不定期對成品料抽檢,送往化驗室化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特別提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選擇講誠信,負責任的供應商非常重要。
雛雞的生理特點
(1)生長極為迅速
雛雞體重在兩周齡時比出生時增重2倍,六周齡時是出生時的十倍;雛雞羽毛生長快,三周齡時占體重的4%,四周齡時占體重的7%;換羽速度快,所以雛雞對蛋白質的需求量較高。
(2)體溫調節能力差,難以適應外界溫度的變化
由于雛雞機體本身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加上體表只有絨毛,沒有羽毛,特別怕冷。因此,對雛雞的保溫工作要給予極大的重視。
(3)對疾病的抵杭力弱
由于雞體的免疫體系發育不完全,免疫功能不健全,外界的各種疾病極易感染雛雞。
(4)新陳代謝強烈
雛雞生長快,呼出的二氧化碳、水蒸氣、產生的氨氣都比較多,這些污濁的空氣極大的影響雛雞的健康。要在保證溫度的條件下,加大通風換氣量,減小密度。
(5)雛雞的消化能力差
雛雞的消化器官發育不全,嗉囊和肌胃容積小,貯存食物有限,要少喂勤喂,用優質飼料。
(6)雛雞敏感性強
飼料中的各種營養成分缺乏或有毒藥物過量時,雛雞都會很快出現病理癥狀。因此,在配制雛雞日糧時,要謹慎確定各種營養成分的含量及其比例。
(7)雛雞膽小、易受驚嚇、自衛能力差
雛雞神經敏感,無自衛能力。因此,要保持育雛環境安靜,嚴防生人入內、防止噪音,還要防止其他動物對雛雞群的影響,如蛇、貓、狗、鼠等。
進雞前準備
根據雞群周轉情況,合理安排好進雞時間,然后根據雞舍數量、面積、以及經濟實力,選擇信譽好、產品質量高、技術服務完善的供雛單位,預定雞雛。接雞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1)物資與用具的準備
物資:飼料、疫苗、藥物、墊料等。
工具:溫、濕度計,照明用具,清掃用具以及育雛記錄表格等。
(2)育雛前搞好雞舍的清掃消毒工作。步驟如下:
沖洗雞舍:用水槍清洗雞舍的天花板、籠具、地面,順序先上后下、先內后外,可除去部分病原體,沖洗掉大部分有機物。
火焰消毒:舍內不怕火燒的金屬籠具、地面等可采用火焰消毒。
噴霧消毒:一般沖洗干燥后才能進行化學消毒,常用噴霧消毒,噴霧量為每平方米0.25-0.4升稀釋后的消毒液。噴霧時,順序先后再前、先頂后地、先內后外。
熏蒸:熏蒸時應提高氣溫,濕度60-80%較好,用高錳酸鉀與福爾馬林,比例1:2,每立方米用量分別是21g和42m1,消毒時應密閉門窗。
(3)雞舍內環境熏蒸后,一般封閉24小時以上,有條件的養雞戶要對雞舍取樣進行細菌培養,合格后進雞;沒有條件的,要對雞舍熏蒸足夠長的時間。為了保證熏蒸的效果,進人雛雞舍的人員,要穿上專用的防疫服,腳踩消毒池,用消毒水洗手。在保證生產的情況下,盡量減少人員出人。
(4)試溫:氣溫低時,在進雛前兩、三天,開始供暖,使舍內溫度達到適宜水平,觀察室內溫度是否均勻、平穩,設備是否合格,飲水系統有無滴漏。接雛的當天要先把料、水備齊,創造溫暖、清潔而安適的生活環境;同時制定好合理的免疫計劃,尤其是誰備好一日齡免疫用的傳支MA5疫苗。
準備工作完成后,就可以進雞了。
特別提示:有備無患。
育雛條件
(1)溫度:溫度對雛雞的生長發育相當重要。“峪口雛雞”在育雛階段適應較高溫環境。第一周前三天37℃,后三天35℃,以后每周降溫2℃直到21℃。雛雞的分布狀態是判斷溫度是否適宜的標志:溫度合適則雛雞均勻分布、運動自如、形象舒服。雛雞扎堆、嘰叫、靠近熱源,說明溫度偏低;雛雞遠離熱源、翅膀散開并張口喘氣、呼吸急促,說明溫度偏高。
飼養“峪口雛雞”溫度控制標準如下:
時間 籠養(℃) 平養(℃)
1-3天 35-37 37
4-7天 34-36 35
2周齡 33-35 33
3周齡 31-33 31
4周齡 29-31 29
5周齡 27-29 27
6周齡 25-27 25
(2)濕度:雛雞舍要維持適宜的濕度。1-10天以65%-70%的濕度為宜;11日齡以后雛雞呼吸排糞相應增多,容易潮濕,以50%-55%的濕度為宜,但不能小于40%,
(3)通風:在通風之前把雞舍溫度提高2-3℃,應在中午外界溫度較高時進行,不能讓氣流直吹雛雞,防止賊風出現。
(4)光照:光照強度20-30勒克司(Lux)(10 Lux相當平方米1-2瓦),第一周23-24小時/天,目的是為了讓雛雞盡快熟悉環境,便于飲水,采食。(詳細內容參見8光照程序)
(5)飼養密度
進雞后,裝雞時要注意把握飼養密度。合理的飼養密度,是保證雞群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密度過大會限制雛雞活動、采食、飲水,生長不整齊,密度過小,浪費設備和人力,增加保溫難度。
周齡 平養 籠養 網養
0-3 20-30 20-40 50-60
4-6 10-15 20-25 20-30
飲水
雛雞進人雞舍后,要先飲水后開食,因為出殼以后,還有部分卵黃沒有完全被吸收,飲水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另外,由于在育雛舍內溫度較高,呼吸蒸發量大,也需用飲水來維持體內的代謝平衡。育雛開始的1-3天,飲水中應加3%的葡萄糖和0.1%的電解多維。
開食
3日齡以內的雛雞可以飼喂潮拌料,目的是改善飼料的適口性,增加雛雞的采食量。具體操作方法如下:把飼料攤平、加水25%、雙手搓勻。合格的潮拌料標準是手緊握成團,手松開則自動散落。做好的潮拌料應盡可能在6小時內讓雛雞采食完。為了整個育雛階段取得好的成績,育雛期第一周建議使用“峪口雛雞專用”強化幼雛料、1-6周建議使用“峪口雛雞專用”雛雞開食料。
斷喙
一般在7-10日齡進行,可防止啄羽、啄趾、啄肛等,而且減少飼料浪費。斷喙部位:上喙從尖端到鼻孔1/2處,下喙剪斷1/3,俗稱“地包天”。
斷喙注意事項:
1)準確、迅速,防止流血。
2)體弱、病雞不斷喙。
3)避免操作過急。
4)斷喙前后2天,飲水或飼料中應加人維生素K和抗菌素。
5)斷喙后數天內,在料槽中加人較厚的飼料層,避免雛雞啄空料槽使傷口感染。如果此時需使用抗球蟲藥,則在飼料消耗未恢復到正常之前,采用飲水投藥。
育雛末期目標
○雞群健康。
○雞群體重達標、整齊度高。
○成本低。
育成雞的生理特點
一般地說,從7周齡起到18周齡這一階段稱為育成期。育成雞的管理目標是:促進成雞的體成熟和性成熟,育成率高、體重達標、均勻度高、抗體高且均勻,適時開產,即在20-22周齡雞群產蛋率達50%。
育成雞的生理特點
(1)具有健全的體溫調節能力和較強的生活能力,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明顯增強。
(2)消化能力強,生長迅速,是肌肉和骨骼發育的重要階段。整個育成期體重增幅最大,但增重速度不如雛雞快。體重增長速度隨著日齡增加而逐漸減慢,但脂肪沉積隨日齡的增加而增多。
(3)育成后期雞的生殖系統發育成熟。在光照管理和營養供應上要注意這一特點,順利完成由育成期到產蛋期的過渡。
育成期注意事項
(1)雞群體型發育控制
體型是建立在良好骨架上面的正常體重,體型是骨架與體重的綜合表現。良好的骨架發育是維持產蛋期間高產能力及優良蛋殼的必要條件,若骨架小而相對體重大者,此表示雞只肥胖,這種體型的雞其產蛋表現不會理想,例如,會早產,脫肛多,且產蛋初期時母雞的死淘率高等缺點。
雞只體型發育規律為:前段(56日齡以前)著重于骨架的發育,后段(56日齡以后)著重在體重的增長。
(2)體重的測定與均勻度
體重的測定:這項工作可選在清晨喂料前實施。平養時,在雞舍內四處抓雞稱量;籠養時,在各處固定的雞籠抓雞稱量,根據飼養數量,建議抽取的比例如下:
雞群大小(只) 500 1000-2000 5000-10000
抽取比例 10% 5% 2%
抓雞稱量從第4周齡開始,每周應持續的測定體重直到產蛋高峰過后。9周齡以后,若發現體重低于指標時,應設法增加雞只的采料量或供應熱能較高的飼料來改善。
育成的品質除取決于良好的體型發育外,雞群的均勻度也十分重要。要保證80%以上的雞其體重應在平均體重上下10%的范圍內。
雞群均勻度的計算方法:如2000只的雞群取100只,這100只即為取樣群,取樣群的每只雞都稱個體重。
均勻度即取樣群中體重在平均體重正負10%以內的只數占取樣總只數的比率,再乘以100得出整數。如:一個2500只的雞群,按5%抽樣稱重125只,其平均體重1.30。
1.30-1.30 x 10%=1.17
1.30+1.30 x 10%=1.43
如果計算抽樣稱重的125只中體重在1.17kg至1.43kg范圍之間的雞群為110只,則此雞的均勻度為:110÷125=88%,均勻度的評分標準如下:
級別 體重在平均重±10%以內雞數占的百分比
特級 大于90
優等 84-90
良好 77-83
一般 70-76
不良 63-69
差 56-62
很差 ≤55
一般影響整齊度的因素,包括密飼、疾病、斷喙不良或營養攝取不足等,當雞群的整齊度低于80%時應:
①、降低雞群密度;
②、增加采食及飲水空間或均勻配置采食及飲水位置;
③、把雞群按體重大小分成3組,依其所需分別喂飼。
(3)控制性成熟
光照是控制蛋雞性成熟的主要方式,蛋雞飼養管理的前8周,光照時間和強度對雞只性成熟影響很小,但8-18周齡間會應自然光照的漸增或漸減而影響性成熟的提早或延遲。因此在此期間若不實施人為的恒定光線的光照程序時,10-3月份孵化的雛雞將會提早產蛋,即體重尚未成熟而雞早已開產,而在4-9月份孵化的雛雞以后將會延遲產蛋,即雞已達成熟的體重也不開產的不良后果。
(4)產蛋前免疫
育成后期要將新城疫、減蛋綜合癥、傳支等油苗注射完畢,以保證雞群有較高的免疫力,使生產性能正常發揮。體重達標、均勻、健康是抗體均勻的基礎。
育成期末目標
體重達標,均勻度高,抗體水平一致,免疫力強,適時開產。特別提示:強調體重(體型)、光照、免疫、換料的綜合考慮.以體型發育為核心。
“峪口蛋雞”系列商品代后備雞體重標準
“峪口蛋雞”系列商品代后備雞體重標準
周齡 褐雞(g) 灰雞(g) 白雞(g)
1 70 65 65
2 115 110 110
3 190 180 180
4 290 270 250
5 380 350 320
6 480 440 400
7 590 540 500
8 690 630 580
9 790 730 680
10 890 830 770
11 990 930 870
12 1080 1020 950
13 1160 1100 1030
14 1250 1180 1100
15 1340 1250 1160
16 1410 1310 1210
17 1480 1380 1250
18 1550 1450 1280
19 1610 1510 1310
20 1660 1560 1360
產蛋雞的生理特點
蛋雞產蛋期管理的中心任務是為雞群創造適宜與衛生的環境條件,充分發揮其遺傳潛力,達到高產穩產的目的,同時降低雞群的死淘率與蛋破損率,盡可能地節約飼料,最大限度地提高蛋雞的經濟效益。
產蛋雞的生理特點
(1) 卵巢、輸卵管發育在性成熟時急劇增長。性成熟以前輸卵管長僅8-l0cm,性成熟后輸卵管發育迅速,在短時期變的又粗又大,長50-60cm。卵巢在性成熟前,重量只有7g左右,到性成熟時迅速增長到40g左右。
(2)蛋殼在輸卵管的峽部開始成形,大部分在輸卵管子宮部完成。蛋殼形成所用的鈣,是飼料中的鈣進入腸道,吸收后形成血鈣,通過卵殼腺分泌,在夜間形成蛋殼。若飼料中鈣較少不能滿足雞的需要,就要動用骨骼中的鈣。因此保持足量的鈣和磷以及鈣磷比例平衡,對提高產蛋率和防止產蛋疲勞綜合癥很有意義。
飼養管理條件
(1)溫度
成年雞適應的溫度范圍為5-28℃,產蛋雞適宜的溫度為18-23℃。
(2)濕度
適宜的相對濕度為60%-70%,
(3)通風
通風的目的在于調節舍內溫度,降低相對濕度,排除雞舍中的有害氣體,如氨氣、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使舍內保持空氣清新,供給雞群足夠的氧氣。其中氨氣的濃度不超過25ppm,二氧化碳不超過0.15%,硫化氫的濃度不超過10ppm。
●通風要領:進氣與排氣口設置合理,氣流能均勻流過全舍而無賊風(即穿堂風)。
●通風量:雞的體重越大、外界溫度越高,需要的通風量也越多。
產蛋期注意事項
(1)減少應激
蛋雞在產蛋高峰期,生產強度大,生理負擔重,抵抗力較差,對應激十分敏感。如有應激,雞的產蛋量會急劇下降,死亡率上升,飼料消耗增加,并且產蛋量下降后,很難恢復到原有水平。因此,此階段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應激:
●要保持雞舍及周圍環境的安靜,飼養人員應穿固定工作服,閑雜人員不得進入雞舍;
●堵塞雞舍的鼠洞,定期在舍外投藥餌以消滅老鼠;
●把門窗、通氣孔用鐵絲網封住,防止貓、犬、鳥、鼠等進人雞舍;
●嚴禁在雞舍周圍燃放煙花爆竹;
●飼料加工、裝卸應遠離雞舍,這不僅可以防止噪聲應激,而且還可以防止雞群疾病的交叉感染。
(2)季節不同管理要點不同
春季:溫度上升、光照加長、利于產蛋,但疾病較多,注意防疫。
夏季:注意防暑降溫、減少熱應激、增加采食量。
秋季:保證光照時間穩定。
冬季:防寒保溫,增加舍內溫度和注意通風換氣。
特別提示:穩定壓倒一切。
觀察雞群
進雞后,要注意經常觀察、巡視雞群。白天注意觀察采食、飲水有無突然增加或減少,精神狀態,糞便情況等,晚上靜聽有無呼吸道疾病的異常聲音。對雞群變化做到發現及時,處理得當。
定期稱重
雛雞、育成雞每周末稱重一次;產蛋雞:25周之前每周一次,25周以后定期稱重。稱重一般在早晨喂料前(空腹),抽取雞群5%個體稱重(依群體大小制定抽取比例),對抽測結果,要與品種標準體重比較,然后調整飼料供給和制定換料時間,使雞群始終處于適宜的體重。符合標準體重的雞群,發育正常、生產性能好、飼料報酬高。體重過大的雞,性機能差,產量少;體重過輕,生產機能不健全,產蛋持續能力差。
調整雞群
無論養雞技術、管理水平多高,雞群中總會出現一些體質較弱的雞,如果我們不及時挑出,進行個別處理,勢必影響雞只生長以及生產性能的發揮,使總體效益受損。所以我們在日常養雞管理中,要注意對雞群進行個別調整,挑出體質較弱的雞,集中飼養,推遲換料時間并給予一定的營養物質,使其盡快達到標準體重。
帶雞消毒
為了沉淀粉塵、殺滅或減少雞舍病原體,應該定期使用有效消毒劑對雞體表和雞舍噴霧。雛雞舍:除免疫日外,一天兩次;育成、蛋雞舍:除免疫日外,一天一次;
●帶雞消毒用藥應定期更換,以免產生耐藥性。
●消毒劑使用濃度:0.015%的百毒殺、10%安力2000、5%安普殺、0.2%-0.3%的次氯酸鈉等。
●帶雞消毒時,噴口不能直射雞體,程度以雞體表潮濕為止。
建議免疫程序
制定免疫計劃必須考慮雛雞的母源抗體水平、本地疾病的流行情況、可以采購到的疫苗、愿意使用的疫苗接種方法和計劃使用的滅活苗產品。“峪口蛋雞”系列商品代雛雞具有高水平的法氏囊炎、新城疫、支氣管炎母源抗體。
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蛋雞免疫程序(僅供參考):
日齡 疫苗 免疫方法 劑量
1 傳支MA5苗 點眼 1.2羽份
7 新/支/腎三聯苗 點眼 1.5羽份
10 禽流感H5油苗 頸皮下注射 0.5ml
12 法氏囊(毒力中等) 飲水 2羽份
※15 支原體油苗 皮下注射 0.3ml
17 新城疫油苗或新/鼻二聯
新/支二聯苗(MA5+Clone30) 皮下注射
點眼 0.3ml
1.5羽份
19 法氏囊(毒力中等) 飲水 2羽份
23 雞痘 刺種 1.5羽份
40 新城疫Ⅳ系苗 點眼 1.5羽份
50 傳喉 點眼 1羽份
60 禽流感H5油苗 皮下注射 0.5ml
65 禽流感H9油苗 皮下注射 0.5ml
70 傳支H52 點眼 1.5羽份
80 新城疫Ⅳ系苗 點眼或飲水 2羽份
95 傳喉 點眼 1羽份
105 傳支油苗 皮下注射 0.5ml
※110 支原體油苗 皮下注射 0.5ml
115 新城疫Ⅳ系苗 點眼或氣霧或飲水 2羽份
120 新/減二聯苗 皮下注射 0.5ml
※125 傳鼻二聯苗 皮下注射 0.5ml
130 雞痘 刺種 2羽份
135 禽流感H9油苗 皮下注射 0.5ml
140 禽流感H5油苗 皮下注射 0.5ml
備注:● 可根據地區疫病流行情況而定,一般可不免疫。
● 新城疫在產蛋期每間隔3個月免疫一次 Ⅳ系弱毒苗,可以點眼或氣霧。
● 流感H5、H9油苗在產蛋期每隔4個月注射一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