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雞的羽毛光彩鮮艷奪目,富有光澤,羽毛豐滿,緊密依附在身體皮膚上。羽毛覆蓋著雞體表面,是保持體溫的絕緣體,其生長代謝與生產密切相關.剛出殼的雛雞被毛為稍黃的纖細絨毛,成年健康雞羽毛整潔,光滑,發亮,排列勻稱,而因管理不當,發生傳染病或營養不良時,雞只會出現羽毛蓬亂,無光澤,逆立,易折,提前或推遲換羽等異常現象.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這些異常情況的出現,本文對雞只羽毛異常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探索其有效的預防措施.
一、羽毛異常損害
羽毛惡化對雞體和經濟效益都有不利影響,研究表明;除去雞體表面部分羽毛,會給蛋雞代謝帶來顯著影響,若拔去羽毛則可使其熱散發量增加,為此雞要攝入更多的飼料以補充散發的熱量.雞體羽毛的損失會直接導致其采食量的增加,日本禽病學研究報道認為若將雞頸,胸部羽毛除去而成為裸露狀態,則其采食量要增加10%.羽毛再生需要更多代謝能,著羽不良的雞為滿足此需要就會增加對能量的需要,消耗更多的飼料,實驗證實;飼喂等熱量飼料的蛋雞,其羽毛覆蓋率每損失10%,就需要多消耗4克左右的飼料用于保持體溫恒定.羽毛覆蓋率又與飼料效率直接相關,對飼料轉化率也有很大的影響,著生羽毛每損失1克則飼料效率會減少0.04,完全無羽雞能量需要比羽毛正常雞約高85%.另外雞體羽毛惡化,容易使裸露部位損傷而影響其在市場上的銷售.
二、雞只羽毛脫落的原因分析
1.換羽;自然換羽是家禽羽毛自然脫落進入休產期的正常生理現象.一般而言,散養的雞保持較好的羽毛.并會隨季節進行自然換羽,而現代規模化養雞場生產過程中,雞只并不能完全自然換羽.產蛋雞休產其結束后,會長出新羽毛,且體重增加,恢復產蛋,低產雞換羽時間較長,而高產雞換羽較集中,常不等換齊羽就開始產蛋,甚至邊換羽邊產蛋.為提高蛋雞產蛋數量和質量,工廠化養雞必須進行強制換羽.
2.摩擦;若應激狀態和雞籠結構不良,雞只羽毛會和雞籠堅固的金屬網或料槽相摩擦導致羽毛損失;另外,雞只為完成其在籠內完全不可能的筑巢砂浴本能而常常很不安定,當異常情況出現,會增加雞只在籠內轉動次數和身體同雞籠金屬部分的摩檫,從而導致羽毛脫落.
3.啄羽;啄羽是商品雞場雞只羽毛損失的最重要原因.發生啄羽的原因很多,但多數實驗結論都認為是因飼料養分中存在某些不足,雞只因養分不足而比平時更加好動,啄的動作增加,頻度也增加.在高密度大群飼養時,當雞只突發性地食入羽毛,就有可能導致啄羽,食羽,雞群中若存在有些惡習的雞只,其他雞馬上就會效仿,從而發展到互啄的惡癖.
雛雞向青年雞的過度時期(5-7周齡)常會發生啄羽現象,因為此時雞大量需求各種營養物質,需求飼料中營養成分充足且全面,六大營養物質任一成分的供應不足,缺乏或營養物質供應不平衡,都會造成雞只在生長上的不平衡,雞只為自行調整此不平衡性而通過采食羽毛來彌補營養上的不足,并克服所開始實行的限食而形成的饑餓感.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應激也會使雞只發生啄羽現象.雞群常遭受疾病,溫度,濕度,疫苗注射,驚嚇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或刺激,同時生物,物理,化學因素也會對雞只必須通過消耗體內大量的維生素,氨基酸及某些內分泌激素等,當其遭受應激引起維生素嚴重缺乏時,雞只就會通過啄羽方式來彌補和平衡體內物質的不足.啄羽現象一旦在雞群內發生,作為一種病態現象,若不采取任何控制措施會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
三、羽毛生長不良的分析
雞只的羽毛常常會出現生長不良現象,而羽毛的生長不良又和羽毛脫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造成羽毛生長不良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遺傳因素;赤膊雞身上羽毛稀少且色澤異常,甚至周身僅在翅膀上長幾根羽毛,但其精神,體溫,食欲,飲水,糞便,生長等方面均正常,由于選育的需要,規模化的生產已淘汰此等類型的品種,只是在某些散養戶中這種現象依然會出現.甲狀腺機能與羽毛生長和換羽密切相關,實驗表明;將羽毛豐滿的正常雞切除甲狀腺,雞只終生不換羽.有關文獻報道,雞先天性甲狀腺分泌機能受阻,分泌缺乏會導致雞只羽毛不生長.
2.營養因素;日糧營養水平對雞只羽毛的生長發育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營養的不平衡或者部分養分的缺乏可導致雞只羽毛生長出現異常.
(1)蛋白質含量不足或氨基酸不平衡;蛋白質是動物體內組織發育的主要營養成分,羽毛中蛋白質含量高于85%(角蛋白),而氨基酸則是羽毛生長最重要的營養物質.日糧中長期缺乏會出現著羽不良;賴氨酸缺乏可導致有色羽毛雞羽毛色素沉積;生長雞日糧中缺乏色氨酸,甘氨酸,精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胳氨酸時,都會使雞只羽毛多種異常癥狀.
(2)維生素缺乏;日糧中泛酸缺乏易出現皮炎和羽毛生長緩慢.且已長出的羽毛會在短期內破損脫落;煙酸缺乏的小雞除羽毛生長不良外,還可長出蓬松干枯易脫落的羽毛;雛雞VD3缺乏使羽毛生長不良,甚至出現不正常帶黑色的羽毛;來源于嚴重缺乏葉酸母雞而順利孵出的初雛雞,會出現生長受阻或羽毛質量及色素沉積異常;當日糧中蛋白質含量較高時可能造成VB12的缺乏,從而導致雞只羽毛質量劣化和死亡率升高;成年及后備蛋雞VA,VB1缺乏會出現羽毛松亂,無光澤;種蛋中缺乏核黃素(VB2)時,可引起雛雞的絨毛卷縮.
(3)微量元素的缺乏;日糧中缺乏鋅或雛雞對鋅的利用率低,雞只生長發育緩慢,皮膚產生鱗宵,不全角質化或角質化過度,羽毛生長不良,纖維散開并發生損害,蓬松粗亂,易破碎,末端有程度不同的折損,翼羽,尾羽尤為顯著;當飼料中含鐵量低于15mg/kg,引起家禽缺鐵性貧血,病雞羽毛粗亂,蓬松,缺乏色素,并影響到色澤,使之失去應有顏色;集約化社飼籠養雞,若日糧中銅的含量較低,雞只羽毛蓬亂,干枯無光澤;缺乏碘時,甲狀腺腫,功能受阻,則雛雞不長羽毛或成雞不能正常換羽,羽毛褪色或見蝕斑.
3.管理因素;一般情況下,規模化飼養使用全價飼料.但若對雛雞不進行科學管理,也往往會導致小雞羽毛發育異常.如果育雛室溫度長期過高,較長時間高溫刺激皮膚,則雛雞羽毛生長機能受損,羽毛不能生長或者推遲長出.另外若育雛室或雞舍不定期清潔,舍內積留大量CO2,H2S,NH3等有害氣體,直接惡性刺激雛雞皮膚,羽毛生長機能也會損害,則雞羽毛生長不良,已長出的羽毛甚至自行脫落.
4.疾病因素;在一般情況下,雞只正常生長發育,但當雞只遭受疾病侵襲,會使羽毛出現異常,嚴重的可直接導致雞只死亡.
(1)病毒性疾病;這類疾病對雞只的危害比較嚴重,在出現一系列癥狀和病變以后,伴隨著羽毛生長異常,諸如羽毛蓬亂,羽毛不整等,這也是判斷雞群是否患病的一個較明顯特征.
患急性型新城疫的病雞常表現精神沉郁,不喜走動,羽毛松亂無光澤,垂頭縮頸,翅膀下垂,冠和肉髯發紺;因1日齡雛雞接種污染REV生物制品而出現的雞矮小綜合癥,雞只羽毛生長不正常,再身體軀干部位羽小支緊貼軀干;雞只感染IB,隨著病情的發展,病雞全身衰弱,羽毛松亂,昏睡,雙羽下垂,長堆在一起;感染IBD的雞只羽毛會出現逆立且無光澤;AI,EDS-76等病毒性疾病都會使病雞出現除典型癥狀外的羽毛松亂.
(2)細菌性疾病;Anderson等(1948)報道;感染雞白痢而幸存下來的雛雞大多生長手阻,發育不良,羽毛不豐滿,肛門周圍絨毛玷污;年齡較大的雞或成年雞副傷寒急性經過會突然停食,精神委頓,羽毛蓬松,冠和肉髯蒼白,皺縮;1日齡以上雛雞發生禽副傷寒后也會出現羽毛松亂;Kashiwazaki等報道成年雞鼠傷寒沙門氏菌野外爆發,具有羽毛蓬亂癥狀;患結核病的病雞被毛出現粗亂和蓬松,且無光澤;另外,急性型禽霍亂,禽偽結核病,急性敗血型大腸桿菌病,禽亞利桑那菌病,急性敗血型葡萄球菌病,曲霉菌感染等細菌性疾病感染都會使雞只出現羽毛松亂,不整,無光澤等異常現象.
(3)中毒性疾病;雛雞采食被霉菌污染的飼料,常導致著羽異常(羽毛脫落)和吸收不良綜合癥;肉毒梭菌中毒后初期羽毛蓬松,頸部羽毛逆立,后期羽毛脫落;雛雞碳酸氫鈉中毒,常導致羽毛逆立,后期或嚴重病例出現羽毛脫落;磺胺類藥物中毒的仔雞會表現抑郁和羽毛松亂;而喹乙醇中毒的臨床表現出精神不振,食欲減少以至廢絕,羽毛松亂,冠發黑,拉稀糞等癥狀;微量元素中的汞,砷,銅,錫,氟等導致雞只中毒,也會出現羽毛蓬亂,失去光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