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4704|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養管理] DHI報告中的峰值比是什么意思?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7-16 22:29: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測定的數據是0.9,報告說太高了,正常值是多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特別特 + 1 希望有人幫助解決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7-17 06:31:47 | 只看該作者
    我也不知道,請樓下的回答!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0 收起 理由
    system 0 樓主不滿意,扣除系統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0-7-17 17:11:39 | 只看該作者
    峰值比沒見過,字面理解是現在產量與高峰奶產量之比,不過現在DHI報告都用持續率,正常值群體牛,一胎應該在89二胎88三胎和以上87這是理想值,一般達不到。如果達到了就說明飼養管理有問題,沒有達到理想高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0-7-18 20:36:52 | 只看該作者
    峰值比指一胎牛高峰奶和其它胎次牛高峰奶的比值,正常情況下,應為76%-79%。如果小于0.75,可能是公牛品質不好;后背牛沒有培養好,轉群年齡大小或轉群時體型體況沒有達標。如果大于0.80:可能是頭胎牛表現好。(遺傳);經產牛沒有飼養好,營養管理等因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0-7-19 10:02:04 | 只看該作者
    DHI-牧場管理的有效工具
    DHI項目推廣的意義通過測試每頭泌乳牛的生產性能,使牧場管理建立在數據化、科學化的管理之上,大量有效數據資料的統計分析使得牧場的管理細化、高效,既掌握整體狀況,又清楚個體水平,改變粗放型、經驗型管理養牛模式。
      DHI與奶牛育種密切相關,通過在全國推廣DHI測試體系,結合后裔鑒定技術,可以持續性提高整個國家的奶牛群品質,也有助于建立有效的奶牛育種與良種登記體系,可以縮短我國與發達國家乳業生產水平的差距。
      DHI技術的應用
      DHI測試的項目目前在全國16個地區開展的DHI測試,基礎測試指標有測試日產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體細胞數、乳糖率及總固體率。在最后形成的DHI報告中有20多個指標,這些是根據奶牛的生理特點及生物統計模型統計推斷出來,通過這些指標可以更清楚地掌握當前牛群的性能表現狀況,牧場管理者也可以從其中發現生產經營的好壞。
      報告指標:泌乳天數,奶損失,前次體細胞數,首次體細胞數,高峰天數,高峰奶量,305奶量,305脂肪,305乳脂率,305蛋白,305乳蛋白率,已產奶量(總奶量),已產脂肪(總乳脂),已產蛋白(總蛋白),體細胞分,奶款差,經濟損失,校正奶,持續力,WHI群內級別指數,成年當量。
      DHI報告幾個主要指標簡介
      泌乳天數指從分娩當天到本次測試日的時間,反映了奶牛所處的泌乳階段,有助于牛群結構的調整。特別應關注那些泌乳天數較長的奶牛,查看其繁殖狀況及產奶量。如果屬于長期不孕牛應考慮其存留與否。在全年均衡配種的情況下平均泌乳天數應為150~170天,如果DHI提供的信息顯示這一指標過高,說明牧場繁殖方面的問題。  
      胎次是計算305天預測產奶量的必備條件。一般保持牛群平均胎次為3~3.5比較合理。因為處于此狀態的牛群不但有較高的產奶潛力及持續力,而且還有條件不斷更新牛群,這樣可以盡可能利用其優良的遺傳性能,提高群體生產水平。  
      校正奶依據實際泌乳天數和乳脂率校正為泌乳天數150天、乳脂率3.5%時產生的日產奶量??捎糜诒容^不同泌乳階段奶牛的生產水平,也可用于不同牛群間生產性能的比較。例如99001號牛與98012號牛某月產奶量基本相同,但是就校正奶量而言,后者比前者高出近10kg,說明98012的產奶性能好。
      乳脂率和乳蛋白率這兩項指標是通過紅外線分析儀測定的,乳脂率、乳蛋白率是牛奶計價標準的主要指標。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高低主要受遺傳和飼養管理兩方面的影響,因此除了選擇優良的種公牛(凍精)外,還需要加強飼養管理。乳脂率下降,可能是瘤胃功能不佳,存在代謝病、粗飼料搭配比例不當或飼料加工存在問題。如果在泌乳早期乳蛋白率太低,說明干奶期日糧配方不合理、產犢時膘情差、泌乳早期飼料中的蛋白不足等。
      脂肪蛋白比指牛奶中乳脂率與乳蛋白率的比值,正常情況下為1.12~1.13。高脂低蛋白說明日糧中添加了脂肪或是日糧中可消化蛋白不足,而低脂高蛋白很可能是日糧中缺乏纖維素的緣故。
      體細胞數(SCC)指每毫升牛奶中白細胞(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多形核噬中性細胞等)的含量。當奶牛乳房受到病菌侵襲或乳房損傷時,乳腺分泌大量白細胞進入其中,把細菌包圍起來并吞噬掉。隨著炎癥的加劇,體細胞數會急劇增加,當炎癥消失后,體細胞數會逐漸減少。因此體細胞數是反映乳房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標。另外,身體其他部位的炎癥也會造成體細胞數一定程度的增加。  
      另外體細胞數高,也會使牛奶質量下降。表現為乳脂率降低,鈣含量下降,鈉及氯含量上升,影響牛奶的營養價值及乳制品風味。因此許多國家的乳品加工廠都設立了體細胞計數高低的獎罰措施。上海奶業在2004年9月份將體細胞數納入計價體系。在國外提供30萬體細胞原料奶者會被處罰,50萬體細胞數以上則會被拒收。
      奶損失指由于乳房受細菌感染而造成的牛奶損失,可以通過體細胞數和產奶量的高低進行計算。奶損失與體細胞數的關系如下。DHI報告詳細地提供了每頭牛的奶損失及平均奶損失,由此可直接計算出經濟損失。這正是牛奶記錄系統的意義所在,也是牛場所關心的焦點問題。通過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體細胞數,減少乳房炎發病率,定會提高牧場的經濟效益。
      經濟損失指由于乳腺炎所造成的總的損失,其中包括奶損失和乳腺炎的其他損失。據統計奶損失約占總經濟損失的64%。乳腺炎的其他損失包括:乳房永久性破壞,牛只傳染,過早干奶、淘汰,獸醫、獸藥費,抗生素殘留奶,生奶質量下降等。例如,00413號牛,測試日產奶量27公斤。體細胞數81萬(體細胞分6分),換算成奶損失2.2公斤,奶款差4.84元(以奶價2.2元/公斤),那么本測試日造成的經濟損失則為7.56元(4.84/64%)?!?br />   305天奶量對于泌乳未滿305天的牛只指預測奶量,當泌乳天數達到或超過305天時指305天的實際奶量。查看本項目,可了解牧場不同牛只的生產水平及牛群的整體生產水平,作為奶牛淘汰的決策依據。仔細研究前后幾個月305天的預測奶量,就會發現同一頭奶牛不同月份305天的預測量有所差異。如果這個預測奶量增加,說明飼養管理有所改進;若奶量降低,表明奶牛的遺傳潛力因為飼養管理等諸方面因素的影響未能得以充分的發揮?!?br />   高峰日與高峰奶量 高峰日指奶牛在幾次測奶中奶量最高時的泌乳天數,高峰奶量指幾次測奶中的最高奶量。高峰日到來的時間和高峰奶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胎次奶量。據統計,高峰奶量每提高1kg,相對于頭胎奶牛胎產量提高400kg,二胎奶牛胎產量提高270kg,三胎奶牛胎產量提高256kg。在奶牛飼養中,及時到達泌乳高峰,并保持高峰奶量是奶牛飼養所追求的目標。通常情況下泌乳高峰到達的時間為產后約50天,而奶牛采食量高峰到達的時間較晚,約為產后90天。因此,為使奶牛產奶高峰及時到達并保持較高的產奶持續力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經產牛在上胎次泌乳末期適當增加膘情,注意干奶牛的飼養,進行必要的干奶期治療。
      頭胎牛做好犢牛期及育成期的培育,注意體尺體重,掌握好適時配種月齡。
      做好圍產期的管理,保持環境干凈、衛生,防止乳腺炎及其它并發癥的發生。
      加強泌乳早期的營養,適時調整日糧配方,保持飼料的全價性及較高的營養水平。  
      干奶日期反映了干奶牛的情況。如果干奶時間太長,說明過去存在繁殖問題;干奶時間太短,將影響奶牛體況的恢復和下胎的產奶量。正常的干奶時間應為60天左右。
      泌乳天數指從產后第一天到該胎次泌乳結束的時間,反映了過去一段時間內牛只及牛場繁殖狀況。泌乳期太長,說明存在繁殖等一系列問題,可能是配種問題,也可能是飼養方面的間接影響。這些均直接影響牧場的經濟效益。  
      持續力根據個體牛測試日奶量與前次測試奶量,可計算出個體牛的泌乳持續力。泌乳持續力=測定日奶量/前次測試日奶量×100%,用于比較個體牛只的產奶持續能力。泌乳持續力隨胎次和泌乳階段而變化,一般一胎牛的產奶量下降比二胎以上的牛慢。如果泌乳持續力高,這可能預示著前期的生產性能表現不充分,應補足前期的營養不良;若泌乳持續力低,表明目前飼養配方可能不能滿足奶牛產奶需要,或者乳房受感染,擠奶程序、擠奶設備等其他方面存在問題。  
      WHI(群內級別指數)指個體牛只或每一胎次牛在整個牛群中的生產性能等級評分,群內級別指數=個體牛只的校正奶/牛群整體的校正奶×100。它是牛只生產性能的相互比較,反映牛只生產潛能的高低。
      成年當量指將各胎次產量校正到第五胎時的305天產量。一般認為第五胎母牛的身體各部位發育成熟,性能理論上達到最高峰。利用成年當量可以比較不同胎次母牛的整個泌乳期的生產性能高低。  
      上海DHI體系實施效果加入DHI后,測試中心免費為牧場提供長期的DHI應用指導,牧場免費享用試配公牛凍精及所有頭胎奶牛體形外貌評定,育種中心為其提供免費選種選配指導。參加DHI項目后,牧場自動成為種子母牛及后備種用公牛的選擇牧場,選中將獲得相當獎勵。
      據測算,參與上海DHI體系的牛群平均每頭母牛5年期間產奶量約增加1924公斤,大約為每年385公斤,增產幅度為6%,奶質也有程度不同的提高。                                                                                                                                                                   
    總之,DHI測試體系所提供的各項內容包括了奶牛場生產管理的各個方面,它代表著奶牛場生產管理發展的新趨勢。閱讀DHI報告,了解本牧場的實際情況,掌握和應用好各項目指標,在配種時恰當選擇公牛(凍精)來改良牧場奶牛的生產性能與相應的體形外貌,是管理好牧場的關鍵,最終能夠為牧場帶來高的經濟效益。

    DHI計算方法
    1.鑒定日的乳量、乳成分計算
    日乳量的鑒定全天24小時產奶量的累加。各乳成分量的計算:
    (1)若是采取混合樣方式,是將每頭牛各班次分別按照比例,將奶樣放入一個采樣瓶中,測出的乳成分率與其相對應的日乳量相乘后,得出每頭牛鑒定日的各種乳成分的量。
    (2)若是采取不同班次分別取樣方式,是將每頭奶牛各班次分別測出的乳成分率與其相對應的班次產量相乘后,結果相加得出每頭牛鑒定日的各種乳成分的量。各種乳成分量分別去除日產奶量,得出各乳成分率。
    以3次擠奶,計算乳脂率為例:
    M1:中班產奶量 M2:晚班產奶量 M3:早班產奶量 M:日產奶量
    F1%:中班乳脂率 F2%:晚班乳脂率 F3%:早班乳脂率 F:乳脂量
    M1+M2+M3=M
    M1×F1%+M2×F2%+M3×F3%=F
    乳脂率=(F/M)×100
    2.泌乳期奶量、乳成分計算
    M1,M2,……Mn分別為第1次,第2次,……第n次鑒定日測得的奶量;
    F1,F2,……Fn分別為第1次,第2次,……第n次鑒定日測得的乳脂量;
    L1,L2,……Ln-1分別為第1次至第2次鑒定,第2次至第3次鑒定,……第n-1次至第n次鑒定的間隔天數;
    L0為產犢日至第1次鑒定的間隔天數;
    Ln為末次鑒定至泌乳期結束日的間隔天數;
    LM為泌乳期奶量;
    LF為泌乳期乳脂量。      
    LM =M1(L0+L1/2)+M2(L1+L2)/2+M3(L2+L3)/2+……+Mn-1(Ln-2+Ln-1)/2+Mn(Ln-1/2+Ln)
    LF =F1(L0+L1/2)+F2(L1+L2)/2+F3(L2+L3)/2+……+Fn-1(Ln-2+Ln-1)/2+Fn(Ln-1/2+Ln)
    平均乳脂率=(LF/LM)×100
    3.中途不能鑒定的月份
    在鑒定期中途(進行第1次鑒定以后)不能實施鑒定時,采用前后兩個月的鑒定日的平均乳量,算出平均數,作為未實施鑒定日的乳量,再乘該月鑒定間隔天數,計算出月乳量。乳脂量、乳脂率等乳成分的計算與乳量的計算方法相同,通過前后兩個月的平均數進行計算。
    推測與正式記錄:所謂"推測"。是指在不得已情況下,鑒定員不能到現場參與采樣或采樣失敗時,將前后月的記錄的平均數作為這個月1天的鑒定記錄。但必須注意,連續2個月沒有得到記錄時,因不能計算前后月的平均數,所以不承認是正式記錄。一個泌乳期內推測次數不得超過2次。
    4.305天期待乳量
    鑒定日的累計乳量乘以系數。系數的計算應通過泌乳天數與產奶量的關系,畫出標準泌乳曲線。對不滿305天泌乳期母牛,產奶量使用系數校正來計算305天期待量。
    5.高峰日、高峰奶量
    在一個泌乳期中,測定日奶量相比最高的為高峰奶量,該高峰奶量出現日為高峰日。
    6.持續力量
    這個數據可以用于比較個體牛的生產持續能力。 計算公式:[(前次奶量-本次奶量/前次奶量)×100×(30兩次測定間隔天數)-100]
    7.體細胞計數(SCC)線性分的計算: log2(體細胞數/100)+3
    8.體細胞計數(SCC)奶損失的計算:(乳量×乳損失率/100)/(1-乳損失率/100)
    體細胞計數(SCC)        乳損失率
    <15萬        0
    15-25萬        1.5
                                                             25-40萬        3.5
    40-110萬        7.5
    110-300萬        12.5
    >300萬        17.5
    log(體細胞數)/0.693147-3.643856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18:0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蔡县| 台湾省| 保靖县| 青铜峡市| 岐山县| 常州市| 阿荣旗| 高雄市| 东乡| 凤凰县| 宜都市| 图片| 平利县| 周宁县| 宝清县| 奉节县| 鹤庆县| 昂仁县| 德格县| 霍林郭勒市| 简阳市| 石阡县| 阜宁县| 天津市| 磐石市| 江城| 绥芬河市| 巫山县| 开远市| 普格县| 鹿泉市| 东台市| 兰西县| 睢宁县| 翼城县| 庄浪县| 横山县| 舒城县| 利津县| 青海省| 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