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樓

樓主 |
發表于 2010-7-15 17:45: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言西早 于 2010-7-15 17:51 編輯
仔豬黃白痢的發病原因及綜合防治
--------------------------------------------------------------------------------
www.cqagri.gov.cn [2006-07-29] ·來源:
(*** 重慶市**縣動物防疫監督檢驗所 402560)
仔豬黃痢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仔豬的一種高度致死性傳染病,以排出黃色或黃白色漿狀稀糞和引起仔豬早期死亡為特征。又稱早發性大腸桿菌病。主要危害出生后數小時到1周齡內的仔豬,特別是1~3日齡仔豬,窩發病率可達90%以上,頭發病率在20~60%之間[1],死亡率可達80%以上。尤其以頭胎青年母豬所產仔豬的發病率為最高,發病急,死亡率也高[2]。
仔豬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10~30日齡仔豬非敗血性、急性腸道傳染病,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漿糊狀腥臭黏膩稀糞為主要特征。又稱遲發性大腸桿菌病,該病發病率較高,可達80%,死亡率相對較低,但會嚴重影響仔豬生長發育降低飼料報酬而造成較大經濟損失。
1 發病原因
1.1 母豬管理不善 大腸桿菌為豬腸道的正常菌群,同時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致病菌,這些致病菌隨同糞便一起被排出體外。仔豬通過吮吸母豬乳頭、舔啃圈舍地面、飼料、母豬皮膚等而食入病原菌引起感染,這是引起仔豬黃白痢的主要原因。少數母豬產后感染[3],發生乳房炎癥而導致仔豬發病;經產母豬患產褥熱的情況下[4],母豬體溫升高,引起乳質變性,致使仔豬消化不良,再加之病原菌不斷增殖,從而發生腸胃炎癥性病變。
母豬飼喂高能量飼料[4](當母豬飼料中玉米占配合飼料的60%以上時)會使乳汁過濃或過稠,特別在乳汁內乳脂含量增高,仔豬很快會出現黃白痢癥狀。初產母豬由于初乳內特異性抗體球蛋白的含量稀少,所以初胎仔豬更易患黃白痢。
1.2 仔豬胃腸功能發育不完善 初生仔豬胃腸道消化功能還未發育完善[2],分泌胃酸的機能極低,對細菌的抑制和殺滅能力弱,致使食入的致病菌在胃腸道大量繁殖,消化道機能紊亂,乳糜迅速分解成有害物質,嚴重刺激腸道粘膜,引起卡他性腸炎。腸道內容物發酵[4]、腐敗,產生大量氣體,增加對腸道的刺激,使腸道蠕動加劇,造成嚴重的吸收功能障礙癥,從而引發仔豬黃白痢等腹瀉性疾病。另外,母乳質量差[2]、供給不足或仔豬補飼較晚、缺鐵性貧血、低血糖癥、硒和維生素E缺乏等營養代謝性疾病也可導致仔豬機體抵抗力下降而誘發或繼發該病。
1.3 環境及應急因素影響 仔豬的機體調節機能不完善,易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如遇氣候突變[3]而仔豬保暖不及時,極易導致仔豬黃白痢的發生。斷奶仔豬如管理不善,仔豬轉欄后,由于環境、溫度改變,仔豬還未適應,易發生爭斗。豬舍環境差,不定期進行清潔衛生和消毒或豬舍飲水衛生差、陰雨潮濕、轉群等應激因素,均可誘發或加重該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