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轉自中國畜牧街(www. xumuj.com)
黃粉蟲其營養價值十分高,而且人工養殖黃粉蟲技術非常簡單,即可以在室內或室外塑料大棚內養殖,也可以來立體生產,投資較少,成本低,1.5—2kg飼料可養成0.5—1kg黃粉蟲。
近年以來,黃粉蟲廣泛地被應用于投喂多種淡水名特優水產動物,也是養殖蝎子等動物的好飼料,應用前景十分看好黃粉蟲屬于雜食性的動物,五谷雜糧以及糠麩、果皮、菜葉等均可作為黃粉蟲的飼料。黃粉蟲一生中的生長發育和其它許多昆蟲是一樣的,須經歷4種狀態,卵>>幼蟲>>蛹>>成蟲。用作飼料的是黃粉蟲的爬行幼蟲。人工養殖技術規程具體如下。
一、產卵箱蛹變箱孵化箱及生長箱如何來制作產卵箱70X50X10厘米,底部用1厘米厚木條,將鐵紗窗張緊釘牢即可,周邊用膠帶紙貼好防逃。蛹變箱規格同產卵箱,底部不用鐵紗窗,而用木板直接釘成盒子。孵化箱及生長箱80X60X10厘米,底部用木板釘成盒子。
二、黃粉蟲種蟲怎樣選擇種蟲可以在市場購買,其要求規格整齊,爬動比較活躍,間節色深,體壁光滑,體長25厘米以上的老熟幼蟲。
三、黃粉蟲老熟幼蟲的飼養在生長箱中,每平方米可放蟲2kg,厚度不要超過2cm,飼料:麥麩占70%、玉米面占15%,餅類占15%。平時適當投放青菜葉或瓜果皮補充水分。幼蟲生活的適宜溫度13—32℃。最適濕度80%—85%。幼蟲晝夜均能活動、攝食,但以夜間活動更為活躍些。
四、黃粉蟲蛹的管理其蛹初時為乳白色,一般15—17mm長,浮在飼料表面。在蛹變箱中放2cm麩皮,把每天揀出的蛹放在上面,等待變成成蟲。蛹要放在通風保溫的環境中,不能過濕,以免蛹發生腐爛。蛹期較短,溫度在10—20℃時,15—20天可羽化為成蟲;25—30℃時6—8天即可羽化成成蟲。
五、黃粉蟲成蟲的管理羽化后的成蟲,在體色變成黑褐色后,就要遷到產卵箱中飼養。產卵箱可套入孵化箱及生長箱。在產卵箱內撒一層飼料,厚約1厘米,再放一層鮮菜葉,成蟲則分散隱藏在葉片底下。這些葉是它的飼料,主要是提供水分和增加維生素,隨吃隨放,不可過量,以免濕度過大使菜葉腐爛變質。
成蟲產卵時大部鉆到飼料與紗網之間的底部,伸出產卵器,穿過網絲孔,將卵產到網下的飼料中,人工飼養是利用它向下產卵的習性,用網將它和卵隔開,以防止成蟲食卵,因此,網上的飼料不可太厚,否則成蟲也會將卵產到網上面的飼料中。
成蟲在羽化后4—5天開始交配產卵。成蟲交配活動不分晝夜,一次交配需數小時,一生中有多次交配,多次產卵。每次1只雌蟲可產卵6—15粒,每只雌蟲一生可產卵30—350粒,黃粉蟲成蟲的壽命一般為3—4個月。
六、卵的孵化黃粉蟲受精卵孵化時間與環境溫度關系很大,在25—30℃條件下,只需4—7天便可孵出。人工培育黃粉蟲,為了縮短孵化周期,應盡可能保持室內溫暖,人為地創造孵化的最適溫度。一般情況下,間隔7天左右就將產卵箱移至另—孵化箱,原孵化箱的飼料及蟲卵即可孵化,直至幼蟲全部孵出,把飼料吃完,把糞篩除,再換上新飼料。
七、幼蟲飼養管理當在孵化期的飼料基本吃完以后,要將蟲糞篩出。篩后的蟲子放回原箱飼養,可添加蟲2—3倍的飼料,也可少加,天天加,每隔3—5天清除1次糞便。平時飼料上面放些青菜葉、蘿卜片等。夏季高溫時,注意通風降溫;其它季節溫度低時室內增設加溫設備。保持適宜生活溫度13一32℃,最適溫度為25—29℃。溫度低于10℃活動極少,在0℃以上可安全越冬,溫度如果低于0℃或高于35℃就有被凍死或熱死的危險卵的孵化、幼蟲、蛹、成蟲要分開飼養,切不可混養。混養不便于按不同要求投喂食料,而且成蟲在覓食過程中容易吃掉卵,幼蟲容易吃掉蛹。飼養幼蟲的厚度不能超過2—3厘米,以免發熱,大小規格要求基本一致。幼蟲喂食量隨個體的增大而增加。新產的卵需7天左右整理1次,集中在箱中自然孵化。老熟幼蟲化蛹時,要將蛹及時揀出,放在孵化箱中,不能堆放。成蟲要避強光,否則影響產卵。黃粉蟲病害相對較少,但要防止有關敵害:如家禽、壁虎、老鼠等危害。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