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政策調控、農戶售糧速度加快及資本市場振蕩影響,近期玉米期價出現了一輪下跌行情,主力C1101合約已經擊穿1860點的支撐,并在均線系統下方運行,市場弱勢已現。預計短期玉米期價仍有繼續下探的可能,但中長期玉米價格會走向何方,筆者認為天氣將是最為關鍵的主導因素。
玉米作為大宗農產品之一,目前依然無法改變糧食生產“靠天吃飯”的種植現狀,所以在影響農產品期貨價格走勢各因素中,作物生長天氣這一影響因素十分關鍵,且往往是資金炒作的焦點。就目前我國新作玉米種植生產情況而言,東北產區天氣情況并不利于作物生產。6月24—28日,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省西北部連續5日出現高溫,黑龍江省氣象部門也發布高溫橙色、黃色預警信號。吉林產區方面,據6月28日統計,全省農業耕地受旱面積2508萬畝,其中重旱面積524萬畝,輕旱面積1982萬畝,干枯面積1.5萬畝。
雖然未來天氣無法確定,但是種植面積已經發生了改變??疾鞌祿砻?,今年東北產區玉米種植面積穩中有增。此外,小麥收割后,夏播玉米也開始播種,且播種面積也有所增加。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最近報告顯示,由于玉米種植面積增多,預計今年中國玉米產量比2009年增加2.5個百分點,達到1.68億噸。
當然除了天氣和播種因素外,下游需求的啟動也很關鍵。眾所周知,從今年年初開始,我國豬肉價格持續走弱,豬糧比跌破6:1盈虧警戒線,養豬行業虧損嚴重,同時也造成玉米、豆粕等飼料需求量的銳減。近期因國家凍肉收儲政策出臺、前期疫病導致肉豬存欄出欄量減少,國內豬價有所走高(尤其東北三省豬肉價格回升幅度較為明顯,漲幅均在6%—10%之間),但是生豬生產的核心發動機母豬存欄并未出現大幅下降。此外,夏季本來就是豬肉消費淡季,也是生豬養殖的疫情爆發高風險期,養殖戶補欄積極性有限。所以,目前斷言豬肉已經觸底反彈還為時過早,飼料市場恢復仍將是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
綜上所述,受玉米下游需求仍未恢復的牽制,國內玉米價格暫時難以上漲,但在經過一個多月的中期下跌之后,短期跌幅會有所減緩。不過夏季過后,養殖效益將有所好轉,到時玉米期價又會何去何從呢?投資者們不妨把視線轉向產區天氣情況,提高市場敏銳度,把握好天氣帶來的入場機會。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