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魚的養殖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尤其是順德養殖比較普遍,產量也比較高。整體來講,今年的生魚發病率和去年多大致持平。但最近幾個月生魚孵化期和標粗期的出苗率比去年低,而發病率有所增高,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天氣反復變化無常造成的,另外和親魚種質不純,孵化操作粗糙也有一定關系。
親魚體質差造成孵化階段成數低。標粗階段死苗主要是因為病害,如爛鰓、爛尾、氣泡病等都可以導致損苗。苗場的操作不規范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如放苗密度過高,水質管理不好,氨氮比較高等。
解決生魚孵化率低的問題,首先是要重視親魚的選育。順德地區繁育養殖的主要是雜交生魚,由湖南烏鱧作父本、廣東本地的斑鱧作母本雜交而來。若想苗種好,父本一定要純正,但是目前有很多小規模的孵化場父本不純,父本本身就是雜交的魚,而且未經過選育。其次是親魚性腺沒有成熟,催產后產下的卵孵化出的苗體質便可想而知了。再者孵化設施不全,操作粗糙也面臨著改善,另外還要加強對孵化場的操作人員培訓,提高孵化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
針對生魚標粗階段的發病,還是重在預防。培養好水質、通過中藥來提高魚的體質的思路不錯,可以將病害控制在萌芽狀態。發現發病應及早治療,如果等到出現大規模死魚后再治療就遲了,損失也比較大。魚剛發病時死魚很少,只是減少吃料、減少活動等,此時就應該要采取措施,用藥還是能挽救的。但是因為養殖戶不知道,以為這是正常的現象,等到過幾天后出現幾百條魚死亡時再處理效果就不是很理想。再有用藥防病也有要求,盡量不用藥性大、毒性大的藥,要選擇比產溫和藥物,如一些中草藥類型的藥物等。苗期用藥更須注意藥物用量,很多藥品寫的說明用量是針對成魚的,苗種體質差、抵抗力不行,一般用量要減半,可以增加次數,少量多次。
針對以上問題,順德農業服務中心打算多編輯一些防病、治病和育苗規范操作、養殖管理方面的資料,派發給養殖戶,大范圍的宣傳,切實起到幫助更多養殖戶作用。
相關人物資料:
段圣和,湖南郴州人氏,水產高級工程師。雖集順德區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副主任、水生動物防疫檢疫站副站長等諸多頭銜于一身,仍以“搞技術的”自居。蓋因其性格率直,與下屬不分大小上下,皆以“段工”喚之。
段工少時家貧,投于華南師大名師門下,專修生物水產,1992年攜碩士學位赴水產之鄉。流連順德至今,普通話里湘音難改,粵語卻嫻熟有加,問及籍貫,笑答:“我已經是個順德人啦!”
段工善醫魚疾,手到病除。鄉民流傳,段到水邊一聞,就知道水中魚兒得何病,敬為神人。段亦頗以為豪:“我來順德時,就帶了一床被子一箱書。現在我家兩套房子,兩輛車子,都是拜魚所賜。”
2006年,段工任區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對口負責信息直通車工作。雖治魚病名滿順德,其對電腦卻一竅不通,打字、上網均從頭學起。人皆以為難,不料該中心竟蒸蒸日上成為全省信息直通車示范點,網站、電視、專刊、短信,有聲有色,天網、地網、人網,網網精彩。
不日前吾等尋之,段工儼然信息行家,談直通車管理、介紹信息采集、發布,毫厘不爽。
外行何以成里手?
段工詭然一笑,并不直奔主題:“我到順德不久,碰到一種歐洲鰻的指環蟲病,用以前學過的方法治總不見效,四處求教,也沒結果,只好回來自己試驗。研究了很長一段時間,終于發現用什么藥對路,解決了村民的大問題,還掙了不少錢。所以,關鍵是在工作實踐中學習。只要你用心,沒什么學不會的。”
毛澤東曾云,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段工無他,唯認真爾。
來源:中國水產門戶網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