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569|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家禽] 中國企業保衛戰突破科技瓶頸是關鍵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6-21 09:22: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高盛喂豬、軟銀喝奶、黑石賣菜……從去年開始,一批又一批的國際資本大鱷給中國的農產品[17.32 -0.46%]市場投了不少的銀子,而這也似乎提醒了中國人,如今的農產品市場已再不是無人問經的蠅頭小利了。
      曾幾何時,印象中那些略顯破舊卻熙熙攘攘的大中型菜市場早已被街頭巷尾菜販們的叫賣和綜合超市中包裝精美卻價格不菲的農產品一角取代。雖然這并未影響百姓們的餐桌質量和農民的經濟收入,但卻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國人對投資農產品的不屑態度。的確,賣菜的怎么能和賣樓的比呢?

      擋不住的誘惑

      然而,這一切沉淀已久的觀念或許將因國際資本對中國農產品市場的高度關注而最終轉變。特別是不久前,在美國著名的黑石投資集團牽頭下,一家由黑石、CapitalGroupCos、西京投資等組成的國際財團斥資6億美元,一舉拿下一家擬上市公司——地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30%股權,而這家港股擬上市公司的核心資產正是全國最大的農產品市場運營商之一——山東壽光農產品物流園。
      一座農產品物流園何德何能引來國際首屈一指的大投行青睞?難道僅是因為物流園繼深圳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后的新東家,地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大股東香港旺益集團決定將這個新組建的擬上市公司推向資本市場,“黑石們”才尋著絕佳的退出渠道,趕來撈上一票?這似乎并不是那么簡單。
      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初成立的壽光農產品物流園是愛晚工程旗下香港旺益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1.2億元人民幣。整個項目規劃占地3000畝,總投資額達20億元。更加吸引人的是,2009年全國蔬菜總產量6 .02億噸,而僅壽光一地就達到80億公斤,占全國總產量的1.32%。新公司欲以壽光物流園等批發市場為依托上市,構建一個遍布全國的農產品批發物流網絡。
      這個大到足以發展成覆蓋全國的農產品貿易體系,正借助資本的力量而迅速擴張著。中國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曾透過媒體表示,“資本以逐利為目的,而在我國雖分散經營農業利潤低,但規模性投資利潤高,投1元可賺0.6元。”如此看來,這正中不差錢的“黑石們”下懷,借助其強大的資本優勢,加之物流園的農產品貿易規模,賺個盆滿缽滿。
      實際上,此前壽光農產品物流園有限公司總經理欒元偉在接受采訪時就已道出其中玄機,“在新公司(地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香港旺益公司處于控股地位,當地政府約占股16%,而黑石牽頭的國際私募約占股30%。私募進來不僅做壽光項目,而是以壽光項目為主體,再投資其他項目。”看來,即便我國有外資不得控股農產品企業的明文規定,卻也擋不住僅拿下30%股權的“黑石們”,用地利控股集團當做進攻中國農產品市場的橋頭堡,外資謀求規模投資,而最終獲取暴利的用心昭然。

      外資搶占種業市場

      就目前來看,繼大豆、豬肉、奶制品、農產品貿易體系后,種業也沒能逃過外資的資本布控。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一品牌為“先玉335”玉米種子保守估計,已占據東北市場份額的50%,成為當地第一大玉米種類。而這一品牌的東家正是外資巨頭“先鋒公司”,該公司是國際上玉米技術研究的首席,創立于1926年,后于1999年10月被美國杜邦公司收購,現為美國第一大種業公司。
      資料顯示,2002年,杜邦先鋒(美國杜邦收購后的先鋒公司)借助與登海種業[59.65 -1.99%]的合資登陸中國市場,成立山東登海先鋒種業有限公司;隨后,2006年,杜邦先鋒與敦煌種業[21.94 -3.69%]的合資公司敦煌種業先鋒良種有限公司成立。數據顯示,在山東登海先鋒種業有限公司成立7年后,杜邦先鋒當年1500萬元的投入,僅在2009年就換回了近1.156億元;而同在2009年,杜邦先鋒從敦煌種業先鋒良種有限公司49%的股份中,獲得“先玉335”約1.07億元的銷售凈利潤。
      相對杜邦先鋒對兩家合資公司的投入,其正借助市場中大量對“先玉335”的盜版現象,以及其產品秸稈高、抗旱性好、產量高的優勢,逐漸博得中國市場認可,以至于在東北,這個我國玉米主產區占據如此之大的市場份額。
      另一方面,我國“小散亂”的種業公司面臨著嚴峻的市場考驗。不僅如此,不單單是玉米種子,2009年,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綜合發展研究所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全球種業10強公司占全球種業市場份額的35%,而國內種業10強公司占全球市場份額的比例為0.8%。

      突破科技瓶頸是關鍵

      “如果僅僅是資本、經營模式、物流體系以及相關金融衍生品的配套優勢,中國農業還是可以通過并購重組、做大做強捍衛市場主動權。但現在問題是,如‘先玉335’一樣的外資產品具備驕人的科技優勢,農民當然會選擇產量高、抗災能力強的產品,這一定不是短時間可以超越的。雖然我們也有袁隆高科一類的高精尖技術農業公司,但放眼整個中國農產品市場,突破科學技術的瓶頸是最為關鍵的。”一位接近科技部農村中心的人士告訴記者。
      此前媒體報道所供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持證種子企業多達8700家,但注冊資本在3000萬元以上的只有200余家,實際上擁有核心科研能力的不足100家。相較外資巨頭企業將每年銷售收入的10%投入研發,我國農業的科研投入僅為1%。
      “除加強市場管理和對外資準入的嚴格把關外,如何真正使企業成為創新主體,一改中國農業小散亂的局面,有關部門應想方設法地引導金融和科技注入農業企業。目前,如中國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一般的活動正在舉行,這些活動意在引導人才進入農業,進入農業企業。我相信,在我國農業與外資發生充分的市場競爭后,將一改以往對科技的態度,重視科研投入。或許這比政策和輿論見效更快。”上述人士向記者表示。

    摘自:證券日報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李業明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6-21 09:43:32 | 只看該作者
    發展的必然趨勢

    評分

    參與人數 2論壇幣 +3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該貼得到樓主的二次獎勵!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0-6-21 16:13:53 | 只看該作者
    因為我們人多,市場太大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22:1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清市| 大埔县| 伊金霍洛旗| 怀仁县| 海盐县| 两当县| 新宁县| 沧州市| 富锦市| 阳春市| 苗栗县| 达尔| 错那县| 吴桥县| 客服| 台北市| 汝州市| 金塔县| 托克托县| 银川市| 顺义区| 淮阳县| 改则县| 西乌珠穆沁旗| 秀山| 石泉县| 东乌珠穆沁旗| 盘山县| 喀喇| 重庆市| 宁阳县| 雷波县| 汝阳县| 兴城市| 北碚区| 景宁| 石狮市| 上虞市| 石首市| 贵州省| 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