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端午節期間外盤上漲支撐,大豆期貨17日出現大幅上漲。面對居高不下的進口豆價,囤積待漲的國內貿易商進口熱情不減,推動國內各大港口進口大豆過剩局面持續發展。對此,業內人士提醒,后市大豆價格難以大幅上漲,需警惕大豆價格暴跌風險。
受端午節期間外盤上漲影響,大連大豆期貨17日跳高開盤,隨后迅速回落,呈弱勢整理態勢。大豆期貨主力A1101合約收盤報3823元 /噸,上漲25元/噸。
中谷期貨分析師王希認為,歐美良好的經濟數據提振投資者信心令外盤走高,進而對國內大豆市場形成帶動。不過歐債問題并未消除,短期內仍可能為市場再度帶來風險。而國內大豆基本面疲軟的狀況未有改變,連豆短期上漲的持續性仍不樂觀。
當前,由于國內貿易商進口熱情不減,國內各大港口進口大豆過剩局面持續發展。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最新報告指出,近期更多大豆船貨抵達,使山東省港口壅塞問題惡化,青島港有多達九艘船等待卸貨、日照港有多達八批船貨等待卸貨,大連及南通的港口同樣擠滿大量大豆船貨。
“最近船貨抵達數量增加之后,有些暫放在港口,而壓榨油廠的庫存仍然很高。”該中心估計,本月將有創紀錄的600萬噸大豆運抵,相當于 109-120批船貨。
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1-5月份我國進口大豆1960萬噸,同比增加12.8%,其中5月進口大豆量為437萬噸,同比增加 24%.目前主要港口庫存量約在559.4萬噸,處于歷史高位,港口大豆供應壓力較大。預計6月份進口大豆到貨量急劇增加,7-8月份仍將維持較高水平,今后幾個月將出現過剩的局面。
另據匯易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港口大豆庫存數量已經超過500萬噸,創歷史新高。以大連港、張家港、福州港及黃埔港為例,截至今年2月1日,進口大豆庫存量還分別是15.24萬噸、19.74萬噸、14.68萬噸和32.08萬噸;但到6月11日就已經分別上升到了33.05萬噸、25.6萬噸、23.78萬噸和37.18萬噸,漲幅少的也在15%以上,多的甚至翻了一番。業內人士稱,隨著6、7月份進口量繼續增多,大豆壓港現象還將進一步加劇。
(作者:李 哲 來源:證券時報)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