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npi 于 2010-6-19 21:08 編輯
今年對蝦病害之嚴重有可能創歷史之最。對今年的對蝦病害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種苗說、新病毒說、水質說、藻中毒說、底質說、天氣說、弧菌說、養殖技術說等等,眾說紛紜。各種因素好象都列完了,還是說不清,都有一定的道理,就是沒有統一的說法。
南美白對蝦養殖似乎已經走入死胡同。其實,如果能綜合各方信息加以認真分析,找出癥結所在,并對癥下藥,對蝦養殖并非無路可走。
首先,讓我們檢查一下今年的對蝦養殖發病的主要因素。
(一)、種苗。今年春節后就出現種苗緊張的情況,原因不是種苗需求量的大增,而是幼體的孵化率低下并難以育出大量健康的蝦苗來!幼體的孵化率低下的原因多是先天不足,先天不足的幼體必然會影響到培苗成功率,至于培苗過程中各顯神通的培苗手段的選擇就要看各苗場負責人了,即使是大的品牌公司也不能排除短視行為的存在(今年的一代苗長勢差應是最好的證明)。在利益的驅動下,種蝦也過早被大量早期投入。這就更加造成了惡性循環,先天不足的問題被人為地延續,致使后期(清明后)的蝦苗的品質也同樣難以保障。從蝦苗的質量和放養后發病日期大大提前來看,蝦苗的抗病力低下無可置疑。
(二)、氣候。清明后的寒潮和氣溫水溫較長一段時間升不起來無疑也給早造的養殖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影響對蝦的攝食和生長以及正常的生理活動。五月份以來南方連續的暴雨和陰雨天氣使水溫長期徘徊在對蝦病毒繁殖高峰的25度,也給對蝦養殖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三)、發病特點。今年的對蝦病害的種類較多,但主要病癥除了常見的紅體、白斑、弧菌等癥外,最多見的是不明病因的無征兆偷死現象嚴重。病蝦很少出現體色變紅后,緩慢游動的現象,大都是以偷死形式出現,而且死亡迅速。發病時間涉及各個時間段,以15至45天發病居多,有不少還在放苗一星期左右就出現大量死亡。甚至于種苗商還未售出苗時就死亡也遠多于往年。但無論發生那種病害都有一個共同點——肝胰臟病變!病蝦的肝胰臟要么腫大,無明顯腫大或縮小的則顏色變淺偏黃且肝胰臟界線不清。另外,還有一個怪異的特點就是早期長得快的先出事!
(四)、水變說。養魚先養水,蝦比魚的養殖條件更為嚴格,水無疑也是一個關鍵因素。而水變又可以有多種說法:水變清、水溶氧不夠、PH過高過低、氨氮亞硝酸鹽超標、水變濁、水中有毒藻類過多等等,任何一種都可成為水變的理由。因此種苗老板也最喜歡把水變掛在嘴邊,現實天氣多變擺在那,水變隨時可能發生,養殖戶還真無法說得清楚。
我在這里先開個頭,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大家都來關心這個敏感而又迫切的問題,據聞政府與業主管部門或者科研單位全部保持沉默,希望大家共同來關心這個問題,從各對蝦養殖的各個不同環節來找出對蝦病害癥結所在,提出有益的解決辦法。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