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病是白細胞原蟲在雞體內進行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在蠓等吸血昆蟲體內形成生殖性孢子小體。本病常發生于蠓蠅存在的夏秋季,各種天齡的雞都易感。主要臨床癥狀為咯血、排出血便、冠與肉髯蒼白和呼吸困難,剖檢見肌肉與內臟出血。此病是在農村養殖技術中常見的一種病癥。 1、癥狀和病理變化 病雞的癥狀主要是咯血、呼吸困難、雞冠蒼白,最后倒地掙扎而死。尤其是急性病例這些癥狀更為明顯。剖檢時可見全身各處皮下有出血斑,胸腔和腹腔內積血;肌肉與各內臟除出血外,仔細觀察時,還可發現一些細小的灰白色病灶。 2、診斷 根據流行季節、臨床癥狀、病理變化等基本上可作出診斷,確診需鏡檢到原蟲或用瓊擴試驗檢查特異性抗體。 3、防治 防治本病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設法消滅傳播媒介庫蠓。 可利用成蟲喜歡進入雞舍內吸血的特點,在庫蠓肆虐猖獗的季節,雞舍場地可用0.1%除蟲菊酯噴灑,以殺滅成蟲。在本地區發生此病流行期間,藥物預防可用可愛丹,每噸飼料混入150 克;或泰滅凈粉每噸飼料混入30克。 經初步診斷為本病時,應馬上進行藥物治療。可用:① 氨丙啉:效果較好的是強效氨丙啉(20%氨丙啉+1%乙氧酰胺苯甲酯+12%磺胺喹惡啉),使用濃度不要超過165PPM。② 克球粉:125PPM克球粉+20PPM苯甲癸氧喹酯的防治效果比單用125PPM克球粉好,能有效控制史氏住白細胞原蟲病。③ 泰滅凈:0.1%泰滅凈鈉粉劑飲水連用三天后,改為0.01%連用2周可起到好的效果。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