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競爭激烈的飼料行業,產品質量的高低決定了產品在市場上競爭力的大小,而高質量低成本是企業具有競爭力、生命力的保障。生產成本在產品的可變成本中占有相當比例,而能耗、物耗是生產成本的主要可變成本。如果將能耗、物耗控制在最低限度內,那么生產成本也會大大降低。根據我公司的管理機制及生產基地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節能降耗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得以實現。
1 合理安排生產任務
目前飼料生產企業多用以銷定產的方式來安排生產計劃及庫存量。就本公司來講,生產任務是根據協調中心對客戶需求信息的收集及現有成品庫存量,給生產部下達生產任務,生產部根據所下達的計劃,以客戶等貨先生產、備貨后生產的順序安排生產任務,顆粒料與粉狀料以滿足制粒機不停產、顆粒料先生產粒度小的、后生產粒度大的生產原則來進行生產。因此,協調中心下達的生產任務是生產部安排生產的主要依據,生產部如何根據生產任務并結合生產原則合理安排生產將直接關系到公司產品生產和營銷是否能正常運轉。如果生產計劃安排不合理,將不能隨時滿足客戶需求,但生產過程中不間斷的改變、添加生產計劃,又會造成生產上頻繁停機、更換篩片、環模、頻繁啟動設備,無形中增加了電耗并極大的降低機械設備使用壽命。相反,如果根據可靠、準確的市場信息及經驗來下達生產計劃,盡量保證生產設備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那么生產的能耗將會維持在較低的、較恒定的水平,同時,由于能進行不間斷生產,減少了停機或啟動設備次數,設備的使用壽命將得以延長,這又從另一個角度實現了節能降耗。
2 提高生產率
2.1 生產過程合理定員定崗
飼料生產從原料接收、配料、混合、打包、成品入庫是一個連續的生產過程,任何一道工序不暢都將導致整個生產緩慢或根本無法進行生產。比如,如推運原料崗位人員少或效率低,或配投崗位人員少、技能差,原料不能連續投入提升、粉碎系統,設備的空運轉時間長,生產時斷時續,生產效率低;同樣,如打包工序人員少或操作不熟練,又會導致前面工序不能連續進行,生產效率同樣低下。所以,每道工序的每個崗位都應根據當班的上崗人數、上崗人員操作技能及工作狀態,合理搭配和安排人員及人員數量,保證每臺設備的空運轉時間最短、滿載運行率最高,由此方能實現生產效率最高,而能耗最低。
2.2 保證設備運行狀態良好
保證生產連續作業的首要條件是設備能連續正常運行。設備在無病狀態下能正常運行,需要有熟練的操作工正確操作;如操作不當,會破壞設備或縮短設備的使用壽命,造成生產過程中會出現設備故障;同時制訂可行、有效的設備保養、維修計劃,做到計劃預防修理,將事后維修降到最低,才能使設備始終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不會因設備無計劃修理或故障,影響正常生產過程和生產計劃的完成,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2.3 提高中控人員操作技能及協調水平
中控室是生產車間的“大腦”。生產過程中相關崗位人員什么時間干什么都由中控室操作人員來協調安排。如中控室操作人員上班接到任務時,根據生產任務單及配料倉的庫存原料量及倉容,來決定配投人員的投料種類、投料順序和投料的數量,以保證混合機連續工作而不會因斷某種原料而停產;合理的投料將保證粉碎機在一定時間內啟動次數最少、空運轉時間最短;顆粒料與濃縮料同時生產時,確定合適的切換時間是維持制粒機不斷料、混合機能連續生產的重要保障。如果中控人員操作不熟練、協調能力低,生產過程將不可避免會出現生產不流暢或因斷料而停產等等問題。因此,提高中控人員操作、協調水平,是提高生產效率的又一途徑。
3 嚴把物流關,降低物料損耗
3.1 嚴把原料接收、保管關
原料接收時,除重量核實外,還應嚴格控制物料的水分、雜質含量。如原料水分高,儲藏過程中容易出現發霉、變質而導致其不能使用,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高水分的原料又將增加粉碎、制粒工序的生產難度,如出現堵篩、制粒升溫慢等問題,造成生產過程不連續,生產率低,同時會因需要散發大量的水分而增加加工過程的能耗;而原料水分過低,則將直接增加機械設備磨損,縮短設備使用壽命。原料在接收時要經過篩選,如雜質含量大,篩選出下腳料多,將直接增加原料成本。因此,控制原料的水分(應低于成品的水分含量)和含雜量,是降低物耗的關鍵環節。在接收過程中,要求原料包裝要完整,以降低使用運輸中損耗,卸車完畢要及時清掃現場,收集可用物料。原料入庫后,要堅持先進先出的原則,避免由于存放時間長,引起變質不能使用或水分過抵,損耗增加。其次,存放過程中特別是夏季,要不斷巡倉,必要時進行倒垛,保持物料垛間的通風,防水、防潮、防霉、防鼠,將損耗降到最低。
3.2 嚴把生產過程物耗關
投料時每一包的余料應保證為零。投料口投完一批或一品種后,要將地上拋灑的物料及時清掃利用;推運原料時注意爛包,盡可能推運路上不拋灑,如有應及時回收。同時,每運完一批原料要及時清收垛底。
生產過程中,篩選出的下腳料、除塵器收集的塵料,要及時進行挑選、回收利用,每批料的料頭、料尾、洗機料、不合格料應按要求及時回機,避免堆放時間長而報廢。同時,生產過程中要禁止“跑、冒、滴、漏”現象,以降低損耗。
成品打包時,首先必須掌握包重的準確性,其次,每一批成品打包完畢,要及時清掃現場,及時回機,避免交叉污染,提高回收率;推運過程中不掛包,不拋灑。
3.3 嚴把成品保管、發放關
成品入庫后,保持通風、防潮、防霉、防鼠,保證貨物效期安全。發放時堅持先進先出,避免掛包。
生產成本是決定生產企業經濟效益和其市場競爭力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而生產過程中的能耗、物耗又是決定生產成本高低的一個較為重要的因素。但由于生產人員操作不當或因責任心不強,生產過程中的能耗、物耗又往往成為生產管理中容易被忽視的問題,由此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將是巨大的和可怕的。培養和樹立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加強生產人員的責任心、提高其操作技能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控制和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耗、物耗將成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新的支撐點。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