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597|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 玉米市場中期仍具有上漲空間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5-20 21:21: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玉米市場中期仍具有上漲空間

      近兩年以來,國家對玉米市場的調控力度增強,計劃經濟色彩加重,業界關注度下降。然而,自去年冬季新玉米上市之后,國內玉米價格不斷走高,僅在春節前出現小幅下調,一輪牛市行情悄然上映。進入5月份,國家托市收購政策到期,政策對于市場的支撐作用減退,然而玉米現貨價格堅挺向上。玉米拍賣持續進行,拍賣成交數量及成交價格不斷上升,助漲了市場供給偏緊的看多情緒。進口玉米的啟動,似乎也在印證國內玉米供給緊張的判斷。同時,春季氣溫偏低,降雪及降雨天氣延誤春播,為玉米種植及生長帶來不利影響,為市場增添風險升水,助推漲勢。目前市場整體看多情緒較重,但市場仍存在一定利空因素。其一,目前東北產區農民手中玉米存量同比偏多;其二,養殖業需求缺乏亮點,雖然國家出臺凍豬肉收儲政策,但飼料需求恢復仍需時日。玉米市場多空因素交織,對市場短期走勢具有一定壓制作用,然而中長期仍將保持上漲走勢。       一、09/10年度國內玉米供需狀況分析    國內玉米市場多年來一直維持自給自足的供需格局,雖然今年玉米進口啟動,但預計數量有限,無礙于自給自足的大局,因此我們在分析國內玉米市場走勢之時,主要著眼于國內玉米市場的供需狀況。09/10年度已經進程過半,此時再來分析市場供需狀況似乎是舊話重提,然而由于各機構對玉米產量預估值分歧較大,對于去年供需狀況市場并未有清晰的認識,我們試圖梳理國內玉米供需數據,對09/10年度國內玉米市場供需格局進行判斷。  按照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數據,2008/09年度國內玉米產量為1.659億噸, 2009/10年國內玉米產量為1.63億噸,USDA的預估數據是2009/10年度中國玉米產量為1.55億噸。國內一些分析機構對于產量的預估數據偏小。市場存在較大分歧的癥結所在是對去年東北產區因干旱而造成的減產幅度預估不同。去年秋季我們曾經親赴東北產區考察,結合我們的考察情況來看,去年東北玉米減產幅度在1500萬噸左右,如果假設其他地區產量維持上一年度水平,那么2009/10年度國內玉米產量為1.659-0.15=1.509億噸。  除產量之外,上一年期末庫存也是本年度市場供給來源之一。由于2008年國家啟動玉米收儲政策,大量玉米集中于國家手中,我們可以用臨儲收購玉米數量減去拍賣成交量、定向劃轉量及移庫數量,做為2008/09年度國內玉米期末庫存量。上一年度國家收儲了3500萬噸玉米,自2009年7月21日開始進行玉米拍賣,期間進行一定數量的玉米移庫及定向劃轉。我們依照美國農業部的年度劃分方式,將9月作為玉米市場年度的起點,我們將臨儲玉米數量中減去 9月份之前的拍賣成交量以及移庫數量,以及定向劃轉玉米數量,可以得出臨儲玉米剩余量2298萬噸。  2008/09年度結束臨儲玉米剩余量估算
    收儲數量拍賣數量(7月-8月)移庫玉米(9月之前)定向劃轉剩余量
    35001574685772298
      將產量及上一年度玉米期末庫存相加,即1.509+0.2298=1.7388億噸。雖然進口玉米已經啟動,但是由于數量較少,我們暫時忽略。  從需求方面來看,國內玉米消費量保持逐漸上升態勢,按照USDA的預估2009/10年度國內玉米消費量為1.59億噸。在2006/07、 2007/08、2008/09三個年度中,國內玉米消費量增速下降,但在2009/10年度,消費量增速上升。玉米消費主要有兩大領域,一是飼料消費,占比70%左右,二是工業消費,占比25%,其余為食用及種用等消費。整體來看,今年飼料消費量相對平穩,但工業消費量后期有上調空間。淀粉糖消費量上升,對玉米工業消費數量具有帶動作用。目前沒有工業消費量的確切數字,這也是玉米消費領域存在較大變數的地方,總體來看,全年度玉米總消費量可能超過 1.6億噸。與上文所計算的供給量相比,消費量小于供給量,市場呈現供需寬松至平衡局面,玉米市場不存在缺口。
      在明確了市場供需格局之后,我們在來分析影響市場走勢節奏的其他因素。對于國內玉米市場而言,政策影響關鍵。從市場自身供需狀況而言,供給對于市場走勢的影響更為關鍵。    二、國家對玉米市場調控措施不斷    自2008年以來,國家加強對玉米市場的調控力度,政策成為影響玉米市場運行的主線。國內玉米市場自給自足的供給格局令國內政策對市場影響顯著,我們在分析市場運行趨勢時政策面被我們放在尤為重要的位置。政策對玉米市場的調控可以分為收儲及拍賣兩大方面,其中包括玉米移庫及定向劃轉。國家收購是支撐玉米價格的手段,而拍賣則是國家調控玉米市場的手段。4月份以來,國家加大玉米拍賣力度,表明國家平抑價格漲勢的意圖。綜合政策因素來看,托市政策在4月底結束,而拍賣力度加強,意味著國家對玉米市場的調控重點由托市轉為打壓,而打壓的力度則要視市場運行情況進行調整。5月份之后,政策面的調控方向轉變為增加市場供給,國家由收購主體轉變為供給主體,政策面對于價格的支撐作用階段性消失。

     三、國儲玉米拍賣量及成交量上升

    作為國家調控玉米市場的另一個手段,國儲玉米拍賣持續進行。從3月23日開始,移庫玉米拍賣數量由50萬噸增加到58萬噸,說明面對玉米價格的上升,國家開始增加供給數量。隨著現貨價格的上升,企業對于拍賣玉米的認可度提高,玉米拍賣成交狀況逐步改善。另外,東北地區玉米價格持續走高,引起國家關注,從4月13日起,開始在東北地區進行玉米拍賣。去年東北玉米拍賣啟動時間是7月21日,今年提前3個月啟動拍賣,一方面,說明國家已經覺得東北玉米價格偏高,有抑制價格漲勢的意圖;另一方面,提前啟動拍賣,7、8月份供給可能緊張,為價格的再度上漲提供條件。截止5月4日,玉米拍賣共計成交2236 萬噸,其中臨儲玉米成交1700萬噸,移庫玉米成交535萬噸。2009年國家在東北共計收儲玉米3500萬噸,2009年至今啟動4次玉米移庫,共計 806萬噸,定向劃轉加工企業577萬噸,目前東北臨儲玉米剩余量為417萬噸(3500-806-577-1700),移庫玉米剩余271萬噸(806-535)。由于計算中沒有考慮2008年臨時收儲玉米的剩余量,因此實際玉米剩余量可能超過上述數字,但預計不超過200萬噸。綜合來看,國家手中掌控臨儲玉米數量在900萬噸左右。按照每周120萬噸的成交量,可進行8周的拍賣,6月底之后拍賣糧源將趨緊。后期國家是否動用中央儲備存在疑問。如果國家不動用中央儲備,玉米拍賣停止,完全依賴社會糧源,市場將視拍賣壓力消除,各方追漲情緒高漲,玉米價格將上漲;如果國家延續玉米拍賣,則需啟動中央儲備,但由于玉米拍賣是效率較低的供給方式,真正進入流通領域需要一定時間,對價格的抑制作用可能不明顯。拍賣是國家調控玉米市場的手段,也是市場存在的系統性風險。如果國家加大拍賣力度,可能對玉米階段性走勢產生壓力,但由于臨儲玉米數量有限,而中央儲備拍賣之后需要輪入,因此可能成為短期利空中長期利多的因素。另外,考慮到今年天氣異常,產區播種延遲,今年的玉米生產面臨較大風險,國家大量動用中央儲備打壓價格的可能性較小。

      臨儲玉米存量估算

    2009年收儲3500萬噸

    定向劃轉577萬噸

    移庫806萬噸

    拍賣成交535萬噸

    剩余271萬噸

    東北剩余2117萬噸

    拍賣成交1700萬噸

    剩余417萬噸



    四、東北產區玉米存量相對較高

    自去年國家公布收儲政策之后,產區玉米價格在加工企業不斷提價推動下一路走高。去年東北玉米的減產以及國家托市政策的出臺,令農民對玉米價格產生更高期待。現貨價格的不斷上升更加激發了農民賣跌不賣漲的惜售心理。加工企業由于庫存不足,不斷提價,而農民盼望更高的價格不愿銷售,產區形成賣方市場格局。東北地區成為國內玉米價格的風向標,隨著東北玉米價格的上漲全國玉米價格底部抬高。由于農民惜售導致目前產區玉米存量同比偏高。據了解,目前吉林地區農民手中玉米存量超過2成,同比偏高10%-15%。從玉米存量來看,導致去年秋糧上市以來,玉米價格一路上漲的原因并不是供給的實質性短缺,而是由于農民惜售影響了玉米上市節奏,導致市場呈現供不應求狀態。目前春播開始,影響玉米上市,春播結束之后,玉米上市數量將增加。另外,農民售糧方式的轉變對于市場供給也產生一定影響,自2007年以后,農民改變集中售糧的方式,轉變為全年售糧,令玉米銷售周期拉長。對于用糧企業而言,以往集中儲備庫存的方式也被動發生轉變。往年供給旺季玉米集中上市價格下跌的局面已經改變,在傳統的供應旺季,往往由于農民惜售而推動玉米價格反季節上漲。近年來,國家啟動的玉米托市收購政策助漲了農民的惜售心理,進一步推動玉米價格上漲。目前來看,春播結束之后,農民手中玉米銷售數量會增加,對期現貨價格走勢會有一定的平抑作用。

    五、近期市場關注熱點分析

    除玉米拍賣之外,產區玉米播種頗受關注。與美國玉米播種進展迅速相比,國內玉米播種遲緩。今年春季氣溫偏低,影響玉米播種。同時,異常天氣對玉米后期生長也不利,為期價增加風險升水,推動期貨市場遠月合約上漲。不過。目前定論今年玉米產量為時過早,天氣對產量的影響存在變數,而產區種植面積預期增加,令總產量難以確定。但播種延遲可能導致收獲期拖后,進而令2009/10年度玉米消費期拉長,對本年度玉米價格上漲有利。

    玉米進口是近期國內外玉米市場關注的熱點。USDA確認中國進口11.5萬噸玉米,中國自1998年以來沒有進口過大量玉米,進口玉米增加國內市場供給,雖然對美國玉米市場走勢有利,但對國內玉米市場走勢利空。中國需求是國際市場熱衷的炒作題材,如果中國擴大玉米進口數量,美國玉米將繼續上漲,從而縮小進口玉米及國產玉米的價差,阻礙玉米繼續進口。目前中美玉米價格已經接近持平,進口缺乏價格優勢,大量進口預計難以實現,國內玉米市場還是需要自身來滿足需求。

    綜合來看,國內玉米市場不存在供應缺口,但玉米供應節奏導致市場階段性供給緊張。5月份之后,國家拍賣力度對走勢影響關鍵。同時,農民手中余糧的釋放增加市場供給,對價格漲勢具有一定抑制作用。而隨著農民手中余糧及臨儲玉米的消耗,7月份之后市場供給偏緊,價格將再創新高。



    mailtohj 于 2010-5-20 21:52 補充以下內容

    好象有些圖片沒有出來呢,如果能在里面編輯該多好啊!!!看起來至少要直觀些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畜牧刀客 + 1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5-20 23:16:00 | 只看該作者
    分析的觀點很對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0-5-21 12:04:56 | 只看該作者
    是啊,一天一個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樓主| 發表于 2010-5-21 17:45:22 | 只看該作者
    看來不只是一天一個價格,還一天比一天高呢。。。芝麻開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0-5-21 18:27:35 | 只看該作者
    該漲錢就要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3 01:5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旺苍县| 夹江县| 湖州市| 喜德县| 肥乡县| 女性| 金沙县| 远安县| 黑龙江省| 法库县| 东至县| 中卫市| 夹江县| 郸城县| 湖北省| 太仆寺旗| 孟连| 余江县| 玛多县| 灵璧县| 青河县| 龙口市| 文昌市| 镇沅| 彰化县| 容城县| 淮安市| 景德镇市| 军事| 平泉县| 洛隆县| 河间市| 泽库县| 大厂| 封丘县| 杨浦区| 昂仁县| 金湖县| 眉山市| 西贡区| 张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