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郵地區今年至少10萬畝蝦塘無苗可投,江浙一帶羅氏蝦苗已賣至450元/萬尾的天價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羅氏蝦產業,江浙一直是育苗方面的“大哥”,其余羅氏蝦苗培育產區,如廣東廣西的部分苗場,需依靠江蘇提供的幼體才能生產蝦苗。而由于江浙的產苗量大,價格比其它地方低,不少廣東的養戶還經常北上購苗。
不過今年受天氣水質親本差的影響,江浙絕大部分苗場都無法生產蝦苗。盡管兩廣地區產苗量不大,求苗若渴的江浙客戶紛紛南下搶購蝦苗,兩廣的苗價也水漲船高,出廠價從上月的300元/萬尾漲至380元/萬尾,江浙終端銷售價甚至出現450元/萬尾高價。
昔日供苗大省鬧苗荒
阿朋是浙江某大型飼料廠業務員,負責江蘇揚州高郵片區的羅氏蝦料銷售。今年3月份他接手該片區時,對年底拿銷售獎金信心十足。不過僅隔2月后,他惟有暗自給自己打氣,今年已無望,明年再努力。
“羅氏蝦苗太少,多數養戶沒辦法投苗。”阿朋說,這直接導致了飼料銷量直線下降,“今年經銷商都沒拉什么飼料。”當地飼料經銷商徐國余亦表示,今年僅有一半的客戶能養羅氏蝦,而且養殖密度也大幅減少。他說,以前當地的養殖密度為10萬尾/畝,由于今年蝦苗緊缺,為了提高成活率,養戶都把養殖密度降低到3-5萬尾/畝。
江蘇揚州市高郵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工作人員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長三角地區的羅氏蝦苗場主要分布在江蘇吳江市與浙江湖州市,由于天氣水質親本差等因素,江浙大部分苗場連續幾個月生產不出苗。他說,高郵的羅氏蝦養殖面積約有17萬畝,今年至少有10萬畝池塘無苗可投。他表示,不僅僅是高郵,整個長三角地區,都面臨無羅氏蝦苗可投的困境。
據了解,長三角地區是我國最大的羅氏蝦產地,養殖面積約有40多萬畝,每年清明后至6月初是投苗期。以10萬尾/畝的投苗密度計算,長三角羅氏蝦苗的最低市場容量至少有400億尾。江浙的羅氏蝦苗場由于產能大,不僅可以滿足當地的用苗需求,還可以為兩廣地區的苗場提供蝦卵和幼體,有時還會直接發送蝦苗給養殖戶。
高郵技術推廣站工作人員說,目前江浙許多苗場尚不能恢復正常生產,而現在已是5月中旬,距離6月初的投苗截止日期不到一個月。按照羅氏蝦的育苗規律,親蝦抱卵到育出蝦苗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他說,苗場產能低而投苗時間緊迫,江浙的苗根本無法供應養殖需求,按現在養戶5萬尾/畝的投放密度算,蝦苗缺口有100多億尾。“也就是說,江浙大半的羅氏蝦塘將養不了羅氏蝦,產量不到去年的一半。”他說。
大量江浙客商南下搶苗
由于緊缺,江浙不少種苗經銷商紛紛南下,到廣東廣西尋找苗源。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下安魚蝦種苗繁殖場負責人譚德應說,近期不少江浙來的客戶到苗場購苗,而且都是提著煙酒過來拜訪,來到之后都說要先請他吃飯再談生意。“我第一次碰到這樣的事”。他說,以前都是江浙供苗給廣東,如今卻調個頭。
譚德應表示,其實廣東的苗場也面臨江浙般育苗難的困境,只不過與江浙數40萬畝的養殖面積相比,廣東只有6萬多畝,而且廣東的羅氏蝦適宜投苗時間可延長至9月,所以投苗需求遠沒那么緊迫。他說,由于今年苗場產能有限,而且要供應當地的一些老客戶,能對外銷售的蝦苗并不多,“沒苗給人家,這種飯局不去為好。”
廣西南寧市藍陳水珍品育苗場場長藍榮華也陷入“飯局困境”。他說,近段時間天天都有江浙客商找上門來購買蝦苗,每人都說要將6月1日前產的蝦苗全部包了,出價都不低于300元/萬尾,可根本沒那么多苗供應。他表示,今年整個廣西的苗場產量低,羅氏蝦苗全年產量應該不會超過20億尾,“與江浙100多億尾的缺口相比,遠遠不夠。”
中山羅氏蝦苗苗中小陳說,現在不少江浙客商競相購買,一個比一個出價高,有的苗場為了賣高價,原先定好的苗也會反悔。
今年5月初,小陳在粵西一苗場以300元/萬尾的價格幫以江蘇客戶預定了3000多萬尾蝦苗,計劃5月8日拿貨。“剛出發不到2個小時,苗場打電話說要漲到330元/萬尾,我們同意。”小陳說,畢竟現在羅氏蝦苗緊缺,即使價格貴點能拿到苗就行。不過等車開到茂名時,他再次接到苗場打來的電話,要求漲到350元。客商也同意了。由于到苗場時間已經較晚,小陳打算第二天再運苗。“誰知第二天苗場又漲價,要380元/萬尾。”他說,經過砍價,苗場最終以375元/萬尾的價格成交。
來自江蘇的蝦苗經銷商梁老板透露,由于廣東廣西的蝦苗資源并不豐富,前來購苗的江浙客商多是全數承包購買某段時間內苗場的所有產量,“都怕被人搶了”。他說,在江浙羅氏蝦苗已賣至450元/萬尾的天價,廣東地區與江浙的蝦苗尚有較大的差價,“下手快買到苗還能賺。”上星期他剛與珠海一日產量達300多萬尾的羅氏蝦苗場達成協議,從5月6日至6月初的全部產量,不論質量好壞、產量多少,全數由他承包。
缺苗引發后期養殖風險
今年羅氏蝦養殖面積及產量減少,后市價格或會較高,這也正是養戶爭相搶苗養殖的主要動力。但不少業內人士擔憂,由于蝦苗與飼料等生產資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養殖成本增加,養殖戶的經營風險也隨著上漲,養戶應慎重。
“去年的羅氏蝦價格已算較高,如果今年價格再大漲,消費者較難接受,況且,還有白對蝦的沖擊。”阿朋說,江浙一帶,羅氏蝦價格比白對蝦低1-2元/斤,如果羅氏蝦價格漲,消費者可能會選擇白對蝦,“羅氏蝦的價格上漲空間并不算很大。”
阿朋表示,今年江浙一帶的羅氏蝦飼料價格上漲900-1100元/噸,苗價增長200多元/萬尾,由此每畝池塘增加的養殖成本約為3000元。他分析,去年江浙一帶每畝羅氏蝦的養殖利潤才3000多元,去年規格為40支/斤的羅氏蝦收購價為15-16元/斤,照此價計算,今年養殖戶基本沒什么利潤。
“如果今年的羅氏蝦價漲幅不大,那養殖戶的即使投苗養殖成功,也不會賺錢。”小陳說,除了價格因素,蝦苗質量差也導致今年的羅氏蝦養殖風險高,對養戶十分不利。由于蝦苗緊缺,苗場生產出來的蝦苗不論質量好壞,都被養戶一搶而空。“蝦苗質量難以保證,養殖成功率低。”阿朋說,如果對蝦投苗失敗,僅苗錢養戶就損失不少。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