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夏季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相繼發生的“豬高熱病綜合征”已造成養豬業史無前例的巨大損失。也成為目前豬價高企不下的主要原因。病豬主要表現為高熱、呼吸困難、神經癥狀和部分病例皮下出血等癥狀,發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達50%左右,個別豬場死亡率達100%,特別對農村養豬生產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經濟損失慘重。我們根據多個地區豬病流行、豬群癥狀、病理解剖及防治經驗做出我們的初步分析。
一、原因與分析
從表面上看秋夏季氣溫持續高溫、高濕是此次豬病的誘因。但深入分析,還有許多深層次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
1、養豬業發展太快,基礎設施和技術支持嚴重滯后。前幾年豬價持續高位,利潤豐厚許多養殖群體無視自身管理水平,無視基礎設施落后,盲目擴大規模,使規模、技術、設施和管理嚴重失衡。自從2005年豬鏈球菌病爆發以來,豬價持續下跌,養殖戶不但沒有利潤,反而嚴重虧損,許多養殖場(戶)已無以為繼,無力、無心搞好管理,無法選擇優質飼料、優質原料,只能賒到什么喂什么。同時基礎設施極差,夏不能避暑(6~9月室內溫度長期為38℃~43℃),陰不能遮雨的高溫、高濕惡劣環境,使豬只長期處于亞健康和嚴重的應激狀態,猶如一觸即發的火藥桶,一旦有疫情發生便是一發不可收拾。
2、農村養殖群體的養豬生產理念還有很大欠缺。由于豬價持續下跌,該投入的不投入,該用的藥不用,飼料能省就省,疫苗能不打就不打,豬群平時從不做保健的這些短期行為,不是精耕細作,腳踏實地在養、防、管上做文章,不是以提高生產性能來降低生產成本,不是把養豬生產當作一項長期發展的事業來做,而是一種短期投機行為。一旦發生疫情又盲目用藥,病急亂投醫,我們曾親眼見到某豬場對發病豬只,在一天之內注射豬瘟、五號病、藍耳病、偽狂犬病、鏈球菌疫苗的荒唐舉措,把疫苗當成藥物用于治療,結果造成大量豬只死亡。有的藥品生產廠家唯利是圖,向養殖戶推薦自制滅活苗,不負責任地加大疫苗使用效果的宣傳,使有的養殖戶走入疏于消毒、及時治療、正確用藥的誤區,其結果可想而知。這種亂用、泛用抗菌素、生物制劑不可能遏制疾病,特別是如藍耳病、圓環病毒豬瘟及附紅細胞體等。真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
3、根據當前養豬生產的現狀,大家都預測到2006年下半年豬價會有一個大的回升,有一定養殖經驗的養殖戶認為這是一個翻本的好機會,帶著這種賭博心理,本應空場消毒的豬場反而不顧疫情嚴重流行,大量購進豬苗。益陽沙頭鎮某養殖戶,明明知道周邊發生“豬高熱綜合征”,在低價仔豬和高價肥豬的誘惑下,購進大量仔豬,十二平米的豬舍飼養體重20斤重的仔豬40多頭,豬舍溫度高達37℃~40℃,該場對豬瘟也進行了免疫,但疏于仔豬保健、疏于管理和有效技術措施,結果入場后兩周全群發病,死亡率達70%,損失慘重。在我們的調查、走訪過程中這種養殖戶還為數不少。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