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向洋看世界 ——我省食品農產品出口紀事 2009年,世界經濟危機中蹣跚前行的河南外貿,在艱難求索復蘇之路。 食品農產品出口如一道亮麗的風景,溫暖了我們的視線。從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傳來好消息,2009年全省食品農產品創造歷史新高,達到6.69億美元,同比增長34.67%。 風雨中走過,風暴中挺立,沐浴出一支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豫牌農產品出口方陣,成為河南農業國際化的先行軍和帶動者。 2009年,對于傾慕中原特色名吃“河南燴面”的海內外朋友來說,是一個圓夢之年。鄭州國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450箱、3.7噸河南燴面,經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合格,首次走出國門。此次出口的“河南燴面”只需像方便面一樣用開水沖泡并佐入味料,幾分鐘后一碗香噴噴的燴面就“烹飪”成功了。 “中國第一寬面”的首次出口,為河南燴面由地方名吃成為國際名吃創造了契機。 這是我省食品農產品出口喜訊頻傳的一年。 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檢驗放行供港活豬36萬頭、7901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70%、71%,供港活畜總量躍居全國第一位。過去十年間,河南累計向香港市場安全供應活豬250多萬頭,活牛5萬多頭,確保了香港民眾餐桌安全,直接創匯約5億美元。出口豬肉及其制品252批、12015噸、貨值4207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了479%、247%、123%。出口禽肉及其制品1211批、15615噸、貨值4354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了22%、30.3%、18%。 鶴壁雞肉、雙匯豬肉、西平小龍蝦、少林素餅、開封西瓜、安陽餅干、華英鴨肉、信陽水產、南陽香菇……,眾多的河南特色農產品食品俏銷國際市場,彰顯了“豫”牌農產品的良好形象。與此同時,河南農產品食品國際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鶴壁雞肉是日本日冷和伊藤火腿等大型公司競相經營的食品品種、西平小龍蝦是我國唯一一個在美國享有“零關稅”的水產品,華英鴨肉熟食占據日本、韓國市場的80%和90%,紫云英種子壟斷了韓國、日本市場……。 以良好市場信譽、過硬產品質量,河南出口食品農產品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全面提升,訂單應接不暇,價格不斷攀升。 在外部需求驟然減少、外貿出口急速下滑、綠色貿易壁壘層出不窮的嚴峻形勢下,河南食品農產品出口又如何能越過激流險灘,峰回路轉,呈現一枝獨秀的局面? 揣著這些問題,記者深入中原大地,入田間、進廠房、訪企業,一路聆聽和尋覓河南農產品食品出口的鏗鏘足音。 對外開放是拓展農業發展空間的必然選擇,也是提升農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的有效手段,更是推動河南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2003年以來,黨中央連續出臺的一號文件中,把促進食品農產品出口擺在了重要位置,主要基于食品農產品出口在帶動農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河南作為全國第一農業大省、糧食生產大省、畜牧業大省,大力發展外向型農業,條件得天獨厚,意義非同尋常。 河南農業一直在摸索現代化之路。幾任省委、省政府班子篳路藍縷,確立了由中國糧倉到國人廚房,逐步發展成為世界餐桌的“三步走”戰略。 它成為河南農業現代化建設時空的歷史坐標,是凝聚和激勵全省人民奮勇前進的響亮號角,是實現河南在中部率先崛起的壯美藍圖。 “在河南邁向世界餐桌的征程中,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必須把促進食品農產品擴大出口作為重中之重,舉全局之力,充分發揮政策、信息、技術等優勢,突破和跨越國外技術壁壘,促進出口產品結構調整,推動河南食品農產品出口實現在‘高門檻’下的持續增長?!焙幽铣鋈刖硻z驗檢疫局局長袁長祥告訴記者。 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一個駐守口岸垂直管理的涉外經濟把關和服務部門,隨著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全面高筑、國際食品安全事件的頻頻發生,被推至促進河南食品農產品出口的最前沿。 圍繞河南省委戰略部署,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充分發揮檢驗檢疫優勢和作用,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全面加大了對河南食品農產品出口的扶持力度。 2009年以來,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領導班子成員風塵仆仆,分赴18個省轄市,各分支機構、處室負責同志深入158個縣市區,調查研究、摸清食品農產品出口現狀,有的放矢開展幫扶活動。創造性地啟動了促進河南外向型經濟發展“培育一批潛力企業,扶持一批規模企業,提升一批優勢企業”工程,并以其為全年工作主線,在肉類加工、脫水蔬菜、果汁、調味品、食品添加劑等方面培育一批食品出口龍頭企業,指導企業研發精深加工新產品,提升產品檔次和附加值。 由于未獲得出口衛生注冊和國外注冊等食品農產品出口“通行證”,越來越多具備出口潛力企業只能望眼向洋空感嘆。為此,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緊盯發達國家最新要求,主動上門服務,在企業新建、擴建、改建生產車間前,加強設計指導,以高標準、高起點與國際接軌。目前,該局推薦我省獲得國內出口衛生注冊企業達到了322家,比2003年增加210家。獲得國外衛生注冊企業65家,位居中西部省份前列,有效突破了出口的“瓶頸”。 加大食品農產品出口檢驗檢疫優惠政策宣講。幫助食品農產品出口企業享受進口國關稅優惠。2003年以來,利用普惠制原產地證和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為我省農產品企業減免關稅4億美元。推薦53個食品農產品獲得原產地標記保護,保護數量在全國位居第二。全面落實國家出口農產品減免檢驗檢疫費用政策,從2003年以來,累計為農產品企業減免檢驗檢疫費1354萬元人民幣。 在協作機制上下功夫。與信陽、商丘、南陽、新鄉、漯河等重點出口食品農產品地市建立了聯席會議工作機制,確保出口食品農產品的最新政策、法規、信息等在最快的時間傳達到基層一線和廣大進出口企業。 把檢驗檢疫的服務延伸至出口現場。在我省香菇出口基地西峽設立了檢驗檢疫辦事處,有效解決西峽香菇及時完成報檢、檢驗檢疫、檢測、出證、監裝發運等各個環節需要,為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有利于做好經常性的加工生產質量監管工作,更好地落實抓源頭機制,實現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和香菇標準化的各項要求。 創新檢驗監管模式,促進河南食品農產品出口。在對出口產品進行風險分析的基礎上,大膽探索對出口食品農產品的分類管理,加強與沿海口岸的聯系,為河南食品農產品出口開辟綠色通道。新的監管模式使河南出口禽肉的“三架馬車”---大用集團、永達集團和華英集團節約檢測費用90多萬元、新增訂單1200多萬元。針對思念集團速凍食品出口采取特殊放行模式,減少中間環節成本和增加退稅收入給企業帶來直接效益800余萬元。 食品農產品出口是一條很長的產業鏈,每1萬美元食品農產品出口,能直接和間接創造近20個就業機會,蔬菜出口則多達30多個就業崗位。按照2009年我省出口食品農產品6.69億美元計算,至少可以解決130萬人左右的就業,而這些就業絕大部分解決的農村人口就業。食品農產品的出口帶動了農村種養殖、飼料加工、包裝、農獸藥生產、運輸等產業化的發展,促進了農產品增值和農民增收,成為拉動河南經濟發展和農村進步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