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原料奶、運輸、人工等成本的上漲,從年初以來,乳制品的漲價浪潮一波接一波,先是洋品牌的帶頭喊漲,然后是國產奶粉的“跟風”漲價,就連本土的液態奶生產商迫于成本壓力也不得不將價格上調。
今年這股乳制品的漲價潮最早起于洋奶粉。去年年底,雀巢公司宣布2010年1月1日起對部分成人奶粉產品漲價5%到10%。這波洋品牌的漲價一直延續到年初,春節前澳優[5.33 -1.48%]部分奶粉漲價,最高漲幅達15%。隨后2月份美贊臣也上調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出廠價,平均幅度為8%。
外資奶粉的漲價讓整個行業都有了調價的想法。南山、雅士利、貝因美、伊利等企業均有漲價的消息傳出。其中,雅士利從4月1日起陸續調整普通金裝和阿爾法金裝奶粉的價格,平均漲幅約10%。液態奶方面,由于廣東今年的鮮奶收購價上漲至少10%,本土企業也紛紛選擇通過漲價來減壓。春節前后,燕塘上調3%-4%,風行漲價5%。
廣州市奶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乳業專家王丁棉分析,預計從5月開始將進入產奶旺季,原料奶跟上后,終端乳制品價格將趨于穩定。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