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飼料中添加的不同比例的益生素,投喂南美白對蝦。30d測定蝦的體重、體長、存活率及飼料系數。結果表明,添加0.4%的益生素,極顯著地提高南美白對蝦的增重率以及降低飼料系數(p<0.01),添加不同水平的益生素對南美白對蝦的體長無顯著影響(p>0.05)。一定添加量的益生素,可以使南美白對蝦的存活率有顯著提高(p<0.05)。 關鍵詞
益生素,南美白對蝦,生長,存活,飼料系數
南美白對蝦是目前世界養殖產量最高的三大蝦種之一,具有水環境抗逆能力強、營養要求低、生長速度快、蝦體含肉量大等諸多優點。1994~1995年在我國引種并試養成功,近年來,其集約化養殖規模越來越大,由于在高密度養殖環境下,往往引起蝦體的應激反應,其免疫系統的功能受到損傷,影響了蝦的存活和生長。
為增強蝦類體質和抗病促生長能力,國內外一些學者進行了水產動物免疫增強劑的研究及開發工作。益生素是指動物體內正常的有益微生物菌株或菌群經特殊工藝制成的活菌制劑。20世紀70年代以來,許多微生態制劑逐步滲透到水產養殖業中來。由于微生態制劑能夠改善對蝦養殖的生態環境,強化飼料的營養成份,調節對蝦體內的微生態平衡,抑制病原菌的生長繁殖,增強機體免疫力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且具有成本較低,無毒無副作用,不污染生態環境等特點而日益受到重視。
本研究選擇南美白對蝦為試驗對象,在基礎日糧中添加不同劑量的益生素產品,對蝦的生長指標、餌料系數、存活率等進行綜合分析,以期為益生素在水產養殖中正確的使用微生態制劑提供科學的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設計
以基礎飼料為對照組1組,基礎飼料中分別添加0.1%、0.2%、0.4%、0.6%為試驗組,分別為2組、3組、4組、5組。試驗組和對照組各設三個平行,基礎飼料成分見表1。
1.2 試驗蝦苗
試驗均在青島膠州對蝦養殖場進行。暫養期間投喂鹵蟲無節幼體及蛋羹。
1.3 試驗飼料及飼養管理
按試驗設計加入益生素,益生素選用山東寶來利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bLLL1996.com 電話:05386308265)生產的蝦類專用益生素。用多級預混的方法,將粉狀蝦料做成顆粒飼料,烘干,加工成0.45mm大小的顆粒。試驗開始,每只網箱放養130尾,網箱為敞口式,網衣用聚乙烯線編織而成,網箱規格2m×1.6m×1.4m,放入5m×2m×1.4m的水泥池中,每個水泥池放3只網箱,注水深度70cm。每天給蝦投喂4次,時間分別為6:00、12:00、18:00、24:00,每次投喂量按蝦體重的10%進行,1h后觀察吃食情況,以吃完不剩余為準。飼養期間每周換水一次,每次換水1/3,保持水中DO>7mg·L-1,NH3-N<0.12mg·L-1,pH 7.5~8.5,水溫21~22℃,飼養時間為30d。
1.4 測定
試驗開始隨機取樣100尾蝦苗,測定其初始體長和體重,飼養30d后,測定各組蝦的體長、體重,并計算存活率、增重率、體長增長率以及飼料系數。
存活率(%)=終末尾數/初始尾數×100
增重率(%)=(終末體重-初始體重)/初始體重×100
體長增長率(%)=(終末體長-初始體長)/初始體長×100
飼料系數=投喂總量/(終末總體重-初始總體重)
1.5 數據處理
采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較(q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