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367|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家禽] 中獸藥藥殘:研究檢測均為空白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4-26 11:23: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百年來,在西醫的沖擊下,原本強勢的傳統中醫逐漸淪為配角,甚至被極端地指責為偽科學。其聲望滑落的軌跡實在令人吃驚,但生命力依然頑強。

      中醫是科學嗎?中獸醫是一門神秘而不可用科學觀念衡量的學問嗎?這樣的疑問屢屢出現,怪不得世人。任何人,任何事,要想說服別人,都需要如周星馳常說的, 給個理由先! 中獸藥也不能例外。

      中獸藥存在哪些問題?中獸藥又有哪些貨真價實的優勢?3月19日,由廣東省畜牧獸醫局主辦、廣東省動保協會承辦的中獸藥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辦。業內高手對此進行了詳細探討。

      在這個匯聚300來名業內專家、企業家的論壇上,我們很高興地聽到了許多不同的聲音,有彈有贊。各種溫和的態度后面,是截然不同的判斷和立場,有一些聲音,還非常尖銳。

      誰對誰錯,不同的聲音加起來,恰好真實地反映了目前中獸藥的現狀。牛人匯聚,真話不斷,是論壇最成功的地方。

      對一個尚待做大的產業來說,也對眾多期待解決問題的養殖戶來說,全面的信息顯得彌足珍貴。本著廣而告之的目的,《養殖寶典》把論壇上的專家發言整理出來,期望有助于讀者。

    廣東要推進中獸藥強省建設

      2009年廣東生豬出欄量為3601萬頭,同比增長3.8%。到2009年底廣東GMP認證企業已經有97家,其中原料企業5家,生物制品企業6家,年產值約15億元。多年來共獲批國家二三類獸藥10多個。廣東省的獸藥在全國還是比較聞名。
      近年來各界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動物藥殘最易引起人們的關注,中獸藥的優勢更加凸顯,已成為今后獸藥發展的重要方向。中獸藥具有保健、低毒、副作用少、成本低,不會形成對人們身體有害的藥物殘留,具有化藥沒有的優點,前景越來越廣闊,正朝著現代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逐漸占據了國內外更大的市場份額。就我省來說,已經占據全年化藥和中藥銷量的1/3左右。中獸藥是我省獸藥產業的一大特色和亮點,許多中藥材是我省獨有,如砂仁就是陽春特產,南藥品牌已在市場上得到廣泛認可。我省有些獸藥廠就是純中藥企業或者主要依靠一兩個中獸藥來做拳頭產品。
      不求規模,追求獸藥的強精專是我省獸藥企業的顯著特點。中獸藥具有中藥材來源廣、取材方便、民間有許多良方的獨特優勢。多年來我省中獸藥的研究和生產得到了快速發展,大部分生產企業擁有中獸藥產品批文。全省具有較大規模的中獸藥企業有10多家,有6家企業建成了中藥提取車間。
      今后各級獸醫管理部門要進一步推進中獸藥強省建設,要完善中獸藥制造和流通產業體系、人才培養體系、中獸藥創新體系、中獸藥標準體系,以打造名藥名產和自主創新、國內國際合作為重點,要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從中獸藥有效性著手,加強中獸藥免疫和抗病毒病的基礎研究,研發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影響力、環境友好型的中獸藥,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做好技術準備。同時通過廣泛使用中獸藥,生產無抗生素殘留、健康的食品打下堅實基礎,推動健康養殖和用藥方式的轉變。

    目前尚無中獸藥藥殘檢測

      從2008年上報的數據來看,中藥市場規模為15.29億元。其中散劑銷售額5.78億元,是最主要的中藥劑型,占37.8%;注射劑銷售額4.27億元,占27.93%;口服液銷售額2.21億元,占14.45%;顆粒劑2.42億元,占15.83%;片劑銷售額0.61億元,占3.99%。
      因為現在基本上是以銷定產,所以產銷變化不大。散劑產銷率最高,達94.74%;口服液的產銷率最低,為78.98%。
      中獸藥的研發方興未艾,企業積極性提高。從審批情況看,2006年通過4個,2007年通過5個,2008年通過3個,2009年通過9個。目前大部分藥物都是研發抗菌、抗病毒藥物為主。這主要是因為現在化學藥品殘留問題導致動物產品出口受阻,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不規律、無停藥期,情況很復雜。比如,我國向歐盟出口禽肉至今未恢復。
      學術界也好,還是實際運用也好,中獸藥確實是今后發展的一個方向。盡管大家知道中藥并非完全無毒副作用,但是目前并無任何一個國家做中獸藥殘留有效成分的監測。所以一些出口基地開始使用中獸藥產品。
      國外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逐漸減少抗生素的運用,近兩年國外也更加關注耐藥菌。據說動物體里只要檢出有耐藥菌,這個產品就可以判定為不安全。那么它很可能成為未來貿易壁壘的一個措施。這對化學藥品的應用更加不利。反過來,對中獸藥是一個更好的發展機遇。中獸藥的產品和添加劑更符合動物健康和綠色食品的要求,大家應該抓住這個機遇來發展中獸藥產業和新產品的開發。
      隨著近幾十年我國畜禽養殖業的發展,中獸藥應用也在發生調整。主要體現在:一,從大家畜(牛馬)為主轉向中小畜禽(豬禽)以及寵物和特種經濟動物;二,從個體治療為主轉向群體治療;三,從治療為主轉向防治結合;四,從防治為主轉向兼提高生產性能。

    中獸藥不是沒有藥殘而是缺乏研究

      事先說明一下,我對中獸藥并不是特別熟悉,我是搞西藥的。我是用西藥的觀點來看中藥,不一定合適。
      中獸藥的理論基礎,我認為有五個方面應作為研發的基礎:第一個是營養平衡;第二是整體作用;第三是辯證論證;第四是扶正祛邪;第五是預防為主。
      中獸藥運用于畜禽有哪些作用?我從目前的文獻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方面:第一個作用是對病原體的作用;第二個作用是抗炎作用;第三方面是免疫調節作用;第四方面是抗氧化作用;第五方面是抗應激作用。綜合上述作用,我們認為,中獸藥有促生長作用,除此之外,還有促進食欲、改善適口性等作用。

    目前中獸藥研發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很突出的問題是中獸藥缺乏科學使用和可操作性強的評價體系。基本上思路是套用化藥的評價體系,用西藥的評價方法,中獸藥肯定是達不到要求的。第二個方面是配方的隨意性。我們國家歷史上有非常多的配方,到底按什么標準來配?個個都是10克,或者個個都是5克。對中藥來說,關鍵還是看它能不能促生長,能不能增加飼料報酬。有些動物,治好之后不生長,對食品動物來說,沒有意義。對經濟動物,關鍵的還是經濟指標。第三個問題是質量標準缺乏科學的定性定量方法。我覺得這是中獸藥要發展的一個瓶頸問題。現在我們出口的中藥都是原料。比如說,只要你在里面加點葡萄糖都可以說是多糖。第五個方面是給藥方案缺乏科學實驗依據。中藥療程沒有5-7天,最好是10天才能起作用。
      中藥殘留是一個空白。很多人說中藥沒有毒性沒有殘留沒有耐藥性,我覺得這是一種誤導,一種概念上的錯誤。我看過有關報道,有52種植物有致癌作用,不少動植物的毒性比氰化鉀強1000倍。不是說中獸藥無毒,而是我們現在沒有人去做這個研究工作。
      大家都知道,有些中藥,我們用了幾千年,現在不能夠用了,因為發現它的副作用比較強。所以,我覺得國家的標準有待改進,中藥是不是無毒性,是不是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值得注意。同樣,我覺得中藥的殘留性應該引起注意,不要等到出了問題以后才去做工作。比如大茶藥,對人的毒性比較強,它作為豬飼料添加劑,是否安全?沒有研究,所以當年我做農業部的評審委員組長,我就把它刪掉了。

    今后中獸藥研發的幾點思考:

      第一,我認為中獸藥在食品動物的應用主要起預防作用,不要提治療作用。我覺得提治療作用不現實。主要作用于以下幾方面:預防流行性疾病的保健品、免疫增強劑免疫佐劑、抗應激劑、促生長劑。
      第二,應加強中藥提取純化工藝研究,提高中藥的利用率。現在中藥打粉以后,在家禽中利用比較廣泛,由于家禽是單胃動物,單純打粉使用,談不上好的作用。
      第三,加強制劑工藝研究,重點是提高中藥的生物利用率。我覺得應該研發新劑型、新制劑,促進吸收和利用,另外還應加強長效、緩釋制劑的研發,還有適用于不同品種動物的劑型和制劑。
      第四,就是加速中獸藥的現代化。中藥現代化,應該加強疾病模型、處方篩選、質量標準的研究。我覺得,最主要的一點,是確定中藥的物質基礎是什么,它為什么能發揮作用。

    中藥已經有幾千年的臨床實驗

      我的第一個感覺,中藥是有用的;同時,我覺得我們的中藥需要開發。中藥經過了幾千年在人身上的臨床試驗,而我們所有的中藥開發的第一步就是應該做動物試驗,反過來,如果中藥對人體有效,它對動物也是有效的。為什么還要經過動物試驗?
      抗病毒是中藥比西藥更具優勢的地方。我們從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到300年前吳鞠通的《溫辨條辨》都(對抗病毒)有說明。包括SARS和甲流,大家都看到了中藥在起作用。去年國慶閱兵期間,國家給我們單位600萬元的經費(研究防疫)進行有效中藥的篩選,以預防相關流行性疾病。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就拿出了藥物。中藥已經被作為戰略儲備藥,整個群眾游行隊伍都在用中藥進行預防。
      現在很多病實際上是人畜共患的,比如甲流H1N1,最早叫豬流感。我的意思是說,我們的中藥、中獸藥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中藥資源是制約中藥發展的一個瓶頸。到目前為止有3次中藥資源普查,我國現有藥用植物11146種,藥用動物1581種,其中野生藥用動植物占80%。現在資源破壞極為嚴重。陳老師也提到,很多藥材的提取純度不高,或者針對某種成分提取卻造成了別的成分浪費。
      中藥資源的緊缺是很嚴峻的問題。一個朋友當年到西藏去,一包煙可以換一斤蟲草,現在,好的蟲草一斤藥要十幾萬元。為什么?物以稀為貴!
      為了做這件事,國家投入了很多資金進行保護。比如說把《藥典》上所有的品種都進行了統計,也建立了相應的自然保護區,并且發展GAP的藥原基地。GAP生產基地首先是保證中藥的安全性,在此基礎上,再保證其有效性。
      怎么衡量一種中藥?我們現在用的是定性定量的方法。我們的祖先評價中藥材時,用的是 道地藥材 這個概念。
      道地藥材指什么?就是在一個區域里面生長的藥材。就是我們所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意思。古人沒有藥理和化學手段,他們通過地理來控制藥材質量。大家在開發中獸藥的時候要保障藥材質量,就是要找道地藥材。許多學者就生態環境對到底藥材的影響進行理論探討,通過對比到底產區與非產區的生態環境的差異,來篩選影響藥材質量的生態因子,目前這一領域的研究方興未艾。
      應該說道地藥材的評價標準還是看臨床效果,而不是以一兩個成分而定。但是中醫里面一個病人是否看好了病,是通過望聞問切,是一種試診手段,有主觀的成分。試診的評價標準如果做不到,那么到底道地藥材的評價也做不到。所以我們常常說,中藥現代化,首先還是中醫的現代化。所以中藥發展的下一個瓶頸就是中醫現代化。

    使用超微粉符合綠色環保理念

      2005年版《藥典》里面散劑占了80%左右。在中藥的產能里面,散劑大約占37%。這說明,中獸藥里面更傾向于原始的粉碎技術。
      中藥超微粉粉碎技術大約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運用,它是遵循中醫藥理論的前提下,結合中藥物料的特點,采用現代粉體技術,將中藥材、中藥提取物及中藥制劑微粉化。這種技術在國內外發展得都非常快速,是將來中藥現代化發展的方向之一。
      它是利用粉體工程加工工藝對中藥實施細胞破壁加工而制成的粉劑。具體是利用機械或流體動力學的途經將直徑3mm以上的中藥粉破至10-25μm,將傳統中藥粉末粉碎到細胞破壁范圍,粉碎后的中藥材粒度小、分布均勻,其有效成分能完全釋放出來,從而使中藥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分散性、吸附性和化學反應活性,使藥效提高而副作用減少有利于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利用,其治療效果有質的提高。
      使用中藥超微粉,成本僅為傳統中藥的20%-40%,此外,傳統中藥的療效也要低。中藥超微粉的應用優勢包括:藥物體外溶出指標明顯提高,提高中藥有效成分的生物吸收與利用率;有利于保留生物活性成分,提高藥效;使用范圍廣,藥材利用率高;有利于節約資源等。
      利用超微粉中藥原料是研發生產綠色環保、特效高效獸藥的最好原料。
      陳杖榴老師講到了中藥藥殘問題,我們一定要注意。常常講中獸藥無毒、無耐藥性、無副作用,這個概念確實是不準確的。應該說,相比較而言,中獸藥是低毒的。衛生部部長陳竺講,用砒霜可以治療人的白血病,我們不能說砒霜沒有毒啊。中藥是低耐藥性,或者說,我們目前沒有發現它有耐藥性,僅此而已。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去證實。
      我們要客觀地去認識中藥的特性。比如,配方問題,中醫歷史以來就是講究配方的。對于中藥配方,我覺得可以從三個方面考慮。第一,畜牧業生產中會發現很多疾病,首先要考慮的是病原問題,有些細菌性的疾病是可以控制的,而有些病毒性的疾病尚無辦法,中藥在此情況下應該怎么辦?第二點,有些傳染性疾病,我們沒有辦法把病原殺死,但是我們可以考慮想辦法控制病原導致的病理的變化,比如SARS,很多人不是死于病毒,而是死于肺蝕變,這是一種病理變化,我們在方劑當中是否可以考慮用中藥組方減輕病理變化?第三點,從提高動物體自身肌體的抵抗力著手。在一個配方里面就應該考慮加強動物的抵抗力,把疾病控制在爆發預知之下。
      近年,一位女獸醫專家頻頻奔走于華南地區豬場與實驗室之間,她就是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預防獸醫專家張桂紅教授。像張教授既懂生產一線,又精通實驗室操作的女性專家,可謂鳳毛麟角。或許跟她認為獸醫的科研應該更貼近生產實踐,要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的職業理念有關。 作為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她主要負責生豬流行病學的調查,因此,對目前復雜的生豬疫情,她的實驗結果可告知我們發生了什么事;她的實踐經驗也可建議我們如何去應對。

     摘自:養殖寶典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半島鐵盒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0-4-26 18:55:55 | 只看該作者
    中藥一般來說成分復雜, 發揮作用的有效成分都無法很好的確定, 殘留研究似乎也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

    評分

    參與人數 2論壇幣 +3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該貼得到樓主的二次獎勵!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19:3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丰县| 常熟市| 平凉市| 皮山县| 秦皇岛市| 炎陵县| 沾化县| 彭泽县| 西乡县| 五河县| 旺苍县| 吉木乃县| 喜德县| 澄迈县| 镇雄县| 荆门市| 顺义区| 九寨沟县| 太原市| 民勤县| 文安县| 罗源县| 滨海县| 沛县| 潼关县| 额敏县| 久治县| 高台县| 红原县| 商城县| 奈曼旗| 盐津县| 大田县| 九龙坡区| 松原市| 康马县| 张家口市| 柏乡县| 兰西县| 徐州市|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