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南堅持‘穩定發展生豬和蛋禽生產,加快發展優質肉牛、肉羊生產,突出發展奶業,慎重發展特種經濟動物’的發展思路,依靠科技進步,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畜牧業生產規模、畜產品品質、經濟效益和產業水平都得到了優化和升級。 主要畜產品產量和畜禽飼養量持續增長,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2000年,河南省肉、蛋、奶總產量分別為517萬噸、270萬噸和20.2萬噸,分別比“八五”末增長了55.2%、92.8%和107.4%。全省實現牧業產值642億元,比“八五”末增長64.2%。主要畜牧業生產指標均居全國前列,其中牧業產值、大牲畜存欄、牛存欄、牛出欄、牛肉產量和山羊存欄6項指標居全國第一位;羊肉產量、山綿羊出欄、豬存欄3項指標居全國第二位;肉類總產量、豬肉產量、羊存欄、蛋類產量、生豬出欄5項指標居全國第三位。預計今年肉、蛋、奶總產量將達到540萬噸、280萬噸和25萬噸,分別比去年增長4.4%、3.7%和43.6%。 規模養殖發展較快,畜牧業生產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今年以來,河南省委、省政府決定把我省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優質畜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有力地推動了全省規模養殖的發展。一方面,畜禽養殖企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全省萬頭以上的豬場已超過了100多座,僅鶴壁市淇縣千頭以上的豬場就達66個,其中萬頭以上的達7個。潢川亞美集團公司年出欄生豬10萬頭,內鄉牧原養殖公司達8萬頭。固始三高集團公司年孵化“固始雞”達4000萬羽。另一方面,小群體大規模的畜禽養殖小區建設速度加快。全省已有各類養殖小區453個,參與農戶達15.7萬個,各類畜禽飼養量達8053.3萬只,實現產值34.39億元。更為可喜的是,產業化龍頭企業紛紛投資建設畜產品生產基地。據測算,今年全省生豬、家禽、奶牛的規模飼養比重將分別占全省總量的36%、54%和82%。 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畜牧業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龍頭企業作為畜牧產業化鏈條的關鍵環節,規模擴張速度加快,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漯河雙匯年加工生豬能力達1000萬頭,成為了全國最大的肉食品加工企業。信陽華英禽業集團公司年加工肉鴨的能力達2400萬只,實現了由“中國鴨王”到“亞洲鴨王”再到“世界鴨王”的三級跳躍。河南花花牛股份實業有限公司日加工鮮奶的能力將達到460噸。同時,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日趨完善,輻射帶動能力不斷提高。漯河雙匯可帶動種植業產值10億元,養殖產值40億元,屠宰產值20億元,可帶動246萬個農民從事種植、養殖、加工和營銷等環節。河南永達、大用兩個公司采用反租承包模式,使龍頭企業與農戶形成了緊密型的利益聯合體。這種模式就是由村集體或農民集資入股69萬元左右,成立一個實體性公司,按照龍頭企業統一設計的標準建設年出欄30萬只的肉雞場,龍頭企業與這一經濟實體簽定租賃合同,每年給予19~22萬元的固定回報。肉雞場由龍頭企業進行生產經營管理。這種模式,既使龍頭企業實現了低成本擴張,迅速擴大了企業生產規模,又使企業的雛雞、飼料等產品有了穩定的銷售市場,還使企業有了穩定的高質量的原料來源。同時,農民既沒有養殖風險,也不必擔心市場銷售風險,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目前,兩個公司采用這個模式,共建成年出欄30萬只的肉雞場103座,使該縣農民人均牧業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總額的42%,全縣有26個村通過大力發展畜牧業免除了村提留和鄉統籌。 畜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畜牧業產業鏈條日趨完善。以漯河雙匯、洛陽春都、鄭州鄭榮等為代表的生豬屠宰加工企業,促進了全省養豬業的快速發展。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豬肉產量、生豬出欄、存欄分別增長了4.9%、7.5%和5.5%。以南陽清真肉聯、周口邦杰等為代表的牛屠宰加工企業和以周口賽潮等為代表的牛皮革加工企業,促進了養牛業的穩定發展。今年前三季度,牛肉產量、牛出欄分別增長0.8%和4%,其中牛出欄是1996年以來增幅最高的年份。以河南永達、河南大用、舞鋼華懋為代表的肉雞屠宰加工企業,加快了養禽業的優化升級。河南永達擁有時宰3000只和10000只的肉雞屠宰線各1條。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禽肉產量、家禽出欄、存欄分別增長11.9%、10.8%和8.4%。以河南花花牛、洛陽巨爾、商丘科迪等為代表的乳制品加工企業,拉動全省奶業保持強勁發展勢頭。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牛奶產量以45%的增幅高速增長。 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畜牧產業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良種畜禽規模飼養綜合配套技術、種草養畜技術、秸稈青貯氨化技術、畜禽疫病綜合防治技術等先進實用技術推廣、普及速度加快。良種畜禽引進和推廣力度不斷加大,畜禽品種改良工作成效顯著,良種覆蓋率和畜牧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據預測,今年全省豬、牛、羊、蛋雞、肉雞的良種覆蓋率將分別達到86%、40%、59%、72%和82%。生豬、牛、羊的出欄率也將進一步提高。胚胎移植生物工程技術的成功應用,大大加快了良種肉牛、肉羊的擴繁速度。省純種肉牛繁育中心成功地超排出104枚肉牛胚胎。禹州豫澳農牧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在19只供體羊中超排出波爾山羊胚胎528枚。同時畜牧企業進一步加大了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的力度,一方面積極引進和運用國內外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另一方面,加快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僅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全省初步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如內鄉牧原養殖公司自主研究開發的仔豬早期斷奶技術,液體料飼喂技術等,在國內外均居領先水平。 畜產品外調和出口迅速增加,畜牧業呈現出產銷兩旺的良好態勢。河南是全國重要的畜產品調出省份,其中50%的生豬和60%左右的活牛及牛肉制品銷往京、津、滬、粵等大中城市和發達地區。自1999年以來,我省銷往上海的生豬數量與質量連續三年居全國首位。今年上半年,銷往上海和廣州的生豬分別達82.6萬頭和56.6萬頭,分別占兩市調進生豬總量的47.6%和37.4%。全年供港活豬將達到25萬頭左右。同時,加工畜產品出口成倍增加,增幅高達1.4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省家禽育種中心向緬甸出口了80000枚種蛋,填補了河南種畜禽和遺傳物質出口的空白。 畜牧業在農業和農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促進農民收入和國民經濟增長的作用不斷增強。2000年,全省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2.4%,畜牧業增加值占第一產業增加值的30.5%,畜牧業及相關產業的增加值占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15%。淇縣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高達73.5%。漯河市畜產品加工業產值占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43.2%。2000年,在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額中,畜牧業的貢獻率高達70%。淇縣、西平縣農民人均牧業純收入分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總額的45%和39%。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計實現牧業產值和增加值311.84億元和178.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3%和5.2%。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34.1%。畜牧業已發展成為河南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和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大力發展畜牧業已成為各級領導和廣大干部群眾的共識和自覺實踐。” 對比今年發表的: 1 2005年,河南牧業增加值、大牲畜年底存欄、牛年底存欄、牛出欄、牛肉產量和山羊年底存欄持續保持全國第一位;肉類總產量、豬肉產量、豬存欄均居全國第二位;羊肉產量、羊年底存欄、蛋類產量、生豬出欄居全國第三位。”(http://www.www12347.com/thread-307294-1-1.html) 2 2005年,全省牛羊肉產量分別達102.75和47.38萬噸,牛羊肉占肉類總產量比重已提高到21.8%。由于各地加大了對奶業生產的扶持力度,特別是黃河灘區綠色奶業示范帶建設全面啟動,加快了奶業發展的步伐,尤其是進入2000年以來,河南牛奶產量以年均45.2%的速度快速發展。”(同上) 3 “2005年,全省豬、牛、羊出欄率分別達到134%、48%和109%,分別比2000年提高了16個、5個和5個百分點。存欄蛋雞只均產蛋量也由2000年的6.5公斤增加到2005年的9.5公斤。”(同上) 4 “河南省畜禽及畜禽產品以良好的品質和信譽不斷開拓銷售市場,擴大品牌輻射力,畜禽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進一步增強。全省畜產品品牌已達2000多個,‘雙匯’、‘華英’等已成為國內外知名品牌。‘雙匯’火腿腸、冷鮮肉進入全國各大中城市超市;‘正良牌’、‘諸美牌’、“‘正龍牌’生豬以瘦肉率高、品質好享譽國內外;‘正陽生豬’作為河南的知名品牌已在香港、澳門、上海、廣州、深圳、武漢等大中城市占有絕對優勢,并獲得武漢市頒發的市場準入證;‘華英’禽類產品出口日、韓等國及歐洲市場。” 可以看到商品蛋雞的生產效率還是很低的,國際平均水平是15.5千克,生豬存欄率全國第二,出欄率卻排第三,其生產效率也不是很高,只是一個絕對的數量比值。所以畜牧業整體的工業化水平仍有提高的空間。這是個人的一點淺見,歡迎批評、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