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賞魚產業發展概況
觀賞魚產業是指以觀賞魚水生動植物生產為基礎,集觀賞魚養殖、觀賞魚飼料、水族器材、觀賞魚銷售、觀賞魚文化等要素為一體的新興產業。觀賞魚產業鏈延伸較廣。它除了觀賞魚養殖業內部高度關聯的種苗、飼料及魚藥等產業外, 還與水族器材、娛樂競技、文化鑒賞、休閑養身等外部產業密切相關。廣泛的產業關聯性,使之較傳統的水產養殖業輻射面更廣。據研究表明:觀賞魚養殖業直接帶動10 個大類、100 多個相關產業的發展;1 名從事觀賞魚養殖的農民可創造5 個相關產業的就業崗位;1 萬元觀賞魚養殖產值直接衍生出4 萬元相關產業產值。
1 七彩
七彩神仙魚作為在國內興起較早的觀賞魚之一, 自上世紀90 年代初,就以其靚麗的外形贏得了眾多玩家的青睞, 在水族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作為觀賞魚的中堅力量,其影響范圍覆蓋中國的東西南北。市場需求不斷增加, 七彩的養殖者也陡然暴漲。天子蘭、紅白、豹點蛇、紅蓋子、紅點綠、赤瞳等品種熱銷市場。
七彩的價格與其他觀賞魚種相比相對穩定, 消費者更加注重追求高品質、新品種。在國內現有七彩品種的基礎上,一些奇特品種的熱銷指引著新的消費市場。廣州、天津、鞍山作為中國七彩神仙魚的三大基地, 從2006 年以來, 銷售量呈上升趨勢。高檔化和不斷推陳出新的品種已占據了七彩市場的主流。像白化七彩、紅眼天子藍、純黃金等品種熱銷就說明了這一點。創新創優的品種一方面說明了市場的巨大潛力,另一方面, 水族市場行業的強大科技研發能力讓我們預想到了七彩神仙魚火熱的市場前景。七彩多是用于出口,市場份額正在擴大。國內市場也很大。
2 錦鯉
錦鯉起源于中國,后傳入日本,經過改良培育出100 多個品種,風靡世界各地。日本錦鯉的養殖在我國已有二十多年的時間, 隨著養殖者技術水平的提升和市場前景的擴大, 錦鯉養殖業的發展逐漸走上正規, 尤其在2000 年以后, 無論是在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錦鯉都創造出了不俗的銷售業績。
目前, 我國的錦鯉養殖業可說是已初具規模。錦鯉養殖場不僅出現在觀賞魚產業較發達的廣東、福建、北京、上海、江蘇等省市,而且在湖北、四川乃至東北等地區也有發展。各養殖場的養殖面積從幾畝到數百畝甚至逾千畝不等。總的來說, 錦鯉在國內已具備了一定生產能力, 目前普通錦鯉的年生產力可達數千萬尾; 并已引起國際間同行(特別是日本同行) 的密切關注,同時, 近幾年間日本、臺灣、香港以及歐洲等地區陸續有同行前來我國考察和洽商。
錦鯉養殖作為我國特殊的水產養殖業, 國家給養殖戶很多政策方面的優惠, 而且大力扶植培育這一行業的發展,為其進一步的發展開拓了空間。同時, 各地錦鯉大賽層出不窮, 成為面向大眾的窗口, 將錦鯉的優美姿態展現在消費者的面前, 進而走入消費者的家中。根據國外的發展和我國的實踐來看, 國內的發展潛力不可小窺,特別是它的出口, 更可為國家創匯作出一定的貢獻。
環顧我國當前錦鯉養殖業的發展,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產出錦鯉多數品質極低, 從而產值不高, 效益不明顯,而這將嚴重制約我國錦鯉業的發展。養殖者必須在魚種、養殖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狠下工夫,加以改進。希望中國錦鯉也一定能像中國金魚一樣, 在國際市場取得一定的位置, 以滿足市場對錦鯉日漸增長的需求,同時為國家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
3 龍魚、熱帶魚
龍魚主要為進口魚。每年花費外匯較多, 應支持國內繁殖(但此魚成本高, 需資金較多。)熱帶魚品種繁多, 達幾百種, 廣東省深圳郊區為我國燈科魚生產基地, 外銷(通過香港) 數量極大。其他熱帶魚廣東也是品種最多、產量最大的地方(如番禺有1 000 多家養殖場) , 是內銷和外銷最多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