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豬肉連破紀錄,北京豬肉價格一個月甚至上揚14次――許多人還對三年前豬肉全國性大范圍漲價記憶深刻。與那時肉價卯足勁上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時下豬價遭遇的連續下挫:豬價已連續10多周持續下降。
生豬生產和消費為何出現忽高忽低的怪圈?防止豬賤傷農、促進生豬生產持續平穩發展的有效措施何在?3月30日,山東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項目組和山東畜牧獸醫學會養豬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了“山東省種豬生產技術培訓暨產業研討會”。來自省內外200多名行業專家齊聚濟南,共商良策。
周期性波動讓豬肉又坐“過山車”
“豬糧比價已連續6周跌破6∶1盈虧平衡點,自繁自育每頭虧損60元以上,購仔豬育肥每頭虧損200元,無論是養殖戶還是養殖場都處于虧損狀態?!鄙綎|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張洪本認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說,生豬市場基本保持3年為一個波動周期,當前生豬價格走低正是2007年豬價高企的價格釋放,之前的高價位導致生豬存欄量大幅增加,隨后生豬價格開始震蕩回落。
2010年春節期間,為穩定節日市場供應,去年的中央儲備肉集中投放市場,短期市場投放量增加,對生豬價格波動也造成了一定影響。
養好母豬是降低成本的關鍵
“當前豬價在低位徘徊,只有有效降低飼養成本才能把損失降到最小,而養好母豬是降低成本的關鍵?!鄙綎|省農科院畜牧獸醫所副所長、國家生豬產業體系崗位科學家武英研究員說。
減少母豬非生產天數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武英介紹說,母豬非生產天數就是指沒有懷孕和哺乳的時間。但由于管理不精細,母豬非生產天數大量存在,非生產天數越長,成本就越高。因為這些母豬在降低仔豬生產效率的同時,還要每天吃掉5斤左右的飼料,成本約5元。若延緩1個情期配種,非生產天數在20―23天或更多,這樣一頭母豬就會增加100多元的飼料成本。
適宜的才是最好的
選擇豬的品種不能一味貪貴求洋,只有適宜的才是最好的。武英說,當前,市場需求變化正從單一型向多元化發展,從數量型向數量質量并舉型轉變。
中國農科院畜牧所研究員、國家生豬產業體系崗位科學家王立賢認為,我國地方豬種具有很多優異種質特性,特別是繁殖力高,肉質好,抗逆性強最為突出,只是很多好的素材沒有被很好的利用。在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豬種資源的基礎上,重點發掘一批有利用價值的新基因和優異育種材料將是我國豬育種工作的中心任務。
穩定生豬生產要出“組合拳”
“要穩定生豬生產、走出豬價忽高忽低的輪回怪圈,需要多措并舉?!睆埡楸菊J為,當前,重點要落實好國家扶持生豬生產的政策,繼續實施能繁母豬保險、標準化養殖、生豬良種補貼、能繁母豬補貼等政策,保護好農民利益。加強生豬信息預警預測和發布,建立區域間長期穩定的生豬產銷合作機制,引導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組織拓寬生豬銷售渠道,促進產銷對接。
摘自:中國獸藥114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